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会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经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是长期以来财务与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教育手段只有在产学研合作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可采用多种形式,宁波高校的做法即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本文在对浙江宁波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形势下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柔性挂职;自主创新;模式;仿真培训;创业教育
引言
最近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加速培养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意见》还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高等学校在开展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转专业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题为“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研讨会”的发言中指出:中国成功地构建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联合国贸发会议会计部主任约瑟夫·阿斯莫拉什指出:中国经验带给世人诸多启发,但从技术方面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篇幅浩大,而且较为复杂,因此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围绕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根据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高校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高校与企业利益共享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资源条件,扬长避短,走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高校应勇于创新,结合实际、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机制,并为提高高等教育对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案例一、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
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开始于2003年,经过不断地制度完善和观念创新,如今已经成为学校服务型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形式,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高校、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项工作的开创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宁波大学发展服务型教育,以创新姿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也不断深化创新。作为这次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基本职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已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社会共识,成为宁波大学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工作的时代背景。目前已有147名教师与128家企业签定协议,合作形式涉及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改进、财务流程再造、生产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第三批“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已经启动。
前两批147名教师联合企业累计申报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80余项。仅2005年一年,9位教授的技术项目运用在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就使企业新增产值3亿元。“进企业”活动中被下派到企业任职的一位教授被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的一项合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上的重大突破。实践成果让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还在学校之外得到了明显体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也启动了“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为更多企业的经营发展注入能量。
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取得很大的成功,并能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其原因一方面,在宁波大学内部,此项工作的深化和改进一直没有停止,例如服务理念和服务范围不断得到扩大和深化;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推进自主创新,培养企业到岗即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宁波大学建立并逐渐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措施,解除了进驻企业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保证教师在企业开展研究和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具体要点如下:
1. 学校多次发文,明确“进企业”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有能力的教师带着使命和荣誉感走进企业,开展工作。
2. 学校设计了“挂职”、“兼职”、“担任顾问”等多种“进企业”的形式,让教师在校内教学科研和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研究之间有充分的统筹安排的自由,从而可以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3.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保证在企业服务的老师在完成规定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正常的校内津贴,并在岗位聘任工作中对在企业工作成绩出色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
4.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按照对方企业所在的不同服务区域给相关教师额度不等的通讯和差旅补贴,减轻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成本。
5. 在学校“服务地方贡献奖”等奖项评审中,充分考虑教师参与该项活动的情况和在企业的工作业绩。
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些制度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进企业”是广大教师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是推动教师与企业紧密结合的重要渠道。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不了解市场需求,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帮助教师找到市场和研究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科研方向与技术创新目标,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又帮助地方和企业了解、共享 了学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解决科技供需脱节的现象,促进了成果转化。教师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了“双赢”。
案例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柔性挂职,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宁波市鄞州区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4 011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12名,但区政府认识到:虽然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鄞州的经济仍主要集中在“低技术、高能耗”的传统行业,管理和技术的滞后制约了鄞州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区内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基础均比较薄弱,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大、时间久、成本高、风险大,引发出企业“如不创新是等死,如创新是找死”的有现实意义的悖论。因此,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是实现鄞州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社会竞争能力、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迫切需要。
