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及政策研究

2008-12-29 00:00:00王吉恒王陆鹏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9期


  摘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当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与完善。通过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强金融、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措施,改革与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速黑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金融体系;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宏观效率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定调”农村金融改革框架。回顾黑龙江省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的辉煌而艰难的历程,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对金融业需求的状况以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创新、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现状
  
  (一)资金投入不断增多
  黑龙江省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在省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由2003年的206.58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294万元,增幅达到77.31%。与此同时,金融部门对农业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07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83.92亿元,比年初纯增29.01亿元,占全省纯增贷款投放量的31.83%;全年收购粮食961.04万吨,比上年多收购235.65万吨。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43.9亿元。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经营实力增强。截至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14.9%,不良贷款率比2002年末下降26.1个百分点,组建1家农村合作银行和6家统一法人社;72家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为农村信用社。全省79家农村信用联社已经全部获准发行专项央行票据,认购额度达54.2亿。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量的不良贷款限制了农村金融部门对农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农村地区资金供应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历史包袱问题、信贷管理机制问题,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资金主渠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历史性原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得不到解决,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从而限制了其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由于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低下、信用环境差,不良贷款问题困扰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主要产生于民营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贷款。
  
  (二)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本来就十分稀缺,需要紧急“输血”,及时补偿。但由于服务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中,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然后把吸储的资金全部划分到地市级金融机构,最后转存人民银行并获得利息收入。致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转移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或非农部门,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缺失。农村资金流向呈现出从贫穷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工业的趋势。2002年以来,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存贷款活动中的存差逐年大幅度增加(表1)。
  (三)金融债务“死结”难以化解,金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全省农信社走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数次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产生了许多问题,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改革前历年亏损挂账和资产损失达141亿元。近年来,全省农信社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化解历史包袱54亿元,但仍有资产损失和历年亏损挂账87亿元,占各项存款的20%,再投放能力被
  严重削弱。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经济效率分析
  
  (一)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偏低
  由于农村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农村金融的正规供给主要来源于银行体系的资金,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中资本积累也主要依靠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途径而实现。因此,分别选择了农村存款、农业贷款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资本积累中的金融供给总量;经济增长指标选取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替代。由图1可以看出,2002以来,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存在同步趋势,但是,农业贷款曲线波动幅度相对要小一些。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
  从经济增长理论中不难看出,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即平均每人所使用的资本数量不变,则人均收入水平不变。而且,在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零的前提下,提高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可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相反,如果劳动力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即人均资本水平下降,那么人均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因此,要使人均国民收入逐年上升就必须使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力增长率,即平均每个劳动力使用的资本数量增加。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或者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人均资本产出效率低。这可以通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来。农村居民每年可用于储蓄量等于每年人均收入减去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通过分析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每年除去生活消费支出以后的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发现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下降至3%,2005年为60%,随后下滑,2006年为20%,2007年为26%(见图2)。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可储蓄额增长缓慢,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农村经济欠发达导致储蓄倾向偏低;另一方面说明在以内源性融资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短缺,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发挥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宏观经济效率偏低,已不能适应支持黑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进行积极的变革、完善。
  
  四、改革与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全面提升黑龙江农村的战略地位
  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解放程度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但金融发展和资金投入的差别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当地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金融政策取向,金融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体制形成中金融政策有其特殊的聚合功能,而且表现在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黑龙江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工业经济只是近年来才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一直不尽人意,一直是农业在苦苦地支撑着工业,相反,工业不仅没能反哺农业,而且往往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种子、化肥、农用生产薄膜、农机具的价格持续增长,直接影响了农民(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度增加金融政策与制度供给、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二)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发展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完善财政对农业投入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切实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耕地占用税投入农业,保证“三农”投入每年都要有所增长。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财政建设资金和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在安排预算时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足额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尽量向农村倾斜。四是积极向国家争取,实现更大区域内的“工业反哺农业”,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六是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转移支付数量。
  (三)加强金融、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金融企业的资金供给能力,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机构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E.S.萧)。扭曲的财政政策将减少社会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财政政策补偿金融,金融扶植经济,就是国家把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和保护政策更多地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扶植和补贴来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信用创造能力,发挥对经济的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组织和调节能力。财政和金融相互配合,二者能够共同发展,达到同一个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J].农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