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之道

2009-01-05 10:35
软件工程 2009年12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现代人博客

百 里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这句话的作者应该是某个IT公司的文雅男,戴着厚厚的眼镜,不善言语却时而害羞而和善地微笑着。

“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能够入土为安的爱情总比暴尸街头要好。”——这句话的作者应该是一个刚刚决议步入婚姻的白领,态度决绝而甜蜜。

“生活就像超级女声,撑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这句话的作者应该是听着iPod,愤愤的80后。

每每看到令人莞尔的微博客,让我们总是不禁作出各种猜测,对它的记录者作出种种臆想。这就是微博客,用简短的语言传递自己瞬间的想法,记录生活。篇幅虽有限,但是简短而浓缩的往往更加精华,它是现代人节省时间宣泄自我的最佳方式,也是张扬个性的一种独特手段,更是最短时间了解世界和思想的舞台。

但是中国的微博客似乎没有大洋彼岸Twitter那么风生水起,奥巴马选举之后一句“We just made history!”引发流量风暴。对微博客的认知在中国网民中总是停留在知道而不沉迷的一种有所保留的“鸡肋”状态。

微博客或者不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领舞者,但是同样是一个发出自己声音引导舆论导向的绝佳途径,所以它并不会消失。

进退维谷,路在何方?

比如奇瑞典型的“前期模仿—正向开发—引领潮流”发展模式,中国的互联网始终也COPY着国外的创意,从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博客、SNS到微博客等。一批在国外首先接触互联网的“海归”在中国创立着换汤不换药的产品,因为缺乏更好的营销模式和策划高手。

饭否、FOLLOW5、叽歪、嘀咕在国内是比较出名的微博客,或许很多人都浏览过,但是真正使用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在于QQ、MSN、飞信等即时通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微博客的功能,比如MSN的签名频道,它收集了MSN即时通信所有用户的个性签名,进行评选,并在移动手机终端晚报定期刊载,小小地满足了微博客作者的创作欲。提供与终端定制的捆绑服务,或许是微博客的一种营销模式。

想当初博客兴起之后,一大段时间跑马圈地,各大网站都在用自己特色的博客服务收买人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总是有一些博客网站就此消沉下去了。有人说21世纪要想发财就要做互联网相关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与互联网相关就一定能有出路,也不是所有照搬国外模式都能在本土开花结果。Twitter可以提供给用户订阅机票、上门维修等服务,而本土的微博客似乎停留在基本微博的功能后就很少建树。微博客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和微乎其微的收益,让微博客的领航者们几度失语。

与众不同,哗众取宠

微博客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SNS,它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高速、快捷、个性等特征,现代人在宣泄自我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微博客了解更多的思想,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微博客也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SNS可能圈定了某些交往的范围,而微博客则是扩大的SNS。

这样说来,或者很多SNS固化的广告模式或者是微博客盈利的前辈祖师。微博客其实只需要做到“与众不同,哗众取宠”,盈利的明天就会露出胜利的曙光。

我们仍能回忆,当校内网勃然兴起的时候,开心网又树立了SNS成功的典范,开心网凭借的就是用户的差异化划分(校内网针对大学生,开心网针对白领)和一些快速的附加服务(种菜、停车、贩卖人口、地图旅行等),当电子商务已经如火如荼,VANCEL仍能靠网络营销拼出自己的蓝海。资金薄弱的微博客面对门户网站的挤兑,如何与众不同已经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微博客细分市场的典范——“即时客”就是通过学习开心网的地图旅行,直接喊出“Twitter on the map”的口号,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至于哗众取宠这一点,各大门户网站靠着树大招风总是能网络一些名人,名人效应还是能带来一些追捧的。而倡导每个草根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左右主流媒体,是微博客野心勃勃的一面。同样我们也可以学习Twitter企业舆情监察、客户服务、危机公关等新营销模式,通过这样直播方式实现用户与政府、企业等的互动。

练武之人常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比起博客详实细致,微博客有着自己的即时灵活,互联网的十八般兵器将各展所长,各行其道。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现代人博客
为啥现代人总想静静?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谈政府门户网站的全方位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