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远
南山位于锦州城内,曾获名乳峰山、松山、罕王殿山、吕翁山。眺望之,山气无多,云淡水清……
熟悉的地方真的没有风景吗?总是向往海角天涯,遥思好望角暮念凯旋门,其实徒步半里,境界顿生。山脚下,小路边,午后的阳光轻轻地铺展。
公元207年,曹操写下了《冬十月》,描绘出兵征伐乌桓班师回朝时于小凌河南山畔的所见:“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行;鸷鸟潜藏,熊罴窟栖”。水草丰茂,兽禽满山,蒿草丛生,想必冬寒风冷,晨炊渐起,兵马匆匆,曹公也是感慨万千,在道旁刻上《冬十月》,这可算是一景吧。
其实,景致乃是心中之事,景为山水,致在心中。锦州虽偏僻泽远,但是医巫闾山的耶律楚材读经处,北普陀山净水瓶都是可圈点的地方。这小凌河边,南山土道,谁说不是千古人慢慢地走出来的呢?康熙皇帝东巡经过这里,写下了《锦州道上》,诗中说:“野径临官驿,炊烟出香冥;地连榆塞紫,山列锦屏清。城郭知何处,旌旄只暂停,版图归大业,堠火罢林埛”。爱新觉罗·玄烨从京师风尘仆仆,远赴盛京拜谒祖先,我想一定是看到辽西山水苍茫,枫榆连成一片,水声淙淙,红叶遍山,不逊于香山之美;同时又看到这远离京师之地,漫山丛野是杂草和灌木,连一个城的概念都没有,边塞蛮夷野径,着实令大清最高统治者心生唏嘘,遂有史官记下心情之叹吧。今人已非故人,流水还是昔日流水,南山之侧,凌河岸边,还是载下诗情云水无限风光啊。
径直向上,山不陡峭路不险,可以称之为土坡。走至一半,山间人家、半山玉米遮挡了大路。玉米已经掰下来很久,秸秆慢慢地枯黄。一条小径向远处延伸,路边的野枣正盛,有红有绿,枣叶早已经是稀稀淡淡,小小的枣却好似顽皮的孩子逗引着行人。因为野生,生存是艰难的——野枣树基本都是不很高大,根须很长,抓地能力极强,耐干旱和霜寒,在深秋寒意和酷冬霜雪中挺立着矮小的枝杈,正是“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但是,野枣树却顽强而坚韧地生长,把那娇小的枣儿生得色彩红亮、尖刺裸露而果肉甜酸。这一定是自然的考验,也是自然的选择。
我决定探险前行,从蒿草丛生的地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一边是树一丛丛的根,一边是把人快要淹没的杂草,我一杆子一杆子试探着前行,“突噜噜”、“突噜噜”几只不知道是什么名的野鸟向天上飞去,我惊吓地停住。其实是我吓着人家。人家正在窝里小憩,结果被我这个冒失的家伙給搅了。
终于爬上了一条可以马车、牛车,甚至履带战车都可以通过的野路。峰回路转处,是遍地的红叶。虽已落,但不为红叶来,自不为落叶憾。登山而远眺,虽不能一览众山小,不过一览锦城沃土,心情还是爽快灿烂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实践证明的。人生不就是在追求和寻找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吗?
鲁迅给东北作家萧红的《生死场》作序:“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是啊,北方人民,我们追求的是灿烂地生存,但是并不畏惧那死亡。红叶落了还会再红,旧的足迹会被踏上新的脚印。
南山以南,风景旧曾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