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制造业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分开的管理模式,易导致双方各司其职,工作难以协调一致,物流财务预算难以执行等问题。必须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将物流纳入财务管理职权范围,实施物流财务一体化的大财务管理模式,才能解决各自为政的矛盾,促使物流与财务管理的协调一致,实现物流成本最低、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 制造业;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一体化;供应财务
财务管理是以企业资金运动为对象,通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控制成本费用、提升企业价值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各项经济活动、甚至每一位员工都离不开资金运动,财务管理因此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物流活动繁多的制造业而言,如何将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正是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制造业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制造业物流管理包括物质采购、运输、存货管理、产品营销等物流全过程的管理。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物流管理所需资金依赖于财务管理
制造业各种物流活动都需要资金,如物质采购资金、运输费用、仓储费用、营销费用等等,缺少资金,企业的物流活动将举步维艰。这些营运资金的供给均依赖于财务管理,因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采取一定的筹资方式,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
(二)物流管理风险的控制依赖于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物流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物质供应不足所导致的生产经营中断风险,产品产销不平衡的市场风险,因采购形成的应付账款拖欠的信誉风险以及因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的坏账风险,等等。要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做好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等各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如合理安排订货量和订货点避免供应中断;进行市场预测安排生产计划,保障产销平衡;做好资金预算和往来款项的结算工作,保障资金周转顺畅等。
(三)物流管理决策依赖于财务管理
制造业物流管理中涉及到一系列决策问题,如采购环节订货量及订货点决策、生产环节产品品种、产量及各产品组合决策、营销环节产品价格决策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决策等,这些决策分析都要依据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运用财务管理决策分析方法,如果缺乏财务支持,各种决策方案也难以有效实施。
二、制造业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现有模式及其弊端
从组织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几乎所有制造业的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机构都是分开设置的,其负责人的行政级别也是相同的,没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属于平行设置相对独立的多个职能机构。现有的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实践中表现出如下弊端:
(一)物流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工作难以协调一致
如供应部门主要考虑的是低成本购进原材料和及时供应原材料,往往忽略了原材料采购资金的周转问题及后续的仓储成本;销售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将产品推销出去,往往忽略了营销费用的增长和应收账款的收回;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虽然是控制物流成本和负责资金收支,但由于各部门相对独立,工作难以协调一致。
(二)财务预算难以执行
现有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财务预算的制订与执行方面。先由各物流部门制订本部门预算,再由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综合平衡,确定企业整体财务预算。在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物流部门动用资金、核报各种物流管理费用时,都要经财务部门审核批准,似乎只要财务部门严格控制,对超预算的资金和物流管理一律不予批准,就能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但事实上,各部门到时总会有各种“正当”理由要求超预算,如物价上涨需增加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采购资金;生产批量增大需增加生产资金;客户拖欠货款需增加应收账款投资资金等,而财务管理部门由于平时没有参与物流管理活动,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拿不出“拒付”的理由。如果此时财务管理部门强行按预算办事,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很可能被打乱。无奈,财务管理人员只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填补预算“漏洞”,常常被弄得焦头烂额,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被动地为供应部门付款,被动地为销售部门收款,难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成本难以控制的结果。一个本应该掌控企业全局的核心部门,却成了为各部门供给资金、被动做账的“服务”部门。
三、制造业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
针对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上述弊端,笔者认为必须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实施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将物流纳入财务管理职权范围,形成集计划、核算、统计、财务、物流为一体的大财务管理模式。只有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人员才能冲破旧模式的职权限制,真正参与到物流管理活动中,才能掌握到物流各方面真实而全面的财务信息,才能制订出与实际物流状况更吻合的财务预算,也才能对物流实施全过程、全方面的财务控制,确保财务预算的执行;只有在这种模式下,财务管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再仅仅充当记账员、报账员、收款员的角色,而是主动介入企业的物流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物流、价值流、资金流三流统一,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加速资金周转;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解决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各自为政的矛盾,促使物流与财务管理的协调一致,实现物流成本最低、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组织机构设置:将企业物流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合二为一,构建综合财务管理部门,下属各分部的设置情况如图1所示:
