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宏观调控的原则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增长由俯快转为过热。7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后决定,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两防”到“一保一控”表明我国宏观调控发生了重大变化,近期的经济运行情况和一系列宏观数据,特别是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剪刀差现象,也说明了“一保一控”的必要性。
凸显剪刀差
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PPI和CPI的背道而驰:CPI进一步决速回落至6.3%,接近2007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PPI加速上升为10%,是1996年以来PPI的最高涨幅。可以看到,2008年2月,CPI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位8.7%,3月CPI开始回落,同时PPI上升趋势不改,PPI和CPI“一上一下”现象初见端倪。5月份,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月则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达到3.7个百分点,“剪刀差”形态基本确立。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内这个“剪刀差”还可能继续扩大,PPI和CPI背道而驰的剪刀差现象肯定成为本轮通胀周期的新特征,这使得本已十分复杂的中国经济增添更多变数,并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决策。
PPI和CPI的背道而驰,并出现明显的剪刀差形态,本轮通胀周期的主角由CPI变成PPI,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经济运行中出现PPI和CPI背道而驰是可能的,但这一现象也说明,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一方面,PPI和CPI的背道而驰是可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我国PPI“篮子”中大部分为生产资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消费品又不仅包括工业企业消费品,还包括农产品,CPI“篮子”中一半以上为食品及服务项目。按权重及价格波动性来看,CPI走势随食品价格和国内消费周期而波动,而PPI则更多地决定于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因此,CPI与PPI构成不同、上涨动力不同,其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持续的PPI和CPI的背道而驰可能是价格传导机制失效的结果。虽然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但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根据价格传导规律,以PPI为指标的生产领域价格波动,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从而影响CPI。由PPI向CPI的传导有多种途径,从产业链来看主要有两条:一是存在原材料→生产资→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品的传导。在上游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剪刀差催生成本推进型通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表现为三个方面,货币数量过多、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2007年开始的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过大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背景下的流动性过剩一直被认为是直接原因,同时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成本推进的因素,但比较来看,需求拉动的影响大于成本推进的影响。
具体来看,伴随2007年4.8%通货膨胀水平的是两位数的经济增长,2007年CPI从4月份开始一路攀升,而PPI却一直在2.5%与3.5%之间徘徊,这表明,2007年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上游的能源、铁矿石等上游产品价格没有太大的传导到最终消费品的压力,物价上涨并不是成本主导,而总需求可能是推动物价上升的主要动力。可以说,2007年11.4%的经济增长,是总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抵消了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以后出现的经济增长。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要素价格上升,比如工资上涨,石油价格上升,以及粮价上升对食品的成本推动。2008年开始,PPI在2007年12月的3.1%的基础上一跃达到2008年1月的6.1%,随后逐月上升,7月就到达了两位数,其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4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都上涨三成以上。石油、煤炭和黑色金属等均为工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占有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份额,其价格的加速上升直接转变为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水平上升,可能会“接力”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成为主导通货膨胀上升的新的驱动力。
全球“滞胀”风险提升
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开始步入高通胀时代,出现全球性的经济“滞胀”风险正在加大。国际分析评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噩梦”死灰复燃,世界经济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
2007年美国消费价格上涨4.1%,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据欧盟统计局统让受到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1、2月欧元区的通胀率达到3.2%,创下自2002年欧元流通以来的最高纪录,大大超过欧洲中央银行为控制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据欧盟委员会估计,欧元区通胀率在今后几个季度内仍会保持高位。新兴国家也开始面临着通胀高企的巨大压力,一些国家已经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伴随着油价、金价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扬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后续影响的持续扩大,美国经济开始露出滞胀的苗头,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据欧盟委员会估计,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以及欧元升值等因素进一步拖累了欧元区经济增长。2007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有0.4%,占欧元区经济60%的消费者支出也呈六年来的首度下降,显示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日本经济2008年二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全球性“滞胀”风险将直接制约我国产品的出口,也使得国际原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不会出现趋势性好转,其传导性影响作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PPI的上升,加大企业经营成本。
从国际经验来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时,总需求增长拉动价格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步上升,也就是所谓“高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形态;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时,成本推进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总产值下降,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通胀低增长”的所谓“滞胀”的经济形态。
PPI和CPI出现剪刀差,说明上游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能向下游产品(特别是消费品)转移,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企业的成本上升无法实现转嫁。在这一现象开始时,企业可以压缩利润空间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消化成本的上升。如果PPI和CPI剪刀差拉大,并且持续存在时,必然会超过企业的消化能力,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不可避免。这就是成本增加、价格上升、生产下降的“滞胀”现象。
从PPI和CPI的剪刀差现象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趋势来看,控制通货膨胀(一控)的重点必须由收紧总需求转向控制总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并重,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一保)的难点也在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改善经营环境。
首先,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清理政府行政性收费,帮助企业减轻成本上升压力。税收收入高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当前经济背景下有必要通过减税措施实现其理性回归,并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就业,降低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其次,引导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消化成本压力。最后,加大对“三农”倾斜和支持的力度,保持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以缓解因国际粮食价格危机所引发的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