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违纪现象的成因及矫正

2008-12-29 00:00:00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1期


  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思想转化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对于真正发挥德育功能,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违纪;大学生;处分;思想教育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大学阶段是一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面临学习、择业等诸多问题,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发展出现了意志薄弱和思想不成熟的矛盾,出现了成就欲和挫折感冲击的矛盾。因此,这一阶段的感受对他们来说,既正常却又是十分痛苦的。而因违纪受到处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大学生活中的一次较大的挫折,对学生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从高校培养目标来看,如不了解违纪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并正确地加以分析,就难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客观认识违纪学生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学生违纪后的教育管理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较之于普通学生,违纪后的学生情况更加复杂,更加需要学校等各方面的教育,否则违纪学生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走上歧途,而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违纪学生更好地认识所犯错误,引导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修正自己的失范行为,尽快改正错误,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一直是当前教育界积极思考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受处分的学生状况,我们从分析山东大学的学生入手,进而分析探寻高校学生违纪的种种原因和内在规律,以求制订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对策。
  统计结果得出的数字表明:自2000年来,山东大学违纪受到各类处分学生共761人次,其中2000年为17人次,2001年为76人次,2002年为107人次,2003年为153人次,2004年为137人次,2005年为99人次,2006年为115人次,2007年为57人次,在这其中由于旷课、违反考试纪律等学习方面原因而受到处分的学生有670人次,占总人数的88.04%。而由于打架斗殴、酗酒肇事、盗窃等原因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的学生占11.96%。几年里,二者数据具体对比如下:2000年为100%和0%;2001年为96.06%和3.94%;2002年为92.53%和7.47%;2003年为97.39%和2.61%;2004年为97.09%和2.91%;2005年为83.84%和16.16%;2006年为96.53%和3.47%;2007年为91.23%和8.77%。
  
