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语言习得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将目标管理的机制引入外语学习,并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目标管理的内容、途径和普遍意义,充分体现了语言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宗旨。文章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实行目标管理,并通过建立适合学生程度的个性化方案,将学习者纳入“以学生、目的语和教学环境为三维而以经济发展为底,以跨国文化交流为顶的立体系统”,帮助学习者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语言习得;目标管理;途径
一、外语教学理论发展中研究目标的转变
从语言习得条件的角度来研究外语习得,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萨丕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早期的语言习得研究侧重对语言本身的分析和描述,认为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思维的工具,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础。学习语言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教学的任务只是唤醒这种“天赋能力”而已。只要具备正常的生理机能,无论是母语还是其他外语,任何学习者都有习得的能力。但是具备能力和能力可以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能力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语言的习得,结构主义语言学并没有做出明确的阐述(曾葡初,2005)。
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语言学派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言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上,认为“感觉”以及系统感观是学习者习得语言的来源。该学派倡导的暗示法和视听法都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推崇背景音乐的使用。布鲁纳(1994)已注意到人在学习中的可变因素,认为不同的学习者对于同一“刺激”可做出不同的“反应”。然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教学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未能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多为一些与真实语境不相关的言语片段,不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接受,也不利于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得体地使用目标语。
以叶斯柏森等主张的认知学派则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合理利用母语,强调外语与母语的对等比较,但在依赖度方面,认知学派内部不同的派别有着不同的主张。如叶斯柏森倡导文化比较,吸取优秀的异域文化,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取向影响很大。近年来,倡导以文化导入为主体内容,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呼声很高。因为语言能力不仅限于认知能力,还包括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语言教学在理论领域的新发展,近20多年来国内在语言教学上逐步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开始和国内的实践相结合,语言学家们和广大的外语教育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研究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张正东,2004)。外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得到空前的重视,各种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内部生理条件和外部社会环境被予以综合考量。“重新语境化”(赵建江,2000)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语言教学环境论认为外语学习应被纳入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构成的立体框架内,语言习得依赖综合环境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者之间在个性特征、文化因素、学习环境、努力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都会引起语言习得水平的不同(曾葡初,2005)。学无定式,教亦无定式,针对不同的学习者群体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必须根据学习者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及群体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及决定学习策略。
二、“弱势”群体学习者的共性及制约其语言学习的障碍因素分析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语言研究者结合语言习得理论和学生的学习实况开展实证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者作为被研究的主体的重要位置日益提高。外语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导入为内容已成为共识。但是,综观各项研究不难发现,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对象多为国内各重点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兴趣等明显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且他们同时也享受着相对优势的学习资源。对语言学习者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体制的、环境的、经济的或社会的原因而成为“弱势群体”的学习者,研究者的关注显然不够,并且这些“弱势群体”在庞大的外语学习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如何使这些群体提高外语水平,促进他们从认知能力-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乃至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已经成为当前外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要解决某一群体的语言习得问题,首先必须对该群体的共性和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障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的因素主要是情感因素和跨文化因素(王胜苏,2002;焦春艳,2002)。此外,学习环境的缺失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环境。Claire Kramsch归纳了习得语言的72条件。语言环境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学习外语的心理状况和所有影响学习者内在环境变化的外部各条件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曾葡初,2005)。作为外语学习整体环境构成要素的有机部分,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结合自身能动性,促进外语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外语学习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目标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目标管理的内容及其必要性
目标管理的概念在语言环境论的理论溯源中早有涉及,只是未形成系统的论述。结构主义语言学承认语言是具有特殊的生理基础的。不同个体的生理基础也是存在差别的。功能教学法提出要“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文化观念、思想内容选择能负载这些观念、思想的言语形式和语言规则”(张正东,1987)。这其实就是目标管理的雏形。该理念是基于个性化学习需求而提出的。目标管理是根据学习者的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为其建立学习档案,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学习者有着明确的自我认识和奋斗方向。目标管理不仅涵盖了学习的主、客体,而且还涉及所有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目标管理将教学与管理纳入到一个综合的系统中,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弥补现在“批量正产式”的大学教育的不足。它是基于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求来设定目标和任务的。任何教学任务,无论是课堂内的活动设计还是第二课堂的活动安排都是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来确定。这样,学习者参与这些活动的动机就会增强,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就可能更大地被激发出来。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语言学习是出于工具性动机,即为了获得经济或利益上的好处。要改变一个人的动机很难,但是因势利导却容易得多。当学生不断地从活动参与中得到好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结合性动机即融入目标语言文化的动机也自然增强了。
目标管理在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中具有必要性。中国本土环境下的中学外语教学早已深深地刻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学生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定势,对教师指导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熟悉的学习模式就感到无所适从。从访谈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会很好地规划其学习目标,或缺乏自主努力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毅力,或不会恰当地对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而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目标语环境中的语用策略,不懂得具体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运用。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实践找到一种适合学习者个体特性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目标管理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是阶段性的,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宗旨。进行阶段性目标管理就是在对学习者个人诸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设立既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又确实可达到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力,尽快提高其语言能力和言语水平。
四、阶段性目标管理的途径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进行学习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语言学习的环境。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外语知识和提高言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课堂教学的设计,首先,要建立在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其次,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培育“促进型语境”是广大语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再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人员等)要配合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指导和督促,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重视学习的外在条件,尽可能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宽松、高效的学习环境,更要重视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系统中的作用,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learning by doing and only the learners can learn ”的宗旨。
途径1:改革教学理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是以学生、目的语和教学环境为三维而以经济发展为底,以跨国文化交流为顶的立体系统。”在实施立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以人为本,重视学习主体的需求,不仅研究学生掌握语言的心理过程,也要考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使之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动机,引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之趋向既定目标。教师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当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航者。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途径2: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现有知识结构(包括母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出现了断层,过量的输入(input)不但不能产生期望的输出(output),而且加剧了学生的焦虑感。面对“弱势群体”的语言教学,必须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尊重其不同文化需求,以其认同方式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进入设计的情境,逐步提高其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分阶段实现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
途径3:情感教学。整个目标管理教学是建立在对学习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合作的良好关系。情感与认知是不可分割的。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已经经过了许多研究者和专家的论证。Robert(1982),Stevick(1990),Daniel Goleman(1995)等对此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项茂英(2004)针对国内学习者群体实证分析了学习者情感障碍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出了创建全新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议。除此之外,整个学生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同样也应该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配合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创设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和监督。
途径4:教师的评价机制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相结合。目前大学教育评价体系中终结性评价依然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所占比重小,而且不够完善。“弱势群体”的大部分在经过努力学习之后如果依然得不到认可,就会损伤其学习积极性,后续阶段的学习活动就无法维持。所以实行阶段性语言测试,肯定学习者付出的劳动,他们才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如果屡战屡败,挫折感越强,就越容易放弃。
五、结束语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积累过程。在母语环境中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学习当然会存在实践机会不足的现实情况,但是人的能动性是巨大的,可以人为地创造机会,而阶段性目标管理就是基于此理念在三维立体系统中为学习者提供多方位的服务,适时调整目标要求,力求将学习者的能动性提升到最佳状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M].安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