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

2008-12-29 00:00:00王泉根
中国教师 2008年9期


  “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式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网上查阅“文学死了”,居然有1114000条之多。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于是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坦然。因为我在拜读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门道——原来这是舶来品。
  所谓“文学死了”,具体地说是“文学的终结”“小说的终结”“诗歌的终结”“经典的终结”“批评的终结”,此并非中国本土原创,而是从域外贩运而来,确切地说是近年西方学者米勒•德里达等人所持的一家之说。苦于找不到“创新”语题的本土文论家,于是欣喜若狂,赶快把它搬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经登陆中国文坛,自然吸人眼球,产生炸弹效应,一下子激活了僵硬的文论,而论者也由此扬了名。中国文论界向来以制造话题为能事,一忽儿这个主义,一忽儿那个话语,不说远的,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多得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又出来一个“终结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文论界于是变得热闹起来,同时又顺便发表了“科研成果”,岂非一举两得。但恕我直言,所谓“文学死了”,就像以往许多轰动一时的时髦批评一样,这不过是又一次“伪命题”的诞生,与真正的文学批评无关。
  拜读标榜“文学死了”的宏文,使我最感释然、安然、坦然的是,我在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文学死了”乃是指“成人文学死了”而已。原来,凡是所有惊呼“文学死了”的论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眼中所谓的“文学”,其实只是文学的一半,就如同身体的一半,而非文学之全身。
  稍具文学常识者都知道,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是产品,就有其接受者即消费者。按照文学产品主体接受对象、消费对象的不同,人类将服务服从于成年人的文学称之“成人文学”,与之相对应,在人类文学大系统中还有另一类服务服从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文学”。就在文坛惊呼“文学死了”的这些年,另一种类型的文学却在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繁荣着,这就是未成年人文学。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未成年人自己写的文学”,如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春树,等等,他们的作品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册的发行量。有好事者根据发行量的版税率,计算出了当今作家的富豪排行榜,郭敬明等都名列前茅。另一类是“写给未成年人看的文学”,也就是儿童文学。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更是风起云涌,铺天盖地。最“狂”者,国外要数英国女作家J•K•罗琳,她的《哈利•波特》系列的发行量已直追《圣经》,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亿万青少年都因《哈利•波特》而“我为书狂”。在国内,最“狂”者当数成都女作家杨红樱,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等的发行量已超过2000万册,而且还被西方出版业买走了全球全语种版权,杨红樱已成为中国当代作家版权出口第一人。中国人从来只知道世界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误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是从西方引进的。如今杨红樱笔下的“马小跳”“笑猫”已大举挺进欧美主流社会,这实在是大长了中国文学的志气,大大地为中国文学争了光。
  但是,且慢,那些瞧不起“未成年人文学”的理论家却在那里嘀咕:《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还有什么郭敬明之类写的东西,那也是文学吗?怎么会不是文学呢!据报导,2007年7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余位专家教授,齐聚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喜来登中心,举行了为期4天的全球《哈利•波特》学术研讨会,对《哈利•波特》这部新世纪幻想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研讨。遗憾的是,中国文论界对《哈利•波特》一直三缄其口,甚至还在怀疑是不是“文学”!因而无人参加。至于杨红樱的作品,在国内已获得多种文学奖项,包括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文学奖等,因而早已验证杨红樱的作品属于文学。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80后”写的东西自然也是文学无疑,因为已有不少文论家评论他们的文章了。
  既然J•K•罗琳、杨红樱、郭敬明等写的都是文学作品,既然这些作品又是如此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甚至成为超级畅销书(至于是否成为“经典”,那是另一回事),怎么又会冒出“文学死了”的结论呢?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在那些鼓噪“文学死了”的高深理论家眼里,未成年人文学——儿童文学根本就不是文学!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儿童?如何看待未成年人文学——儿童文学?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周作人就已旗帜鲜明地发表过见解。鲁迅说:“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从而“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鲁迅还热烈地赞誉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周作人说:“中国向来对于儿童,没有正当的理解。”“不是将他当做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做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儿童同成人一样的需要文艺”,新文学有“供给他们文艺作品的义务”。然而遗憾的是,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某些高深理论家的眼里,儿童依然没有地位,至于为他们服务的文学自然也就不配称作文学,于是这才有了“文学已死”的中国版。由此悟出了一个道道:凡是不把儿童当成独立的人看待的人,就不会把儿童的文学看成是文学;反之,凡是承认儿童有其独立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人,自然而然也就会把为儿童的文学看做是文学。因此,如果要说“文学已死”,那最多只是文学的一部分——“成人文学”已死而已。儿童文学不但未死,而且还活蹦乱跳。儿童文学从来不害怕死亡,如同儿童从不畏惧死神一样,因为儿童的生命距死亡最遥远。儿童是生长的、发展的,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希望,全在于儿童,文学的希望也一样。因此,只要儿童不亡,希望就不亡;只要儿童文学不亡,文学就不亡;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儿童,就会有儿童文学,就会有文学,“文学已死”的高论,可以休矣。
  儿童永生,文学不死!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