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论析

2009-01-06 09:31王景新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高职

王景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正面临着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本文从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认知、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后会计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以期为现代会计行业人员的培养与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经济已逐渐溶人世界经济大潮中。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我国许多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会计工作也不例外。而作为高技能型人才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的整体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确立适宜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为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基本方向。

一、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认知

1、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通常在50%左右。其他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经常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2、侧重于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知识应用。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3、侧重于教育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最常见的是仅仅开设一门《国际会计》。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教师之间在这方面往往也交流不够。《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正面临着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1、从社会发展趋向看

根据对国际性及地区性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调查发现,在国际性的事务所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领导能力、整体平均成绩、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地区性的事务所在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是会计学成绩、会计工作经验、整体的平均成绩及领导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从会计专业认知看

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三、高职院校改革后会计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革后会计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1、注重于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二十一世纪的会计专业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高职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为:确认性服务与资讯正确、技术服务、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财务规划、以及国际化服务。

3、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内容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人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二)改革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以往的教学,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教授,在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他们提出相关的需求,这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譬如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大二时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市场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开设《中级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参考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金融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许这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过,这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大学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电子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目前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不矛盾的。

2、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适当加大基础课程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

第三,会计专业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总之,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掌握时代变化的脉动。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高职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