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再思考

2008-12-29 00:00:00茅丽华徐志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9期


  摘要:农民和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集体经济实力的强弱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一要逐步调整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致力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二要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努力寻求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三要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集体经济;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钱从哪里来、事情怎么办,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虽然中央做出了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决策,但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强大、工业尚不十分发达、城市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农村自身的经济实力若再不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农民和农村理所当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将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集体经济实力的强弱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已被华西村、南街村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所证实。
  
  一、重新认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根本要求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重视“三农”问题是我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我党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家庭承包经营实现了“耕者有其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耕者有其利”,从2004年起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则是要解决“耕者能致富”的问题。随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均耕地太少,家庭分散经营规模小而效益差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而集体经营层次所具有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弥补农户经营规模小的局限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统筹人、财、物,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乡镇企业改制以后,农村集体多年积累的资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转移,集体经济实力尤其是集体经济的再生能力大大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正确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在巩固和发展家庭经营的同时,高度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否则农村集体所有制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基础。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全面达小康、实现现代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农村集体经济的乡、村和组这3个层次中,村级是最关键的。村级组织是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组织宣传,大量行政工作的切实落实,各项生产措施的具体实施,农村社会事业的有效兴办,精神文明民主法治的推进……都离不开集体经济实力这个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许多地方农村工作推进不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村级经济实力不强。在村级组织维护正常运转经费都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拿出多少钱来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除苏南等少数地方外,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随着事业发展要求的提高,成本在不断加大,债务在不断增加,沉重的债务使得许多乡、村运转面临着威胁,政策不允许、事实也不可能由老百姓来直接承担这些债务。这些债务的最终化解,还必须要靠发展集体经济。否则基层组织的运转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更不用说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了。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关键。无论是哪种模式的新农村,都必须要解决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据测算,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个村的投入成本就要达到数百至数千万元,建成后管理成本也要数十至近百万元。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集全民之力、全社会之财,实行“多条腿走路”。其中,农村集体经济是关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又是投入主体。一个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地区,即使依靠外力和民众的力量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硬件要求,可其管理成本不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难以为继。在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政府适当增加投入,加以引导是必要的,但也会滋长基层等、靠、要的思想。而真正意义上的面广量大的新农村建设,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的能力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政府不可能包揽,也无力包揽。我们要客观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真正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上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
  
  二、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一)逐步调整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致力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多予、少取、放活”,“多予”是手段,“少取”是实质,“放活”是关键。许多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放”出来的,“放”得越开、搞得越活、发展越快。我们的一切政策和措施在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的同时,尤其要向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
  1、加大纳税激励的力度。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按章纳税,无可争议。但在目前,村域经济的发展,还是以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让利”来启动的,村域经济发展了,税收是国家的,利润是老板的,村级得不到实惠。因此,有必要在村域经济实现税收的地方留成中切出一块对村级集体经济予以补偿,这也是涵养税源之策。
  2、加大控减农村负担的力度。税费改革斩断了直接伸向农民口袋的“黑手”,但却使村集体经济成了“唐僧肉”,村级负担越来越重。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自觉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做“三乱”的始作俑者,实行涉及农民和村集体经济负担扎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千方百计把农民和村级集体的负担减下去,让村级经济发展起来。
  3、加大村级集体积累的力度。要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确保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结构调整、集体土地流转、非农用地征(使)用中的收益权,杜绝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直接或变相与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争利现象的发生。同时,切实加强对村级支出的控制,确保村级积累逐年增加。
  4、加大信贷扶持的力度。现在贷款“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为了帮助经济欠发达的村尽快改变面貌,应按信贷扶贫的要求,为这些村解燃眉之急,尤其是信用联社和农行等金融机构更应做好这项工作,有条件的乡镇亦可采取小额信贷财政贴息和组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等办法帮助村解决暂时困难。
  (二)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努力寻求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
  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最重要的是提高认识、坚定信念、严密维系。要从公有资本的角度认识到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乡镇企业作为农民的一大创造异军突起,在短短的十多年内就占了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就是最好的证明。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产权理论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前进中的挫折。发展农民集体经济必须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的才能等资源。从土地资源方面看,要在坚持土地承包法的前提下不断深化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努力留出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要根据“城市郊区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的原则和“集体经济开发经营、兴办企业”的办法,松动现在过紧的土地征用制度,努力留出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给村、组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预留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
  2、积极推行集体土地租赁制。民营小区或工业园区在用地规划批准后,能不征的尽量不征,可租赁使用的尽量采用租赁方法,这样可使农民和村组集体经济年年都能有共同得益。
  3、积极探索新的征地补偿制度。建议在征地补偿中,尊重农民意愿,对农民采取货币、保险、按股分红的组合安置方式,其安置标准应是集体建设用地形成的市场价扣除城市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投资的本息。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村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取得土地开发收益。
  从资本资源方面看,村组原有的集体资本要管好、用活、增值,不能再让其流失,而且还要发展新的农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经营性资产的比重和集体资本的运营能力和水平,增强村组农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产权的本质是剩余索取权和产权保护,集体资本的归属是清晰的,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产权制度而决不是改所有制。因此,对过去企业改制中未转让的厂房设备和配套设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不是改变所有权的性质,而是使用权的流转,需要防止的是闲置,盘活就是让使用权流转起来。鼓励农民手中闲散资金变成资本从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要切实管好用好征地补偿资金,发展条件较好的村组可建立“富民股份合作社”,以村组集体资金为主体,吸纳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实行股份制运作,重点进行低风险的标准厂房和农民工公寓等的开发建设,既为招商引资搭建平台、配套服务,又能克服“城中村”村容不整的状况,最根本的是能获取较高的租赁收入,确保农民在城市化以后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三)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建设新农村,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及干部队伍与日益发展的形势、与农民致富的愿望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明显不适应。因此,要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1、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在领导群众发展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切实改变选人用人观念,将有市场经济头脑,能带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带头致富为村支书的选举标准。
  2、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非常重要。要使农村基层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起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心,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学习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方法,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带头创业致富的本领。要提高政策水平,正确向群众宣传政策,模范执行政策,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认真贯彻“两个务必”的思想,讲求工作方法,克服思想方法简单、工作作风粗暴、办事不公道等问题,善于做群众工作。
  3、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村干部待遇。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建立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使其干有所为、退有所安、老有所养,非常必要。试行村干部报酬年薪制,将村干部的报酬划分为基础年薪和浮动年薪两部分,基础年薪根据村干部职务统一标准,浮动年薪以村级集体纯收入和村域范围企业年度纳税实绩来计算,同时与“三个文明”建设考核挂钩。建立村干部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立灵活有效、催人奋进的村干部任用机制,为政治上成熟、工作上积极、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敞开大门。同时,对从事农村工作时间较长,成绩较突出的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