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集体的“精神领袖”

2008-12-29 00:00:00李坚庚
中国教师 2008年9期


  所谓“精神领袖”,就是领导者通过智慧交互、人格碰撞和价值引领,让追随者对自己产生崇拜心理,甚至是“顶礼膜拜”的热情,从而使自己成为追随者的精神导师。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可惜,对于绝大多数班主任来说,距离这个理想还很遥远,不少班主任只能通过压制方法迫使学生屈从,他们把班级教育与管理看成一个交易的过程,甚至是谋利的手段。以精神引导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是每一位有“志向”班主任的毕生追求。
  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学识与修养,学会用自己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首先,班主任要学会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爱心”应成为班主任教师人格中的基本内核,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心理品质。班主任真挚的爱像阳光一样照耀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就能达到“春风沐人、春雨浴人”的育人效果。这样时刻笼罩在班主任教师浓浓爱意中的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份爱内化为内在的品质,并会将其传递给周围的人。充满爱意的班集体必然是温馨而和谐的。
  其次,班主任要能以儒雅的风度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习惯。儒雅得体的言谈举止、整洁大方的衣着服饰不仅是班主任气质美的外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这样的班主任教师传递给学生是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从容大方的心理态度、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从对教师的简单模仿到刻意学习,必定给教师的人格魅力增添不少的“亮色”。因而,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仅如此还要力争做到“不卑不亢做人”、“不歪不斜立身”、“不偏不倚办事”。这样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中形象就会高大起来,人格才会形成强大的“磁场”。
  再者,班主任要能以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我们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勤思考,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丰富自己人生阅历,增加自己的见识。过人的智慧与能力也是增加班主任人格魅力的重要条件。面对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及班级突发事件,班主任教师若总是能从容若定、举重若轻,再棘手的问题经过其简单的思量后总会迎刃而解。这种缜密的思维所带来的强大执行力与高效力,往往就会在班主任的身上形成一圈圈迷人的“光环”。“光环”笼罩下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往往会激情澎湃并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因为此时班主任的“个人品牌”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并成为学生们不断进取的强大内动力。
  班主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善用深厚的精神力量引领学生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班级的领袖,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者,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在于自己领导力,而领导力的核心就是精神引领。班主任要以领导者的身份来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以领导的视角看待班级工作。如此一来,班主任应该用以下标准要求自己。
  一方面,班主任应成为班级文化的缔造者、传播者。班主任所倡导的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并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追求的班级文化。班主任要时时关注班级整体价值趋向,若出现文化发展偏差,班主任必须给予及时的纠正与引领。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善于“谋势”“造局”,对于班级“大气候”建设应该成为其工作的核心工作。“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就是能够及时把握整个班级的动向,抓住有利教育契机,进行班级建设。
  另一方面,班主任应成为班级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个由几十个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就是像一台无比庞大而精细的机器,仅班主任一人无法使整个班级有效运转,这样的班主任永远只能成为“事务型”的班主任,而不能成为“精神领袖型”的班主任。笔者认为,“精神领袖型”班主任,借鉴企业的说法,其应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不仅能代表全班同学的利益而且左右着班级的价值导向,并且具有处理班级事务的最高决定权及班级意志的最高执行权。
  人有精神才有立场,有立场才有风骨,有风骨才有境界,有境界才有气象,有气象才有“磁场”,具备强大“磁场”的班主任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才能成就学生并成就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侯集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