  从统计数字来看,违纪受到处分学生的数量所占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比例虽然不大,不足在校学生总数的1%。但是,正确地对待他们的存在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教育管理问题,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崭新的课题。
  我们特将近三年来违纪受处分学生的年级构成统计如表1(其中包含毕业班中的留级生违纪情况)目标:
  通过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已经得出,大学二、三年级受处分的学生人数的学生人数占了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是违纪行为的高发阶段。而一年级学生违纪趋势近三年数字显示出现增高的趋势,这种新的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违纪学生多数是由于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心理调适、学习方法不当等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最终导致了违反校纪而受到处分。毋庸讳言,由于违纪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个人意识与特点,他们有时会在某种不良情绪环境的驱使下,在校园中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违纪学生群体中所表现的自发性、内聚性、易散性及从众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众多不良思想的发生、发展。因此,进一步分析违纪学生存在的原因即正确认识对待他们,无疑是做好我们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认真把握违纪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违纪前的教育和违纪后的处罚,而对违纪的学生常常是一罚了之,或处罚后虽有谈话及相关思想工作等,但往往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制度性的管理体系,效果得不到保证,而在理论界学生违纪后的教育管理,也少有深入的探讨研究。
  (一)违纪学生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在大学生违纪的基本类型中,主要集中在以考试作弊、旷课、迟到等学生特有性违纪为严重,但是其他的学生违纪现象也不容忽视。例如大学生盗窃、打架、违反性道德规范等违纪行为也时有发生,甚至部分违纪行为还有越演越烈之势。高校学生违纪类型具有“两低”的特点。低层次违纪行为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呈现大幅度的跳跃性增长。
  1、旷课、作弊、打架和赌博等低层次违纪行为是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主要构成,占违纪行为类型比重的90%左右。其中学风类违纪行为的比重范围超过了80%,也是各级各类高校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高校学生低层次违纪行为上升幅度呈现跳跃性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受社会不同时期的风气之影响,如脑体倒挂、分配困难等,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动机不正确、动力不足和情绪不高等心理障碍,导致旷课、作弊等行为屡屡发生。
  2、低年级学生违纪比重较大,大四的学生违纪率最低,其次为大一的学生。而二年级生违纪受处分情况与三年级基本持平,二者所占比重并列最高。同时,各年级的违纪行为构成各具特点和差异性。其主要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大学,相对安分守己,但由于其成熟不够,加之对处分不够了解,其主要违纪行为反映在学风类方面。接近毕业的学生,为了毕业分配不受影响,加之年龄的增长、学校教育的影响,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违纪率有所下降,其主要违纪行为的构成也有一定变化,即酗酒、赌博类急剧上升。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已失去进校初期的胆怯,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无毕业分配等制约性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涣散,面临某些突发性的偶然事件或问题时,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心理状态易发生偏差,因而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日益增多。
  另外,受处分的学生在专业及性别分布上也有着鲜明的特征。全校来看,理工科、医科等学习压力越大的专业其学生的违纪率要高于文科类的专业。受处分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违纪率要远远高于女生,这是因为男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明显的低于女生,同时男生对学习的自觉性要低于女生,而男生的冒险心理要强于女生,而敢为性却比女生高。
  (二)违纪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1、违纪学生常见的心理特点。大学时期是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必经阶段,而处分为庸讳言对学生个体构成了心理、情绪上的巨大伤害,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羞愧感等等。在违纪学生中较多地表现出了痛苦、彷徨、焦虑、自卑、自暴自弃等不正常的心理反应,较为集中的表现有悲观心理与抵御心理并存;情绪、情感的不稳定与适应的烦恼;学习的困惑和生活的焦虑。
  2、违纪学生常见的行为表现及负面影响。对于违纪学生来说,由于在其思想上存在着较强的悲观心理和抵御心理,他们一方面封闭自己,变得孤僻、多疑、任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被人家理解,被人重视。悲观心理和抵御心理反映到学生的行动中即构成悲观行为和抵御行为。主要表现有自暴自弃、冷漠、孤僻及悲观厌世的行为、攻击行为、抵御责任的行为与固执行为等。同时,由于违纪同学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号召力较大,因此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极易趋于一致,他们彼此感到有共同语言,相互了解信任,能够说知心话并得到谅解、劝慰和鼓励。因而他们之间已形成较强的社会助长作用及暗示效应,并容易引发公众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诸多不良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在具体表现上往往在违纪学生中容易出现出于好奇、消遣、发泄、报复、无意义的反抗和低下的审美要求等肤浅动机的品德不良行为,由此干扰了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庇护和助长了个体的某些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由此危害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违纪学生,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症下药,切实做好违纪受处分学生的思想教育及转化工作,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即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正确认识对待违纪学生
  要做好违纪学生的转化工作,首要的问题是辩证地认识和对待他们,创造一个适应他们转变的环境。这是促进违纪学生转化的前提。其次要用全面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违纪学生。全面地看待违纪学生,就要区分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不能把现象当作本质。在具体认识违纪学生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切忌从主观想象出发,先入为主,认为优者一切皆优,“一俊遮百丑”,加以偏爱:差者一切皆差,毫无可取之处,对其抱有偏见。那样只能导致教育者与违纪学生感情对立,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再有就是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和认识违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他们就是把他们看作是发展变化的。后进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个性及其特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阶段性。在一定条件下都有朝自己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们从闭锁和孤立中解脱出来,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他们是违纪学生就把他们当作害群之马,而把他们推到广大同学面前公开曝光,使其置于更加严重的被动状态,加剧心理冲突,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要注意寻找它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作为整个转化工作的突破。
  (二)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注意转化的方法和策略
  违纪学生的转化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任何思想工作要取得预期效果,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有可塑性,行为有可导性,对于违纪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只要找准他们落后的根源,注意转化的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就一定能促使违纪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取得成效。
  1、保护自尊心是做好违纪学生转化的关键。由于违纪学生经常处于挨批评、受惩罚的地位,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存有自卑心理。所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是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并不是不可救药是转化违纪学生的关键。在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中,辅导员要及时肯定他们的新行为的进步表现,支持和促进新行为的巩固,逐步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有时可委派某些为班级服务的任务,以表示鼓励和信任。
  2、持之以恒,运用科学方法教育、激励违纪学生。违纪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转化过程中他们常有曲折和反复,做事往往不能坚持到底。如果辅导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教育,就会前功尽弃。与此同时,还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掌握教育规律,学会运用科学教育方法。一是闪光点教育。每个违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在工作中注意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加以诱导,使他们觉得老师公正,从而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二是环境教育。在工作中注意搞好环境优化,使学生每到之处都能受到激励,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取得良好效果。三是群体教育。在工作中根据可接近性原则和从众的心理,将违纪学生安排在学习工作氛围比较好的学生宿舍,选派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违纪学生,和他们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平等愉快,乐于接受批评教育。四是榜样教育。在工作中注重榜样的暗示作用。一方面指注重发挥教职工的榜样作用,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自身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言谈举止都要注意影响,切身给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指违纪学生,注意在他们中培养树立典型,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五是教育活动。在违纪学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注意设计一些适于他们发挥特长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大显身手,充分发挥才能,感到自身价值,从而促使他们自立自强发奋学习。
  3、严格管理,加强对违纪学生的行为纠正工作。管理也是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离开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违纪学生身上既有思想问题也有行为失范问题,但最主要的是行为失范。他们往往缺乏自立自强的能力,自我要求比较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许多问题不是意识不到而是做不到。如果不给予正确引导,他们身上所存在的惰性思想极有可能蔓延,直接影响着他们自己和集体。因此对其严格要求,规范和转化其行为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对他们从一开始就要严格管理教育,束之以规,导之以行。同时,应针对违纪学生所存在的特有的特点开展工作,制定一些特殊的涵盖面较宽的详细的管理措施,从严格要求,将“抱大”的一代学生“抱”着再走一段,逐渐予以放开,只要我们顺势引导,加强管理,违纪学生的思想转型工作就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