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并校、建大学城,高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高校的负债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高校必须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途径加以解决。
【关键词】 高校发展;负债建设;财务风险与管理
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在该校校内网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有关高校负债的窗户纸被彻底捅破。据报道吉林大学欠债30多亿元,每年要支付1亿多元的利息。吉林大学未必是全国高校中贷款最多的,但它应该是最早“自愿”展示在公众面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国的大学几乎没有一所不欠钱的。
一、高校负债的形成
高校负债是指高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随着大量扩招,高校基础设施、教学、实验等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各个高校开始圈地扩建。2000年,全国刮起了并校风,各地争相开发“大学城”。
高校要扩建、发展,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而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占学校整个收入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部分收入仅能维持学校正常办学的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通过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银行贷款jMv4QwAjOXqInc+3fps93bQNAy+CE55FipLIczFOgr8=已成为支撑高校运作的中流砥柱,各大商业银行竞相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商业银行之所以不顾放贷风险“踊跃”授信,原因是国有高校在体制上享有政府信用的支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7ZQg7TlpjrD1Q3TsL5WNafha67yoaxpT/hklBH+TkOI=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 500亿元~2 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审计部门公布的1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显示,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随着负债危机的凸现,部分行动迟缓的高校已受银行信用贷款的限制,半拉子工程、拖欠工程款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负债的影响
连续几年的大幅扩招确实给高校自身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总体数量成倍增长,公众知识学历层次大幅提高。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扩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高校账面资产的固定资产已高达5 000亿元,教育资金积累迅速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是,这一改革变化也使高校形成了2 000亿元的高额债务。高校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国拨经费除保证高校人头费支出之外,还要满足学校的日常行政开支;事业收入除弥补人员工资和教学、科研、行政开支外,所余款项只够偿还贷款的年利息。仅吉林大学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元至1.7亿元,学校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高校偿还庞大的贷款本金不大可能。沉重的贷款压力已经让很多高校举步维艰,部分高校将因为债务问题而压缩正常的教学、科研、行政开支,这样做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学校财务也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尽管如此,部分高校并没有放慢贷款的步伐。而为“偿还”贷款,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到银行去“倒贷”,通过挖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暂缓资金压力。
高校欠债从表面上看是扩招的代价,与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和政府所提供的资源不成比例有关,但根源却在高校的规划不合理上。一所高校在制定扩招规划之前,首先应该非常清楚学校的发展潜力、容纳能力及经济承载能力,但不少高校盲目跟风扩招,大肆征集土地,结果土地征集来了,欠了一屁股债。
三、解决高校负债的途径
高校债务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积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彻查债务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幕后的因素,分清哪些是正常债务,哪些是非正常债务。对于正常债务,政府应该承担责任;而对非正常债务,应该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追查。
(一)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对于高校债务,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应在适当控制高校发展规模上加大调控力度,从制度、规划入手,制止高校豪华风,打击腐败现象,使高校建设与社会需要、经济发展相匹配,使政府有限的投入能够产生相应的效率。
教育是公共事业,政府投入责无旁贷。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逐步加大投资力度,承担高校一部分基本建设债务,积极帮助高校协调各方面关系,争取在偿还债务上给予支持。
(二)加强财务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是最基本的措施,也是底线。高校因扩建而导致债务上升,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偿债风险。我们要合理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