由于受我国高校历史沿袭与现有考核体系的影响,高校内部客观存在着对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意义的不同认识与阻力。部分教师重基础、轻应用的研究导向与重纯粹学术、轻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必然造成部分教师习惯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看不起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形成自我能力与服务意愿双双萎缩的恶性循环。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不了解科研成果达到怎样的成熟度才能与企业对接、人才培养从形式到要求如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等问题,使得高等教育与实际往往脱节。而且,这些思想误区将会影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培养。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曾明确指出,没有创新实践的教师教不出创新性的学生,甚至由于对创新的不理解而压制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结合活动带来较大的负面阻力与人力浪费,影响活动绩效。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具体做法是:
1. 选派教师担任鄞州区发改局、工商局、科技局、建设局和工业园区的局长助理、主任助理、处长等进行柔性挂职,积极发挥挂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与智力支持,并积极发挥实践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对科学的、合理的产学研模式进行探索与研讨。
2. 通过高校教师与挂职机关的联合办公,形成产学研需求方与供应方的无缝链接,减少了产学研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不对称等问题,提高了产学研相关各方对信息、活动的敏感性与时效性,提升了产学研活动的实践水平与整体绩效。
3. 通过挂职,建立起了相关教师与挂职单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挂职高校教师的思想和实践水平,丰富了相关的社会资源。
4. 通过对挂职教师的绩效评估与积极宣传,在学院内营造了产学研结合活动的热情与氛围,冲击了高校与社会对产学研活动固有的偏见与抵触文化。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鄞州区政府制定了具体、达成共识的远景与目标规划,并在其基础上结合挂职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制定了针对具体挂职的四维目标体系:挂职成就、个人成长目标达成、工作与服务满意度以及管理贡献。四维度以挂职为核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挂职活动的完整、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丰富了服务平台,强化了双方的互补服务能力。柔性挂职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充分地发挥出资源与渠道的整合作用,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新途径。
案例三、“3+1”:一个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各自特长,克服由学校单一培养所带来的许多不足,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安排是:学生在学校学习3学年基础、专业和实践课程,最后1个学年主要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协同完成教学和专业岗位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岗位操作技术,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合作单位的充分肯定。“3+1”有稳定的一年实习时间,解决了目前存在的实习学生流动快、人员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合作单位也愿意拿出一些资源去培养这些学生,一旦单位有用工要求,可以从中物色优秀的实习生留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一举三赢”,对学校来说培养出了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对合作单位而言;通过对学生一年的实习培训物色到了合适的人才;对学生而言,通过“3+1”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前上岗,解决就业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企业一年的实习、学习内容安排与考核至关重要。为此,应按照专业岗位的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培训模式。借鉴宁波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和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的经验,笔者认为财会类学生应经历4个实习模块:
1. 实习始业教育模块(2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文化、薪酬福利制度,实地参观、熟悉业务流程和工艺流程,进行职业心理转换辅导,树立企业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同企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
2. 技能实习模块(6个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成本计算、财务管理等流程,熟悉财务软件、ERP软件和业务系统软件,在企业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根据每月安排的学习内容进行笔试或现场实际操作考试,检验阶段学习成果。
3. 集中授课模块(2个月):结合企业最新的管理方法、专题和模式给学生进行集中授课,例如企业财务战略的编制、全面预算的编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等等。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 仿真培训模块(3个月):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习和学习,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企业计算机仿真系统或ERP等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进行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学生在企业一年专业岗位实习过程中,按照企业准员工的要求,建立实习考核档案,在考核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的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并按权重记入实习总评成绩。经历四个实习模块的学生将不会再为撰写毕业论文无从下手而烦恼了。
根据经验可知,“3+1”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问题:
1. 合作单位的选择问题。一个合格的合作单位应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组织有良好的运行机制;(2)企业组织有着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3)企业有一支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基于以上条件的限制,要选择较为理想的合作单位不是一件易事,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交流。
2. 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要做好“3+1”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特聘产学研地的主要负责人为客座教授,聘请业务骨干若干名为指导教师。学院也可指定合适的教师担任校内指导教师,保持长期相对的稳定,并要建立有关的考核办法。
3. 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和权益问题。学生实习期间,要求合作单位参照本单位员工的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双方共同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赴合作单位了解实习情况。同时,双方要适当地给予学生生活补贴和车贴。
案例四、创办创业教育学院,联手企业家培养创业苗子
宁波许多高校都设有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业教育学院是在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的虚拟学院,其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制定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进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相关专业证书的认证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创业教育学院最重要的机制是从企业中聘请高层经营管理者作为学生创业的导师。这些导师利用他们熟悉的创新案例和自身的创业实践和体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参与学生创业计划、方案的制订和评审,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一位商学院毕业的学生,经过创业培训后,开了一家财务咨询公司。经过四年多时间的拼搏,业务从个体企业的代理记账发展到跨国企业的专项财务咨询;从业人员由3名发展到20余人。该公司得到了外资咨询公司的青睐,有被收购的可能。创业实现了人生价值。
结束语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科都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经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是长期以来财务与会计的重要教育手段,然而这些教育手段只有在产学研合作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可采用多种形式,以上所介绍的做法值得人们借鉴和探索。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的庞大系统,该系统的要素包括高等院校、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学生通过在现场所获得的亲身经历,实现由抽象的书本知识到对具体感性事物认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融入经营管理、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充电,不断缩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这样的人才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时才会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并且对其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鲍勃·瑞安. 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机械工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