人员配备:会计核算部的职责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相关财务信息,应配备专业财会人员;财务计划统计部的职责是对企业各方面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计划,应配备专业统计人员和财会人员;物流财务部的职责是既要组织物流活动,实施物流管理,又要对物流环节施加财务管理,最理想的是配备既懂物流又懂财务的“双专业”人员,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全才”极少,该部门通常应由财会人员、营销人员、采购人员、仓储人员组合而成。
(二)运作方式
制造业物流主要包括物质供应和产品营销两大环节,在物流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相应分设为供应财务和营销财务两个科室。
1. 供应财务运作方式
制造业供应物流是指从物质采购开始,经入库储存保管,到投入生产为止的整个过程。其中采购人员的职责是及时采购到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原材料,保证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负责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谈判并实施采购,仓储保管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原材料及零部件等物质的出入库管理,入库验收原材料数量和质量,按各种存货性能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植物类存货的霉烂变质和金属类存货的锈蚀,确保数量准确、质量完好无损;财务人员的职责是提供采购资金和仓储资金,控制采购成本和仓储费用。供应财务需做好下列协调工作:
要降低采购成本,就需要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而低价格往往又是以大批量采购为条件的,容易形成庞大的库存,存货周转速度慢,资金占用额大,同时也增加了仓储费用,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从中协调控制。财务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采购价格、数量折扣、订货成本、仓储成本等信息资料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和订货点,要求采购人员进行适量、适时采购,避免盲目的低价格、大批量采购,也可以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价格。财务人员还可以参与采购谈判,向供应商争取尽可能优惠的付款条件。
恰当把握采购款项的支付时间,降低商业信用成本。如果供应商提供了有现金折扣的商业信用,财务人员要计算比较享受和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选择低成本的付款期;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无现金折扣,财务人员则应尽可能在信用期限的最后一天付款。虽然延期付款不会发生额外的有形成本,但企业在信誉方面的无形损失是难以计量的,可能因此增加再次交易的成本,或只能获得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甚至丧失再次合作的机会,只有重视应付账款的管理,才能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对于采购批量大、占用资金多的几种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应适时错开货款结算时间,调剂使用采购资金的余缺,从而降低资金占用总额,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就仓储环节而言,存货库存量可通过采购批量予以控制。考虑到制造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品种多、数量大,手工管理的工作量大,仓储信息难以及时提供等问题,必须建立计算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把握各种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既简化了存货出入库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能利用即时信息指导采购工作,基本上可杜绝库存较多时再次采购造成的积压和库存较少时延迟采购造成的供应中断。同时制定严格的收发货制度,减少收发货差错,严格控制原材料发出数量,以约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耗费,避免材料浪费损失。
2. 营销财务运作方式
制造业营销物流是指从产成品出库开始,经运输配送到产品需求者或末端客户手中为止的整个过程,是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中营销人员的职责是宣传产品性能,寻找产品需求者,销售谈判和尽可能多地实现销售。财务人员负责营销资金的供给和销售货款的结算,管理的重点是加速销售货款的收回,减少坏账、呆账。营销财务需做好下列协调工作:
确定商业信用条件。财务人员对营销人员开发的潜在客户的资信情况应迅速展开调查了解,继而依据信用评估结果给出对该客户能够提供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底线,营销人员以此为依据与客户进行货款结算条件的谈判,从而避免营销人员滥用信用,减少低质量应收账款产生的概率。
做好销售预测,控制营销费用。财务人员通过参与产品营销过程,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使销售预测更切合实际,并以销定产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产量过大引起产品积压、仓储费用增加和资金滞留,或产量过少引起产品脱销而丧失潜在的收益。同时,财务人员通过参与产品营销过程,做出的营销费用预算也更合理,对各项营销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不合理的开支坚决不予核报,控制营销费用。
加强收款管理。及时把握应收账款收回信息,对付款及时、无拖欠货款的信誉好的客户可考虑给予更多的优惠,有利于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遇到客户拖欠款项时,不能一味地采取极端手段进行催收,应该调查了解客户拖欠款项的具体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收账措施。如果并非客户的主观原因,只是因临时性的财务困难所致,应该予以理解,相应延长付款期,帮助客户度过难关,这样既可赢得现有客户的信任而稳定老客户,还可吸引新客户;如果是客户主观故意拖欠款项,可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如上门追收,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追债等,虽然双方的业务关系可能因此恶化,但与此类恶意客户也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为了防止营销人员滥用信用,还应将应收账款的回笼情况列入营销财务部门绩效考核内容,既要考核其业务量,也要考核业务款项的回笼速度和比例,使营销人员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必须关注客户的资信情况及未来收款的效率。
制定恰当的营销服务标准。营销服务包括送货、安装调试、产品使用指导、售后质量保障等一系列售中和售后的服务项目。营销服务质量的高低,既影响销售量,又影响营销成本,一般来说,营销服务质量越高,对客户越有吸引力,增加的销售量和营业收入越多,但营销成本也越高。财务人员需对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制定一个恰当的服务标准,确保营销服务质量提高的边际收入不低于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