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与思路

2008-12-29 00:00:00张亚连
会计之友 2008年3期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编号:07Y019)”资助
  【摘要】随着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和内容作一分析,并提出了强化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自愿披露;市场价值;思路;动因
  
  西方企业在信息披露行为中,除了通常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外,还有较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而我国企业则较少有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会计界的足够重视。这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发达,会计总体水平较低,许多企业连强制性披露要求都不能满足的现状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借鉴西方国家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和引导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以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就是具有筹资功能,企业在竞争性的资本市场上,都在竞争资本这一稀缺的资源。其结果是经营有方、经营业绩良好的企业,能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投资者和债权人便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高质量企业的证券,企业将获得较多的资本,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也能得到提升;经营无术、业绩低下的企业将难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投资者发现企业经营不善时甚至会“以脚投票”,抛售企业的股票,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下降。因此,管理者就有动机在强制性披露要求之外另外披露有关信息,表明其经营业绩优良,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购买本企业的证券,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二)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投资者和债权人向企业提供资本,要求获得一定的投资报酬。但是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分为主观不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两种,证券投资报酬率主要由主观不确定性概率分布的期望值来表示。企业的风险影响着投资者和债权人效用期望值的大小,对于同样水平的风险,投资者偏爱更高的期望报酬率;而对于同样水平的期望报酬率,投资者偏爱更低的风险。当没有信息以评价风险时,投资者和债权人将会要求很高的资本价格(股息或利息);当企业披露信息以帮助资本提供者理解和评价企业的风险时,资本提供者要求的报酬相应降低。因此,管理当局自愿披露有关信息,降低投资者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三)自愿披露企业有关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等方面的信息,表明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上缴税收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些都可有力地减少外部对企业的误解,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提高企业的声誉,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合约动因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委托人不可能监督代理人的一切经营行为,虽然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可观察,但其经营的业绩可以观察,并且由于这种业绩通常表现为可直接增加所有者财富的企业净收益,那么博弈双方将签订收益分成式的雇佣合约,这将激励代理人为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代理人承担了额外的风险而使得这种合约不是最优而只能是次优。因为可以用来分成的收益是由会计系统记录并披露的,所以,会计所披露的收益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越相关,次优合约就越接近于最优合约。相应地,委托人的代理成本就越低。经营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会自愿披露企业经营成果的有关信息。同样地,债权人与企业的经营者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经营者可能会做出违背债权人利益的决策,因此理性的债权人由于了解这种可能,便会要求提高贷款利率,双方博弈的结果是签订债务合约。为了便于检测债务合约中有关条款的执行情况,经营者须主动披露有关的信息。
  
  二、企业自愿性披露信息内容的确定
  美国等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自愿性信息披露,在1994年AICPA下属的Jenkings委员会发表了《改进企业报告:以用户为导向》。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广泛研究之后,FASB又成立了Steering委员会对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企业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应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价值或现行成本信息
  一些国家在物价变动剧烈时曾鼓励企业采用现行成本会计进行计量,现行成本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现在的经营成果和市场价值,有利于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因此我们鼓励公司实时披露现行成本信息。至于公允价值,早在FASB制定有关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和披露前,就已有许多公司自愿披露市价信息。
  (二)前瞻性预测信息
  前瞻性预测信息包括盈利预测、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等。在西方,有关法规除要求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盈利预测外,对定期财务报告则无要求,许多公司往往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如美国SEC就鼓励企业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而我国目前则带有强制性质,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盈利预测信息往往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后果,企业自身应认识到盈利预测对企业的信息传递作用。
  (三)有关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巨大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揭示,有利于决策相关者更好地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发展后劲。现行的会计报表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违背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也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有必要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作为表外信息予以充分揭示。对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报告应包括:人力资源投资报告,主要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人力资源流通报告,反映企业当年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人力资源效益报告,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
  (四)披露内部控制报告
  所谓内部控制报告,就是管理当局依据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后,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Raghunandan和Rama(1994)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报进行检验发现,有80家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而我国企业所披露这方面的报告却很少。
  (五)有关分部信息的披露
  近年来,资产重组使企业集团买壳上市的行为不断出现,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日益普遍,其不同分支机构间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加强对这些分支机构的信息披露。披露的内容不但包括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信息,而且包括职工报告、增值表等信息,这些都可有力地减少外部对企业的误解,改善企业的公共关系。
  
  三、强化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思路
  随着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用户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强制性披露信息势必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外部信息使用者就存在对企业管理当局自愿披露一些信息以帮助用户进行决策的需求。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年报、中报、临时报告、环境报告、新闻发布会等。但不管哪种形式,所披露的信息都应该真实、可靠。为了推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有关信息,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监管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防止企业随意发布虚假信息,传递不实信号。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尽管是企业自愿披露的信息,只要其对外发布,就必须遵守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可靠性的要求。如果企业故意披露虚假的信息,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投资者仍然可以对上市公司提出诉讼。对于自愿披露的信息,应要求其保持一贯性,以避免企业仅仅披露好的信息,而隐瞒不好的信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秩序,证券监管机构对恶意披露可能误导投资者的信息的上市公司应当加以处罚。
  (二)建立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保障机制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保障机制由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和生成、披露自愿性信息的各个环节组成,它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机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提供者的业务能力,使自愿性信息由企业中经验丰富并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员持适度谨慎的态度编制完成;2.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基础工作,为搜集、处理、加工、披露自愿性信息提供良好的基础;3.积极寻求企业可披露的自愿性信息与使用者要求披露的均衡点,使自愿性信息的供求平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建立权力约束与制衡机制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施。探索和构建上市公司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尽快改进内部监管体系,建立相应的权力约束与制衡机制。完善对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建立以公司最终的净利润和股价为基础的业绩考核机制,使经营者的报酬直接与净利润或股价相挂钩,从而保证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施。
  (四)完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在原有的会计制度、规章基础上,还应该建立一种文化,树立一种思想。即企业经营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与企业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同时,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会计流程,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保证自愿性信息的及时披露。
  
  【主要参考文献】
  [1] Harry I.Wolk, Michaelg. Tearney: “Accounting Theory”,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February 1997).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3] AICPA Jenkins委员会著. 陈毓译. 改进企业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4] Steering Committee Report: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Insights into Enhancing Voluntary Disclosures”。www.fasb.org.(2001).
  [5] 傅磊.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J].管理世界,1998.
  [6] 丁际刚,黎宇宁.特定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研究[J].会计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