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的概念,我常常陶醉于一种自我的认识:它的教化功能,也就是一本书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一本书凭什么让读者掏出真金白银,然后“浪费”时间去阅读?书的哲学思维与解构体系是什么?它要表达的东西给读者带来的是愉悦、痛苦、思考,还是无奈?
这就有点像电影大片一样,人们在被所谓的缺乏冷静评判和人文关怀的传播所左右,一不留神被诱导进了影院,出来后破口大骂:导演弱智,自己更弱智。书也亦然,它的使命就是用一种哲学精神来“左右和诱导”读者,给他们带来智商上的补充,变得更加人文和理性。
就我个人浅疏的判断,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它想要成就所谓的“百年老店梦想”,不仅仅要拥有“管理智慧”,也不是拥有在“消费者心理产生心理暗记”的品牌,也不是什么繁复的流程再造抑或是那些战略与战术的营销思考——这些统统是一些小伎俩,而非大智慧——而是在于这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基因,或者说企业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它能够在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走多远。一个企业的人文复兴,才是它成功的基因,也是成就百年老店梦想的初态和常态。
管理无定式。这是我对管理“无知”的认识论。这种无知有一定的道理: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管理体系是顺应这种变化,还是墨守成规?我想聪明的人都会“无知”一下,得出应市场而变的结论。就拿美国次贷危机来讲,它像急风暴雨般的就来了,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竟会带来世界性的风波。那么,在这场风波中,我们的企业如何去顺势而变?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自家的围墙,一个大同的市场不仅在考验别人,同样也在考验我们。谁是先知先觉者,谁就会成为残酷而又血腥的市场中的生存者。
在读《张瑞敏管理日志》时,我想到了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和他的三个维度的管理思想,更重要的是他在管理思想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他对以美国为代表的MBA教学模式衍生出来的管理体系嗤之以鼻,同时对美国近二十年来过分强调技术与数字的倾向,给予了自由的社会民主主义式的无情批判。他一直强调一种科学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对于任何摆出权威姿态的东西、被顶礼膜拜的对象有发自内心的怀疑态度。“中国商业界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人文传统的失落,面临的问题其实要比西方的问题严重得多。”当然,我们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人家市场经济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我们改革开放才三十年,差距是必然的。面对这样的自我安慰,我无言以对。如果中国的企业还以这样的态度聊以自慰的话,在未来的市场中,我们永远都会缺位。
人文如何在企业复兴?这是一件饱含复杂情感的事情,也是在一个系统科学的构架下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企业“我不在左岸,就在去左岸的路上”那样具有哲学的思考,但是,我们最起码也要有一种用心的体会。我们许多企业把“以人为本”当做一种自豪贴在墙上,感觉到自己的企业就是一家有文化的企业了,实际上,从人文的角度上讲,多数企业有掩耳盗铃的嫌疑。尊重个体、发展个体、解放个体,是人文的最基本的原则与要素,放开眼界,尊重、平等、信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才是复兴之路或是目的。
值得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的企业家中我们还有张瑞敏等人,我们还有已经全球化的品牌“海尔”。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有气度才能成事,有人文精神才能成大事。张瑞敏是如此,这一点,我们从“海尔”经典的砸冰箱案例中能够体会到:只有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对企业负责,这种道德感是在人文体系下产生的,不是什么做秀与冲动。从《张瑞敏管理日志》一书中,我真正感到,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海尔在进行着一次涅槃,那就是用人文复兴来融入世界,感动世界,成就作为推动世界文明前行的一台永动机的梦想。
我相信,这个梦想并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