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青少年消费者

2008-12-29 00:00:00Euromonitor
中国化妆品 2008年5期


  如今,许多亚洲青少年比起他们的父辈当年经济更富裕。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他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价值观。但是,父辈们继续对子女的儿童生活施加了极大的影响。
  背景知识
  上世纪五十年代,亚太地区曾经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刚刚过去了半个世纪,亚洲崛起了如日本等数个经济强国,另外中国和印度雄踞东南亚经济榜首,他们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于是,国民工资收入大幅提高,诞生了更多中产阶级,青少年偏爱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开始显露出来。
  
  尊重长者
  
  东南亚国家普遍信仰孔子学说,在亚洲教育中尊重长者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父辈对他们子女的生活发挥着重要影响,这同样影响青少年对未来的选择。
  
  青少年的兴趣大多集中在职业选择上。上名牌大学的竞争压力有增无减。名牌大学生不仅很有面子,而且进入名校还能构筑良好的 “关系”。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关系,许多人毕业后就能找到好工作。于是,家长和孩子不惜花费时间并动用各种关系资源保证进入这个特殊的利益圈子,即使上私立大学花费不菲学费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在韩国,有80%的学生上私立夜校进修,目的就是提高上大学的成功率。教育成为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但是,繁重的学习占去了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时间。在日本,了解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仍然是青少年生活中必须学习的内容。人际交往的关系就是上级和下级、位尊和位卑,这在小学教育中早已得到充分灌输并延续至一生。
  
  高科技
  
  东亚的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亚太地区个人电脑拥有量在过去的六年里翻了一番,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的个人电脑拥有量分别为10210万台、2080万台、5600万台和2830万台等。
  印度因特网用户将从2006年的350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680万户。台湾因特网用户2006年就超过了人口总数的一半。韩国自诩为世界上最高的因特网普及率,2006年有29.1%的居民成为宽带用户。精通计算机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把互联网当作社交和娱乐手段,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特别盛行。
  日本的社交网络互联网用户超过1000万,其中最受欢迎的Mixi网成员数量已经发展到去年的5倍。移动社交网络互联网在日本个人电脑用户里也非常流行,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呈下降趋势。Mobikade在日本城市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它是利用手机发送信息经由互联网为朋友之间传递“我在哪”和“我在做什么”等即时虚拟信息。此外,用户还可以下载游戏。
  
  移动通讯工具日益普及,目前亚太地区手机用户超过了11亿。2006年,仅在中国短信数量就达到了1029亿条。根据马来西亚通讯和多媒体委员会披露,目前马来西亚手机用户达到2100万,每天短信发送量达8400万条。大多数短信发送者都是青少年或已经有工作的年轻人。节日期间短信量大得惊人,另外,电视选秀投票时短信量也非常高。
  
  服从还是逆反
  
  亚洲人不太喜欢个性,从众心理特别强,学校统一的制服就很能说明问题。许多亚洲学校对女孩子的头发长度都有规定。服从是亚洲文化中重要特点,被社会认可才是真道理。但是,青少年逆反心理特别强。以拥有最新型号的手机或MP3在同学中炫耀就是证明。
  生活在城市里的亚洲青少年购买力惊人,他们非常看重服装的品牌。亚洲人喜欢追赶潮流,喜欢被人赞美很时尚。
  日本的女性青少年时尚意识非常强,kawaii(可爱的造型)多年来一直非常盛行。Hello Kitty品牌堪称kawaii的代表,很受青少年的追捧。时尚以及人们的欣赏口味简直是以光速变化着。“东京女孩系列”时装秀以东京女孩日常穿的服装为特色,还允许参与者通过手机实时购买中意的服装。现在,kawaii潮流还从时尚拓展到食品、OTC药品(非处方药)、玩具甚至有的政府部门还使用kawaii标志。
  品牌的价值有待大众的认可,这就是市场营销重要性所在。日本公司就使用著名的好莱坞影星如来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梅格·瑞安(Meg Ryan)、黛咪·摩尔(Demi Moore)和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等大做广告。
  
  崇尚生活西化
  
  亚洲青少年渴望成功,希望自己一举成名,西方国家常常是他们理想之地,他们寻求进军好莱坞或考入美国常春藤名校。这解释了好莱坞主题公园在日本大受欢迎的原因,虽然门票价格不菲,但是仍有众多的日本女性青少年排队等待进入公园。日本青少年穿美国时装的翻版,买美国巧克力,大吃比萨和麦当劳。他们的父辈认为西方食品太甜、太腻,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随着亚洲经济实力提高,某些区域对西方崇拜的热度开始下降。日本时装一直很流行,但是,韩国电影和电视在亚洲的收视率上升,流行歌星也日益走红亚洲。
  韩流席卷亚洲,韩国食品、时装和化妆品开始大行其道。亚洲消费者发现韩国品牌价值和消费观点与自己接近,这加速了韩流滚滚。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特别流行,因为中国青少年非常喜欢韩剧中的男女主角。
  
  展望
  
  随着互联网普及,亚洲青少年的生活日益倾向全球化。他们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将冲淡民族化倾向,社会规则将接受严峻的挑战。例如在日本,一个人终身供职于一家公司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现在不同了,他们也开始将自己的职业利益放在公司利益之上。不仅如此,他们也不再全身心地干好工作、赚钱,开始度假休息享受生活了。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特色和本国明星加入韩流。
  
  李宏译 编辑/胡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