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人民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2008-12-29 00:00:00王先民
中国教师 2008年12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怀。同时,党和国家尊师重教,以身作则,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人民教师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关于新时期教师的重要论述,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党中央的重托和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倍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2006年6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而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更好地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取得较大发展,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当前我们要着力完成好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重点工作任务。而要完成这三大任务,教师是动力之源,是关键所在。比如,当前备受社会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择校热”问题,其实是择教师、择好教师,突出反映了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教师质量和水平有关;再比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人民群众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既有较高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解决这些矛盾,根本的举措还是要培养出更多优质教师,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模范教师,他们的生动事迹感人至深,但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端正,师范教育出现了被弱化的倾向,一些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目前,虽然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数量基本上是满足的,但结构性的缺员仍然不少,比如高中教师、中西部地区教师、农村地区教师还是不够的,甚至短缺现象还比较严重。同时,现在社会上对教育的指责比较多,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得教师感到压力很大,这也影响到很多优秀青年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但是,如果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就会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同时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还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感恩教师,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胡锦涛同志深切关怀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为全社会树立了尊师重教的模范。
  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出席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代表时强调指出:“人民教师是无尚光荣的神圣职业。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尊重。”
  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给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之女孟菲的回信中,高度评价了孟二冬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称赞他“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2006年9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新疆考察时,到乌鲁木齐第66中学祝贺第22个教师节,并在初二年级三班黑板上写了“培育之恩,终生不忘”八个大字,感谢教师们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付出的劳动和心血。
  2007年4月,胡锦涛同志看望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他赞扬方永刚教授长期在军队院校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全军官兵要向方永刚同志学习。体现了胡锦涛同志对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昭示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的光荣。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了必须坚持好、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阐述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方针政策,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胡锦涛同志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重要作用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和深情尊重,是对广大教师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当前,我们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在各种媒体中,要经常报道广大教师献身讲坛的事迹,宣传广大教师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的美好品德,让更多的人感知为师者的艰辛与崇高,全力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
  
  三、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积极创新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从2007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率先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专业。省属师范院校也要创造条件跟进,逐步做到免费培养师范生。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推进,正是现代教育制度的理性回归。高师院校要把最优秀的学生招进来,积极探索“培养怎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这个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断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加强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践环节建设,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终身从教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职业信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其他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也要培养好教师人才,支持教育发展,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真搞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999年,教育部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课程改革从2001年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到今天义务教育新课程在全国的实施;从2004年的4个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到今天15个省级实验区,如此广泛的教育变革经历了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创新,基本上做到了平稳健康发展,为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教师队伍结构和数量、思想观念和专业素质的不适应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立教师学习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继续教育制度、课题培训制度、课堂观摩制度、教师论坛制度等,努力形成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教师相互包融、相互合作,不断拓展专业发展视野,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提升教师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育家办学。
  3.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必须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标准,把住入口关,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调入,加强教师管理。坚持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努力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长,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行教师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度,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做好教师队伍人才流动和调整优化工作,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4.强化教师职业自觉意识,着力塑造教师“立德树人”的优秀形象
  全社会尊重教师,教师要增强职业自觉意识,自尊自励,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率先垂范的言行教育学生,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为此,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教师,一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三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四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5.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胡锦涛同志强调:“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目前来看,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收入也不是很稳定。特别是那些偏远山区、经济贫困地区的教师很难维持生计,往往是靠自己对祖国花朵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教育的一腔热情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但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些教师仍然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令人潸然动情。因此,我们要将解决广大教师实际的困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积极开展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从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工作、关心教师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教师权益;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爱教乐教、教书育人的热情;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环境,在评优、分配、疗养、培训、住房等方面实行向教师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的政策,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胡锦涛同志关于教师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精辟论述及其模范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尊师重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教师和教育事业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重要作用的重视和肯定。学习和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