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2008-12-29 00:00:00易自力夏金星
世界教育信息 2008年9期


  [摘 要] 文章基于对湖南农业大学948名在校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创业的认识、创业障碍、家庭对创业的态度以及创业活动的计划、筹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异同。当今社会创业和创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但是创业还只是个别现象,创业教育形势还不尽如人意,农业高校的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正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加快技术创新及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1997~2001年,创业不活跃的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联营单位净减少5 343万个工作机会,而创业活跃的公司、股份合作单位和私营企业(不包括农村私营企业)共提供了1 407万个新增就业机会。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创业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由2006年的7%大幅增至2007年的20%。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如今,创业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学生就业和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在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创业大环境里,有关创业的话题也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问题:究竟什么特质的人选择创业的概率高?其创业前的工作经历、创业准备与创业成功的相关度如何?在创业过程中,最常见的阻碍来自哪些方面?从创业人士身上我们能够吸取到哪些为大学生将来创业所用的成功经验?目前在校的农业高校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创业、认识创业的,具备什么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创业,他们对创业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环境准备以及能力和素质准备又是什么情况?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在湖南农业大学1 000名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调查对象为湖南省唯一的农业高校——湖南农业大学中17个院系的1 000名学生,在被调查对象数量的商榷时把握四个人数比例的大致相当,即男女生比例、实验组和对照组①人数、四个年级人数、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人数相当,以了解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所在地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现状和特点,揭示不同类别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业高校培养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建议。
  针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问卷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被调查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如性别、年级、所学专业以及父母职业和家庭平均月收入;二是大学生的创业打算,包括对创业的认识、心目中的创业目的、创业兴趣和创业障碍、是否考虑过将来创业、是否设计生涯规划等;三是大学生的创业方向,涉及创业的领域、形式和地区选择以及合伙人选择;四是大学生的创业准备,包括心理、知识、环境、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准备;五是农业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现状。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94.8%,被调查学生信息统计如下:男生469人,女生479人;学生专业有实验组(种植、养殖、加工三个方向的9个专业)475人,对照组(工商、模具、数控、会计、社会工作、语种、机制方向的9个专业)473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88、273、357、130人;学生生源来自城市的396人,来自农村的有545人,缺失值为7。具体数据见表1。
  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在创业活动中以及学校创业教育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 对创业的认识不一
  人们对创业的理解各不相同。美国创业研究学者归纳了成功创业者的90个创业属性,最终发现对创业活动强调最多的属性是新事业的创立、新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新事业附加价值的创造,通过整合资源和机会的产品或服务创新,为了把握机会的资源筹集、创新等。那么,在湖南农业大学的学子眼中,创业是什么呢?45%的学生倾向于创业就是新企业的创建与发展;7.3%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的创造或发明才是创业;还有36.1%的学生从更广的视野来看待创业,即在已有的工作岗位或个人事业上开创新的事业;还有11%的学生认为创业即物质财富的创造、新的理念的产生、管理经验的革新等。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统计见表2。
  2. 创业障碍主要来自资金和社会关系两大方面,家庭对学生创业的态度大多趋中立
  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对创业充满了激情,据调查显示,71.4%的在校学生曾经考虑过将来要创业;5.2%的被调查者有过创业尝试,但现阶段无一人还在坚持创业,也就是说,学生选择创业行为的比例不仅少,而且创业寿命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从调查的结果中看到,资金和社会关系成为学生创业最大的拦路虎,分别占38.1%和42.7%的比例,见表3。没有资金,再好的理念和企划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社会关系这一重要资源的支持,学生的创业起步阶段就会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另外,在校学生没有丰富的企业实干经验,对于自创企业的风险无法预料,即使风险来临,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
  在家庭教育方面,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也越来越民主。在被调查对象当中,66.8%的家庭成员对学生是否选择创业持中立态度,不干涉创业主的选择;26.3%的父母意识比较超前,对于子女的创业思想或行为会想方设法的在精神或物质上给予支持,有的父母甚至还积极参与到子女的创业策划当中;也有6.1%的父母依然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稳定的工作仍然是竞争激励的就业形势下之首选。
  3. 本着兴趣在沿海地区创业成为大多数学子的首选
  
  在创业领域的选择上,兴趣、专业相关度、成本、技术含量等都是创业者考虑的因素,那么,学生在创业领域的把握上会从哪些方面来选择呢?兴趣在学生创业过程当中占了57.3%的比例;其次是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占了29.1%;与社会人士相比,学生在经验、资金、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差距,所以,技术要求不太高、成本较低、创业容易起步的领域成为部分学生的选择,这一类型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7.2%;还有6.2%的学生会选择当前紧俏的行业、服务于老人和孩子的行业、目前市场上鲜有人问津的行业等。
  
