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龙明
提到“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先讲讲它的出处。古代梁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有一天,他在金陵(地方名,今江苏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旁边一个人问:“为什么不画眼睛呢?”他回答:“点上眼睛,龙会飞走的。”众人都不相信,硬要他画上,他就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点上。刚点完,顿时电闪雷鸣,劈开墙壁,两条龙飞走了,而另外两条未画上眼睛的龙还在墙上。
无眼之龙躺在墙上,点睛之龙却飞走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不难理解:给画好的龙点上眼睛,龙便变成了有生气的真龙。由它引申出来的比喻意义也不难理解:比喻说话或写作文时,在关键处(要紧的地方)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主要的意思),使得内容更加生动传神,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请看下面这篇题目为《上学路上》的作文。
一个严冬的清晨,我和小乐一同去上学。
阴沉沉的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这时迎面走来一位盲人老爷爷,他手拄拐杖在雪地上艰难地走着。小乐对我说:“我们去帮助这位盲人老爷爷吧,他走路多么困难啊!”但是老爷爷却说:“谢谢,小朋友!快上学去吧,不然会迟到的。”我说:“雪这么大,您会迷路的。”于是我们搀扶着老爷爷,三个人紧紧地依靠在一起,冒着大雪向前慢慢地走去。
风更紧了,雪更大了,可是,我们的心里却暖烘烘的。
这篇习作的小作者写了他和他的同学在上学路上做的助人为乐的故事。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很清楚,对话也运用得相当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那句话:“风更紧了,雪更大了,可是,我们的心里却暖烘烘的。”是一句“画龙点睛”式的句子,它点明了这篇短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突出了“不畏严寒送盲人”这一中心思想。而如果缺了这最后一句呢,尽管叙述不错,助人为乐之事人家也看得懂,但表达的思想就远远不如现在这样鲜明深刻了。
作文中的画龙点睛之句不同于其他句子,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能点明作文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看法和想要抒发的某种感情);二要能给人以启发,能促使人读后从中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三要简练、有力,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有位小学生写了篇《电动虎》,他先赞美“这个玩具把猛虎下山的雄姿塑造得惟妙惟肖”,接着具体描述它的结构、它的外表气势以及按动电钮后各种活动姿态,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我喜爱这个玩具,是因为它表现了虎的威武。我赞美虎,是因为虎是百兽之王。它不惧风霜雨雪,是生灵中的强者,什么动物对它都闻风丧胆。它有一种对任何困难和对手都不屑一顾的性格。我喜欢这种性格,我们青少年不都应该有一股“虎劲”吗?我们的先辈不是一直都把年轻一代那种敢于斗争、勇于进取的精神赞誉为一股“虎劲”吗?
很明显,这一段中的“我喜欢这种性格,我们青少年不都应该有一股‘虎劲吗”这一句是画龙点睛之句。一是它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青少年要有虎劲,要有一种对任何困难和对手都不屑一顾的性格);二是能给人以启发(写的虽然是“虎”,但人能从虎身上受到某种激励);三是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显得十分干脆、有力,读后印象极深,不易忘掉。
画龙点睛之句,应放在叙述、描写之后,需要抒情的时候。记叙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叙述和描写两种。记叙和描写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恰到好处地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会使作文情趣顿生,艺术感染力更强。例如:有一小学生写的《师生情》,这篇习作用第二人称写,先说“老师,您升调去中心校,我们很高兴,可是,谁也舍不得您离去”,接着先后叙述了老师认真负责的诸多工作事迹之后,最后一段抒发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感激和留恋之情:
老师,我们是一株株禾苗,您用辛勤的汗水把我们滋养。如今,您要走了,我们怎忍离开您?请您收下这本相册。相册里有我们四十位同学的身影,让它永远陪伴着您,我们要与您永远在一起。扉页上的青松,是班里的小画家周耀所画。他画出了我们的心意:万古常绿的青松正好象征着我们师生间永不凋谢的情谊!
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整整一段都是抒情,画龙点睛之句当属最后一句:“万古常绿的青松正好象征着我们师生间永不凋谢的情谊!”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之上,那画龙点睛之句的出现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
作文中的画龙点睛之句,还可出现在叙述之后,需要议论的时候。小学生写记叙文,主要篇幅当然应放在“记”和“叙”上,但“记”和“叙”的目的又不应该仅仅为记叙而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应适当发表一些简短的议论,这简短的议论中最适合于写出画龙点睛之句来。例如:一个小学生写的《老屋和新居》,在进行新老对比之后,在结尾处写出了这样一句“点睛”之笔:
我家从老屋搬迁到新居,正反映了上海人民生活的改善;老屋旧址的改观,正体现了上海在前进。
“龙”画好了,一点上眼睛,便变活了。作文呢?一出现“画龙点睛”之句,不也“活”起来了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原本有不少道理都是相通的。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