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2008-12-29 00:00:00林以广
中国教师 2008年9期


  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笔者曾写过一篇《把学生当人》[1]的“口号”文章。“学生”与“人”有什么区别吗?这绝不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学生”只是暂时的角色,“人”却是永远的身份。谋求人的发展,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全部责任,那么,真正的教育就绝不只是对学生三年或六年的简单涂抹,而是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重新塑造。
  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捞取名利的工具。他们有生活的热望,也有生活的苦恼;有欢笑,也有眼泪。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一颗跳动的心。
  学生是人,是未成型的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少年人犯错误,上帝都是原谅的”。这就是说,未成型的人难免会犯错误,需要有包容的心对他们多加引导,让其发展成有益于社会的人。
  学生是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建设高度文明、富强、民主的国家,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专家、学者,也需要工作在各行各业的有道德、能敬业、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放弃了“最后一名学生”,便是放弃了教育的根本;放弃了“最后一名学生”,便是放弃了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发展的气度爱人
  
  一个学生的素质,除了文化课成绩外,还涵盖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运动与健康素质等。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什么都要发展,人人都要发展成“完人”的“全面平庸”。一个好的教育机制,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立交桥”,让每一个个体的优点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真正实现“各就各位”、人尽其才。
  人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你会什么”应该成为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标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曾说:“除了写作,我还能做什么?”这绝不是矫情。评价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关键看他是否真正偏爱、关心“最后一名学生”。评价教育,那就要看是不是已由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转变为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学生终生负责;要看是不是已由以分数量高下,以升学率论质量,转变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要看是不是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要善于凭借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去寻找教与学的支撑点与结合点,使教师和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促使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尊重。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给予学生以成就感,促进他们创造力的自我“引爆”,让他们在努力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进而鼓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生活化的课堂,因其气氛宽松、和谐,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主动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得到保护,自信心不断增强。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开阔的时空,这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和学习,逐步培养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意识。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除了书本,孩子也还需要别的多彩的生活。所以,非常有必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上、知识上、精神上的“空白”,让他们自己去开垦,去挖掘,去发现,去创造!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教育,不该是“人才教育”,而应是“人的教育”。所以,必须去除“精英主义”思想,摒弃“大批量生产”模式。让学生“慢慢成长”为他们自己的样子,这样才能“百花齐放”。对统一标准要求之苛刻、执行之刻板,除了戕害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灵外,还能给学生什么?用一种生活来规范所有生活,世界只会枯燥乏味。教育,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精神滋养。学生要“教”,但学生的能力是“学”来的,教师要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学习中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有了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学生方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得到发展。
  
  用发展的举措立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教育,关乎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我们从犹太人的身上不难看出,一个民族整体的出色,以及每一个个体的优秀,对于保障这个民族在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多么的重要。而教育,正是一个民族整体出色和个体优秀的最有力的保障。教育能改变人,教育能塑造人,教育能发展人。评价教育,是否科学是否进步,就应该看人的发展,看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一个人究竟要发展些什么呢?笔者以为,教育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追求,去努力。
  具有崇高的修养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精神、价值观等无形层面的东西如果无法深入内心世界的话,我们就永远无法让自己以宗教般虔诚、静洁、精微的心态来创造、创新。人当常常“仰望星空”,在心灵深处树起精神的星座,让崇高引领自己在人世间行走,支撑起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许多伟大的人物正是凭着献身科学、献身事业的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的教育,应该首先高度关注精神文化的培育和成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熟读四首诗,即李绅的《悯农》、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和孟郊的《游子吟》,做到爱劳动、爱自然、爱家乡、爱母亲。事实上,爱心之外,我们的平等意识、宽容思想等崇高的道德修养无不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培养起来的。
  锻造健康的身心 很难说清楚,知道圆周率和保持身体强壮心理健康哪个更重要。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类生活的真谛,如何使人们变得快乐和幸福,应该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没有成型的生命是应该被爱与美引导的,教育当激发人的内心光明的一面,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学,起码我们的学校都应该让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自然成长,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尽量减少负面的影响。教育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
  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他的处事的条理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向面临的诸种困难进攻的巨大韧性和耐力,珍惜家庭和亲情,重视知识和文化,重视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理想的环境等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无不需要在教育中慢慢养成。我们的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带着自己所思之疑与所学之得发表见解。爱因斯坦就总是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以批判的精神吸取各派哲学的精华,而又不拘泥于任何一派。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到不同的领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训练扎实的能力 一个学生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会了学习。自主、积极、终身的学习,应内化为所有人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陈旧的知识总是会遭到社会无情的淘汰。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我们从学习实践中所学会的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育,就像引领一个孩子走向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让他跨进园门只是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其实大得很,简直是无边无际。只要他们有兴趣,他们会从此一步步地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的。学校应成为孩子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基地和服务中心,[4]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能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挑战困难的能力。
  增广有用的学识 “人非生而知之”,所以才要不断地学习。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通过教育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海伦•凯勒、霍金等伟大人物,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学识,才在人类文明史上树起了一座座的丰碑。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贡献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成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人的一生与学识作伴,依靠学识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才能浮游于生活的海洋,从容地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一段历程,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注释:
  [1]林以广.把学生当人[J].师道,2005(3).
  [2]陈惠雄.经济、快乐与人生[J].发现,2007(11).
  [3]李开复.上了二流大学怎么办[J].读者,2008(1).
  [4]彭钢.学校文化建设: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7).
  (作者单位:翔宇教育集团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