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海
在品德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能发挥营造氛围、唤醒情感的巨大作用,大大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音乐导入,营造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正如于老师所言,在学生即将开始探究新知时,敲响这“第一锤”便显得至关重要。清代李渔也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写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写文章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同样如此。一堂课就是一首乐曲,用恰当的音乐导入,能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如教学《雪域高原》(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天路》。上课后,教师由《天路》导入教学,接着在富有西藏民族特色的音乐声中播放介绍西藏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配上动情的讲解,听者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欢腾与顽强”,“大片大片的青稞地”,“牦牛真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氛围,使学生对西藏的热爱油然而生。
二、音乐暗示,唤醒情感
暗示运用在教学中,最早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创的。洛扎诺夫给暗示教学法下的定义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教师在执教《同在蓝天下》(山东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时,安排了三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分别体验肢体残缺者、盲人、失聪者的生活。如果没有背景音乐的暗示,多数学生会认为是在做游戏,很好玩。但是在《二泉映月》低沉音乐的暗示下,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和艰难。教师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暗示作用,使看似简单的设计收效颇佳。
三、音乐渲染,激发情感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利用音乐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氛围,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便能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以《同在蓝天下》为例,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社会上的人们帮助残障者的事迹,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配以激情讲解。然后教师配乐诗朗诵:“我看不见花朵,但我也想闻到花香……”音乐,使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音乐,使看似平常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遐想;音乐,使学生静悄悄地走进了残疾人的世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四、音乐结尾,升华情感
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提升学生的认识和情感高度,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音乐的运用也是最佳途径之一。
以《帮助残疾人》(教育科学出版社二年级下册)为例,教师是这样结束教学的:“同学们,我们的关心让残疾朋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更为他们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爱的天空里飞得更高、更远。现在,就让我们在这动人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这样的提升水到渠成,让人把感动留在心间。
让我们尝试着用音乐去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用音乐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音乐在学生的道德发展中发挥独到的作用吧!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商城路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