创编情节,激发兴趣,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2009-01-07 03:06戚小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桃子体育课动作

戚小冬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阐明,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产生动力。

通过对“兴趣程度,兴趣起因”的问卷调查,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心情愉快而又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习,与在心情沮丧而又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想提高授课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中学体育课中进行“情节教学”的初步实验。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相对比,进行跟踪比较。

三、研究过程及分析

1.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情节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事容易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创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节。我在教学设计时就依据这一特点确定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趣高昂,组织教学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如在跨跃式跳高这一单元教学中,进行原地摸高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如此反反复复,练法单调,学生越练越没精神,以至于出现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这一教材内容编成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在场地四周悬挂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引导学生将这些球当作“桃子”,讲解游戏规则,然后进行一场“摘桃子”的比赛。学生一进入“桃子林”,就踊跃参与,不用教师督促,也不会出现偷懒现象。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向学生传授“摘桃子”的本领(动作要领),并组织学生进行“摘桃子”和“运桃子”的比赛,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学生在“桃林”里既锻炼了自己的劳动本领,增强了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实践证明,通过创编教学情节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 1.教师指导 2.学生练习 3.观察帮助 4.组织措施 5.休息时间 6.浪费时间

通过以上统计图表可以看出,创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节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满足初一学生的需要,活化情节

教师创编情节,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让学生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活动,才有意义。竞赛是非常受中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在前滚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军事大比武”的游戏,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来提高、巩固前滚翻技术。教师事先准备一些教学器械,如体操垫、呼啦圈、障碍筒等,教师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布置场地,在音乐的伴奏下,利用前滚翻技术滚过体操垫,钻过呼拉圈,绕过障碍筒,使学生在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中活动,使情节自然地发展下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到了以下数据:

3.适时点拨,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时必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在旁边适时点拨,或表扬他们的准确动作,或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或指导他们讨论某一动作的正误,或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辨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组织学生探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练习的能力,使他们更接近成功。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当学生完成“协同教学,自主探究”后,教师可在旁以提问的形式加以点拨:

(1)“大家都练习了前滚翻,你们在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这一提问,使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翻的情景,并都体会到以下学习障碍:①“翻不正”;②“翻后站不起来”;③“翻时拍背磕脚”。

(2)“那么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从再次练习中找到答案呢?”问题促使学生边练、边想、边思索、边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了低头含胸,收腹屈腿,下蹲手抱小腿,头背依次着地,屈膝团身等关键技术,并逐步改进了动作。

(3)“前滚翻同学们练习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能不能把它稍稍变化发展成新的动作呢?”这样适应了学生学习和创造新动作的心理需要,学生们踊跃尝试。

(4)“同学们创编了几种新动作?能为大家表演吗?”这一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并给学生设立了创新的空间。学生表演了前滚翻不用手,前滚翻头不着地,连续前滚翻等自发动作,教师随机点评,指出有的动作太危险,这种创编不太好;有的动作与体育专家创编的一样,这种创编值得提倡。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以明确的指向,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掌握学生心理,优化情节

“节奏是艺术的灵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合理地控制节奏,使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发展能力。在情节教学中,学生一旦进入角色,多是忘我地练习,如果教师不能掌握,过分地追求大运动量、高强度,整堂课可能就变得“热热闹闹”了,教学课变成了训练课,这样一来,很可能产生负作用。因此,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丧失,要动静结合,张弛有道,收放搭配,疏密相间,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使教学的节奏顺应学生的心理节奏,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学任务也能更好地完成。

五、实验结果与总结

用情节教学法,我进行了一个学期30多个课时的初步实验,对实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

1.学生方面:盼望上体育课,希望在以后的体育课上多采用情节教学。

2.教师方面:学生一到上体育课就情绪高涨,而且体质增强了,课后没有疲劳感。

3.家长方面:孩子最喜欢体育课,在家中谈得最多的也是体育课,要求帮助准备运动鞋。

初一体育课的情节教学就是让学生带着欢乐进入课堂,带着希望离开课堂,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笑中陶冶情操,在笑中发展能力,这就是情节教学的主旨。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桃子体育课动作
桃子
桃子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等我回来再骗你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