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耍个性

2009-01-06 04:55
视野 2009年23期
关键词:德伯沃伦威尔逊

瓦瑟学院——欢迎害羞的人

瓦瑟学院本科生2400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害羞的人。但是作为一所规模小的文科学院,瓦瑟学院却吸引了那些自认为无法适应在大空间中生存的学生。瓦瑟学院没有核心教学课程,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找到自己喜欢的东东。学院也没有男生联合会、女生联合会,宿舍气氛没有遭到丁点儿破坏。学院有一百多个由学生组织的学生会,比如有名的赤脚猴子马戏团和黑屋坏小子。学院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大二学生出席师哥师姐的毕业典礼时,必须佩戴一串串雏菊,这显示出了文科生文雅的一面。瓦瑟学子有时也很野蛮,每当期末考试来临,学院广场上会聚集大量的学子,他们拼命地尖叫,用鬼哭狼嚎形容也不过分,这就是瓦瑟学院有名的“原始的呼唤”。当然,尖叫的目的是为了减压。

汉普郡学院——自由思想家的哈佛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所大学既不要选专业,也不要参加考试,还没有学分,你信吗?这所大学就是汉普郡学院。美国大学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你在汉普郡学院看到一个长发过肩的人,那么这个人百分之九十九是男人;如果看见个秃子,这个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女人。要是看见一个头发正常的人,有两种情况:那个人百分之九十九不正常,或者你百分之九十九不正常。

作为美国左翼学院之一,汉普郡学院崇尚自由。在校园吸大麻和抽烟是合法的,这在美国的大学很少见;同性恋学生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而不被歧视:教授要与学生商量上课、下课的时间以及教授的内容。总之,在传统的学院眼中,用离经叛道来形容汉普郡学院是不过分的。但是,就是这群离经叛道的学生和教授们,创造了令人刮目的成绩。他们的研究也是稀奇古怪,有的人研究蓝蟹,有的人研究康涅狄格州红灰狐狸。有人称,汉普郡学院是自由思想家的哈佛,他们崇尚玩好但更要学好,以一种特别但平凡的方式理解世界的深处。

古彻学院——爱不着家的人

自打走进校门那一刻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疑问:“我将去哪儿留学?”在古彻,去海外学习是必须的。在美国的大学中,古彻是第一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海外学习的大学。学生也有很多种选择,包括阿根廷、越南、捷克和马里等26个国家。伯纳德是名大四生,大三的一年,他呆在英国牛津。“前往陌生的国度遇见陌生的面孔时,我们既充满兴奋,又有点儿不安。”古彻学院的目标就是要把兴奋与不安合二为一,使学生们在认为世界很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包容能力。古彻学院院长曾在《美国之音》工作,任海外版执行主编.他鼓励学生去国外,寻找从海外学的东西和古彻学院教的知识之间的冲突面。伯纳德希望毕业后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找份工作,并计划不久将再次到海外学习。

沃伦威尔逊学院——读书才是副业

“我们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你也许不属于那个每一个人。”这是沃伦威尔逊学院的校训。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的大学生与其他的美国大学生相比,肯定有所不同。被大学录取之前,准大学生们就知道,在沃伦威尔逊学院,每周都要花15个小时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种类太多了,有的做管道工,有的当花匠,还有的植树,等等。也许是每天干了3个小时的体力活累了,看书写字却成了休息时间,沃伦威尔逊学院工作、学习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指导方针培养了一流的学者,他们纷纷到美国著名研究生院继续求学。

西沃恩南方大学——怀旧人的去处

与绝大多数美国文科院校相比,西沃恩南方大学真的是太老套了,它不但对教授有严格的要求,即便是在校学生,也必须穿传统的长袍才能进教室。西沃恩坐落在山顶,有点儿冰冻三尺的感觉,但是它对着装的要求更多是对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怀念。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西沃恩一贯强调写作,它培养了25位罗德奖学金获得者,这在美国各大学中按学生比例算是最多的。在西沃恩校园,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见到老师、学生以及陌生人,西沃恩人都必须说:“你好。”这一条道德规则吸引了许多遵守传统的学生。此外,在西沃恩也不用担心盗窃问题。丢了钱包不用着急,钱包肯定会重回你的手中。但是,有人调侃西沃恩,说它还是有点现代气息的,1500名学生中鲜有研究生,按理是不会自称大学的,但西沃恩却保留着这个头衔。

米德伯瑞学院——爱社交人的联合国

米德伯瑞学院坐落于美国的一坐小城市,在绿山国家森林的东部,环境宜人。令米德伯瑞人自豪的是,学校可算是联合国的缩影。走进教室随便找个位子坐下,很可能左右两边的同学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米德伯瑞的学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他们都喜欢变化多端的气候——冬天,整个校园笼罩在白雪中,春天则郁郁葱葱,一派生命的气息;多种语言教室,从阿拉伯语到中文,还有希伯来语,无所不包;丰富多彩的课程,比如,唱斯瓦希里人歌谣和在夏威夷俱乐部品尝用芋粉制作的各种食品。更有趣的是,学院明文规定在不同的宿舍楼要讲不同的语言。

猜你喜欢
德伯沃伦威尔逊
双面威尔逊
威尔逊视角下的劫后南京栖霞山——兼论辛德贝格与“威尔逊栖霞山之行”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探究——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对苔丝悲剧的语用学研究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永远的朋友
威尔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