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

2008-12-29 00:00:00刘衡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1期


  摘要:物质生活的理性观念对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物质需求的经济尺度、法规尺度、道德尺度会对人的物质生活产生有效的规范,只有自觉遵守,才是圣洁而高尚的人生。
  关键词:物质生活需求;价值尺度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正是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物质需要,构成了个人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包括对待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和实现物质生活需求的正确手段两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观点
  
  物质生活,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怎样对待个人的物质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都时刻面临并必须正确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物质生活观,给我们指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它一方面坚决肯定个人物质生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理性对于物质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物质生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物质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共同本质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就意味着对外物的需要、摄取和同化。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正是由生命有机体新陈代谢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因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其次,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再次,物质资料是个人自我发展的物质手段。人都有发展自身力量和才能的需要,都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愿望,而其需要的满足和愿望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性在人生建立正确的物质生活原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性给人的物质生活提供适度原则。对个人的物质生活,首先必须划清两个方面的界限:一是个人正当的物质生活需求与“私”的界限。理性职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欲”和“私”加以区别,把人的物欲控制在社会生产和自身经济条件以及社会道德和政策法规所允许范围内。二是人的情欲即肉体感官的需要与“真正的人”的需要的界限。理性职责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给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提供适度原则。它对人的感官需要进行节制,把感官需要的满足控制在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范围内。
  第二,理性赋于人的物质生活以文化意蕴和道德属性。人的理性赋予了人的物质生活以社会历史的文化意蕴和道德属性,它把人的物质生活严格控制在与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规范相适合的范围内,从而使人的物质生活区别于动物的需要而具有了属人的性质。
  第三,理性给人的生活树立人格价值标准。人格,从哲学上来讲,就是为人的品格,就是做人所应有的骨气、志气和气节。一个具有健全而完善理性的人,对于自己的人格尊严是极为看重的。正因为这样,才能激发出人格当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
  总之,人应当既重视物质生活,又重视精神生活;既反对离开人的物质生活来谈精神满足的禁欲主义,又反对把人的生活完全归结为“丑恶的物质享受”的享乐主义。
  
  二、物质需求尺度
  
  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不但有一个对待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实现物质生活需求正确手段问题。个人的物质利益和需要及其实现的方式和手段,是由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决定的,同时也与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构成了个人物质生活需求的三大价值尺度,即经济尺度、法规尺度和道德尺度。
  下面将针对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这三种价值尺度加以论述。物质需求的经济尺度。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和实现是由社会的生产关系及经济制度决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经济制度及其分配方式,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又兼顾了公平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首先,按劳分配制度集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效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生产的速度和效率。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而要发展,就必须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要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利益需要。按劳分配制度把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劳动产品分配的尺度,把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者的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了,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速社会生产的发展。
  其次,按劳分配制度也很好地兼顾了公平原则。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即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并且力求达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的限制,在人类历史的很长时期中,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却一直未能实现。只有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方式,才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统一成为可能。
  法规尺度与经济尺度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法规尺度只不过是经济尺度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策法规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因而其阶级性减弱,人民性增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不再是剥削阶级的偏见,而是社会正义、公平和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内容中非科学的成分越来越少,科学的成分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社会的政策法规的这几个特点,使它能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成为他们物质需求活动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和尺度。
  物质需求的道德尺度。道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并且是“通过主体内心感悟而自觉实现的行为规范。”人们的物质需求活动,除了必须遵守社会的经济尺度和法规尺度以外,同时还必须接受自己社会和阶级的道德尺度。这是因为:
  第一,道德比政策法规具有更广泛的作用范围。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有限的政策法规只能从一些大的和重要的方面,对人的行为作出规范。而道德不但适用于政策法规作用的范围,而且还适于政策法规所作用不到的那些社会生活方面和细节,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普遍适用性。
  第二,道德和法律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道德和法律虽然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但两者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政策法规尺度的作用方式是“他律”,是社会控制的“硬”的一面,它是通过国家的政治暴力强制实行的。道德尺度的作用方式是“自律”,是社会控制的“软”的一面,它是依靠人的良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
  个人在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活动过程中,遵守经济尺度和政策法规尺度是最起码的要求,违背了就受到经济的制裁,政治、法律的惩处。只有在遵守了经济尺度和法规尺度的前提条件下,自觉地遵守了社会道德尺度的行为,才是圣洁而高尚的,才会受到人们的倡导和赞扬。
  
  参考文献:
  1、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新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相互转换[J].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