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翰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职业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0引言
现今,世界各国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虽然教育的成本很容易核算,但教育带来的产出却很难衡量。人们往往需要学校能提供的,绝对不止和金钱有关。因为学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创造社会和文化价值,让学生有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交友、社会法则,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在这些间接的回报之外,大家依然期盼教育能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例如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可以给个人带来高工资回报,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这些效益产出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十一世纪,我国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且更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等等因素。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这要引起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社会舆论将职业教育作为次等教育
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必然造成了高考落榜后,低分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现状。有部分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普通教育的“落榜生”有学可上,以便延缓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按照这样的逻辑得出的结论,职业教育只能是次等教育,加之要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以及传统的等级制度和身份观念,使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当“蓝领”工人低人一等,这种心理必定在短期内难以从广大人群中摒除。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造成职业演变速度加快。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出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更换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具专业人士分析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所以21世纪的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
3职业院校的发展决不是在数量上盲目扩张
有些地方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构建、发展、规划、布局等缺乏统筹规划,导致职业教育资源重复浪费,无序竞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不少职业院校是在缺乏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过度扩张使得职业院校良莠不一,参差不齐。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师资力最薄弱、设施落后等诸多弊端。有些地方甚至呈现出职业院校无序竞争,资源浪费整体办学效益较低,办学质量难以提升的现象。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决不是单纯数量上盲目扩张,它必须遵循有利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遵循有利于职业教育提高的原则。所以有关部门有必要对职业院校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合并一批职业院校,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设置精品专业,创新重点品牌。要坚决取缔那种只想借助职业教育赚钱而办学基本质量不能保证的职业院校。有关部门要严格职业院校的审批和核准制度,对新申报的职业院校数量进行干预和限制,促进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发展。
4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身特点,这就要求职业老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相近的专业技术指导。因此,职教教师应是既具有理论教学,又具有指导技术操作“双能力”,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教育学知识“双知识”,这就是要求职业教师具有“双师型”的教师素质。但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状况是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理论教学型教师较多。从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的教师达到32.59%和53.44%以上,从事实践教学的仅有13.97%,知识更新不够,硕士学历者比例偏低,教师来源渠道单一,直接从院校毕业任教比例达75.4%,从企业调入仅占24.6%,高素质高技术的教师严重缺乏。2003年教育部颁发《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合格标准是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优秀标准是青年师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面临的任务是切实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地安排在职教师的培训,将中青年教师派到工厂学习现代先进的技术、技能,并获得劳动部门认可的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逐步达到“双师型”要求。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高等职业学院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80%,同时,为改变职业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学校还应聘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5要深化教学体质改革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确保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的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首先,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一要通过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指导毕业生实习和实训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实际,在实训基地,教学工厂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二是要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训计划。三是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进行实习、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还可以聘请引进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或做兼职教师。以改善职业学校教师结构。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职业学校应坚持“上好基础理论课、突出专业基础课、强化技术训练、重视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针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实践的训练和培养,安排学生到生产或工作一线直接参加工艺技术工作和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得到切实的发挥。
6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
积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变年度一次招生为依据市场需求常年性招生,变固定学制为依据市场需求弹性学制管理,允许毕业生回校学习第二专业,允许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聘任专业教师,提高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活力。
7坚持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8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牢固树立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观念,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使其成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