  在地域选择上,众所周知,沿海地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蕴涵着比内地更丰富的商机,所以在创业学生眼里,沿海地区成为35.3%的学生的首选;在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25.5%的学生看来,选择在家乡创业既是自己学业和情感回归的一种表现,也是为家乡作贡献的一种最好方式;在大学求学的四年时间里,有些学生把求学之地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9.1%的学生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创业,他们认为这既是用知识回报母校,同时也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国家近年来的一系列发展西部的政策和举措让部分学生也有所心动,在创业地域的选择上,13.0%的学生有意愿致力于西部的发展;还有17.1%的学生偏向于珠江三角洲、随机地区等。
  
  4. 合伙创业吃香,选择社会发展需要的项目是大多数创业学子的期望
  在创业形式的选择上,到底是个人自主创业还是和不同类型的人合伙创业,这完全依主角的个性而定,37.1%的学生独立性较强,他们在创业形式的选择上会偏向于个人的打拼和能力的体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属于主动控制型;42.0%的学生认为自己某些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如果找与自己互补的人合作创业的话,成功的机率较大,但他们又不愿意被家庭这一附属所牵绊,这部分学生倾向选择家庭成员外的人员合作创业;对11.8%的学生来说,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成功的推进器,他们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把家庭的关系与影响因素摆在首位,即便是创业,他们也愿意与家庭成员一起奋斗;还有8.9%的学生在形式上没有预先的计划和目标,期待遇上合适的创业项目或者合适的人选,或者抓住哪怕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创业意念来做决定。
  学生在创业伙伴的选择上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选择是各方面条件与自身条件互补的;第二种选择是在专业、兴趣、理想等方面与自己相投的。那么具备什么特质的人是学生最愿意合作的创业伙伴?具备丰富经验的对象被29.2%的学生所青睐;10.0%的学生把是否拥有资金这一条件放在创业伙伴选择的第一要素;28.2%的学生把兴趣、理想是否一致摆在首位;还有31.0%的学生看重诚信、乐观、务实、冒险、交际能力等特征。统计数据见表4。
  在创业行业的选择上,大部分学生会从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角度来考虑,这不仅是紧跟市场的需要,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贡献,少部分学生却是单凭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5. 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创业勇气相关度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被调查对象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家庭每月平均收入的计算方法为家庭年总收入除以12)和父母职业与学生创业过程中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相关度,从偏相关分析①结果来看,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具备的勇气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0481,偏相关系数为0.0561,自由度为0.647,相伴概率为0.153。可见,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相比,二者均比较符合实际,比较相关。
  6. 经验对大学生创业活动影响大
  在对17位曾经有过创业经历、8位目前正在创业的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调查访谈中发现一个共同点:有创业行为的学生在创业前都有过不同的打工经历,或是在学生社团、学生会历练的经历,见表5。
  在访谈中了解到,学生的打工经历涉及的行业宽,有服务类、生产类、教育类、技术类等;范围广,学生曾经从事的职业有服务员、营业员、推(促)销员、家教,甚至做过传单发放、建筑工人等;个人体验复杂,如辛苦,但充实、有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会依兴趣爱好、未来工作需要等原因选择不同的学生社团,在学习之余丰富其业余生活。学生会竞聘更是让学生全程体验准备、参与、面对结果等不同过程。被调查对象一致反应,这些体验对自我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创业心理素质的锻炼均有帮助。
  7. 学校的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具有挑战性,对学校、各院系及专业负责人而言,学分制的设定同样具有挑战性;对教师来讲,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具有挑战性。那么,湖南农业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在学生眼里整体情况如何?
  从表6看来,将近半数的学生评价学分制不好,在很多方面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学分制的固有属性使学生班级的成员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离散性和流动性,使得班级对学生个体的管理约束力减弱,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陷入想管却管不了的困境。在课程方面,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局限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突出专业性、知识性,强调理论水平的提升,但对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而这些恰恰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54.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对将来创业没有多大用处。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目前的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在调查中,56.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敢苟同。
  
  四、几点思考
  
  社会开始重视创业,不仅是已经创业的创业主,还包括面对就业的一个大群体都在关注创业,如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职工作人员等。但是,目前还只是一些意识和观念较新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在能够顺利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多半还是会选择择业和就业。
  相对美国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说,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还存在许多差距,比如政府在创业中的支持作用体现得不到位,学校作为培训教育的摇篮作用发挥得不全面,不同的人群对创业的认识不统一。
  对我国来说,创业和创业教育还都是新事物,但这个新事物孕育的机会却是无穷的,怎样在这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潮中走得更远,应该是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 邵文革等.创业教育与创业型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3(1)
  3 翁波,周清明.学分制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制约要素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6):94-96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 谢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