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开放型经济对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2008-12-29 00:00:00张姝姝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1期


  摘要:韩国是引人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经过朝鲜战争后数十年的发展,经济成就卓越,其间经济增长方式和战略的选择与转换对其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在阐述韩国经济是如何腾飞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将韩国成功的经验用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上。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韩国;沿海地区
  
  一、韩国的经济腾飞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引人注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起飞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放型经济被认为是韩国经济起飞过程中成功的因素之一。尔后40年来,韩国积极实行出口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好现象,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世界银行于1993年10月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亚奇迹》的长篇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东亚模式”这一新概念。它是指以韩国为典型的东北亚国家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实行一种既不同于经济发达国家又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西方学者克鲁格曼对东亚模式的评价是“亚洲奇迹的神话”。韩国究竟采取了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战略,而创造了这个瞩目的“东亚奇迹”呢?
  (一)实施出口主导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
  从1964年开始,韩国从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是政府的明智选择。韩国经济的及时转型,使韩国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以及资本密集型重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70年,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21%的主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韩国的产业结构转向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在优先发展六大战略工业的政策下,重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并超过了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为避免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轻工业、农业发展的萎缩,而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在产业政策上做出了重大决策——将目标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把一些技术密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节约资源的产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加以重点扶持。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电子、汽车、精密机械已成为韩国的主导产业。成功的转型使韩国出口额开始逐年扩大,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就业率都有了大幅增长。
  (二)在开放型经济中不断寻求经济合作的新途径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封闭型发展战略已成为不现实,并且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也正日益显现其优越性。为了争取使全球化的发展对自己有利,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中,要考虑如何利用外部条件和外部资源。
  韩国在其经济发展中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充分利用了与我国及日本地理上临近的优势,建立起了与中日两国广泛的经济合作基础。主要表现在:加强经贸合作,扩大相互投资,增进技术交流,推动人员往来,互惠互利。韩国一直致力于寻求经济合作的新途径,这一举措给其带来了丰富的收益。
  (三)吸收外资的一系列成功决策
  1、设立自由经济区。围绕仁川国际机场、釜山港和光阳港设立了三个自由经济区,区内配套具有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商务环境。
  2、税费激励。如减免土地使用税,优先资助基础设施建设等。
  3、放松管制与行政支持。放松外资企业在工厂建设与扩建方面的管制,取消对中小企业的商务限制等;实施针对外国投资者的“点对点”式服务协调人制度等。
  纵观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推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使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发展及时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秘诀就是抓住开放的机遇,加快发展。
  
  二、韩国的开放型经济对我国沿海城市发展的启示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全面开放市场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沿海城市应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一)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
  面对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调整沿海城市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首要任务。
  1、建设沿海经济圈重要的工业基地。作为我国老牌的工业基地,黄渤海经济圈应将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工业作为经济实力重要支柱的传统产业,是沿海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用高新技术改造家电、化工橡胶、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是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由此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大企业集团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是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建设区域性高科技信息中心。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方面,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还应扶持中小型企业及配套企业的发展。在依托劳动力优势和优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应借助地理优势大力引进日本、韩国的信息制造企业。
  电子商务方面,沿海城市应逐步在海关、商检、银行、税务、外经贸等领域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争取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3、构建沿海大旅游圈,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先,沿海城市应把握入世机遇,加速旅游相关各业的开放步伐,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方便旅游支付以弥补旅游服务缺项,提高整体服务竞争力;抓住进口关税的降低的契机,积极解决多年来困扰旅游产业的旅游用车问题。其次,2008年奥运会是沿海地区提升旅游形象、开拓国际市场的契机。为此,除城市环境的改善外,市民的普遍参与也是当今都市旅游的动力。因此普及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和日常英语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将极大的促进沿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总之,构建沿海大旅游圈,以旅游带动贸易、投资的合作,应作为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各主要沿海城市应积极开展区域景观联合调查,充分发挥地区旅游景点毗邻的优势,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发展沿海城市间的海上客源和空运。
  (二)积极引进外资,扩大贸易往来
  1、引进外资的产业政策。在农业领域,首先要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外商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对于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利用外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引导外商投资高科技农业方面,韩国通过派遣农作物、畜牧、林业、渔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赴海外深造、接受训练,加强与外国农业合作的力度。这些人员将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知识带回来传授给农民,使韩国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可借鉴韩国的经验,针对日韩稀缺的土地资源及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东部沿海地区在农业方面可进一步开展与日韩的分工与合作。在服务业领域,我国正逐步放宽外商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限制。其中,除比较敏感行业等仍存在一定限制外,建筑、教育、旅游、娱乐、体育、交通运输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已大幅放宽。沿海地区在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应积极引进外资进入第三产业,并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一定的优惠。
  2、建立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创造面向各类投资者的公平竞争环境,要重点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放松政府管制,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二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三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使政府管理和企业竞争都能够在透明的法治环境下进行。营造适合外国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满足外国企业家在本地区发展的各种正当要求。继续搞好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投资硬环境建设,在外商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外国人居住区和国际学校,以解决外国商人的生活、就医、娱乐及子女教育等问题。
  (三)加强中心沿海城市间的合作,发挥区域规模效应
  根据点轴理论,区域增长极(中心沿海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开发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21世纪是城市经济的世纪,大城市圈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将决定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日本、韩国的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流异常活跃,地方城市之间的交流目的正在由单纯交流向振兴地区经济、加强国际合作方向转变,交流质量也在迅速提高。目前环黄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北九州、富冈、下关,仁川、釜山、蔚山、天津、大连、青岛、烟台都活跃在每年举办东亚环黄海城市合作会议上,并积极探讨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生产工业也逐渐无国界化。日本国内产业界的部分人士也认为其生产系统不能单考虑以日本为生产据点,而应该考虑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设立生产据点。沿海城市应把握住这一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并借助东亚城市会议搜集和提供相关信息,促进外企参与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本地区企业实行跨国经营。
  
  三、结语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国沿海地区应综合其地理优势,尽快制订新的开放战略和策略,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寻求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德复.新兴经济学:观念、制度与发展:韩国经济起飞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