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角色、教学行为、教学观、学生观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新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
一、激发兴趣,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果没有对这门知识的兴趣,就无法获取知识。也就是说,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原始动力。可见,学生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喜欢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样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最喜欢的语言、最吸引学生的导语设计吸引其注意力。
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中邓世昌驾驶致远号战舰冲向日舰吉野号的片段。然后,笔者以记者的身份走下课堂进行采访,采访几个问题:你能说出这个影片的名字吗?本片的主人公是谁?本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此导入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二、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笔者着重分析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这样,在以后学习“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的时候,学生就会以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作用和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从而得出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同时辨别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推翻”了暴秦,后者是“瓦解”了东汉政权,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其一蹶不振。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但是撇开具体原因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也有学生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不能全面概括。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其爆发的原因尽管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因素,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回答得很到位。
通过实践,笔者感受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创设开放式课堂
所谓开放性,是指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程序性思考。这对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运动的动态性特点具有十分有效的帮助。这一点能否做好,是决定学生能否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相对静态的历史知识转换成动态的知识组合,并深入挖掘其内在联系,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进而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独立系统。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而开放式课堂教学以其科学的形式、方法和过程为实施创新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放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新教材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新课标,定位于新课改,根基于新教材,服务于全体学生,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及教师、学生的一切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需要,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