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伴随着全球汽车业的低迷,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从今年4月以来的连续下降后,虽然在9月份有了一定的回弹,但全球信贷危机以及经济低迷还将拖慢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脚步。据预测,2008年国内车市的增长有可能仅为5%至6%,并且在2009年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沉住气。而此时,回顾一下我国汽车工业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历史也就很有必要了。
1978年11月,国家计委领导同志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请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小平同志说:“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从此开启了“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放在上海,改造上海轿车厂”的契机,也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中外合资合作的历史先河,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生产格局的历史。此后,北京吉普汽车项目、济南重型汽车斯太尔项目、南京依维柯轻型汽车项目等中外合资合作和从外国引进的技术项目相继上马,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蓝图也就此展开。
宏观决策和社会环境奠基石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明确指示和重大决策,为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每一步都指明了正确方向。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根据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的要求,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1985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薄一波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打破条条块块的界限,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走“联合、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道路。1993年,中共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发展汽车制造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1994年7月,国务院发布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改革开放之前,外国汽车公司对中国只卖汽车、不给技术、更不会合资合作,他们看不起前进中的中国汽车工业。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人物倾注心力,曾亲自率团到发达国家汽车公司参访洽谈,并适时提出了“批量进口汽车必须贯彻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走引进技术、合作设计、合作生产道路”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支持,“作为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冶金、汽车行业作为突破口,先行试点、探索经验,逐步推广”,这就是被称之为技贸结合的“市场换技术”。之后,才有了我国在汽车产品引进技术、许可证转让和合资合作共同发展等多方面所呈现的双赢局面,才使我国汽车工业获得了更多学习借鉴机会,也才有了我国汽车工业更快更好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应对挑战的长远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和兼并联合已成为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中,“天一重组”(一汽集团与天津汽车集团重组)、“上南合作”(南汽集团的控股公司跃进集团与上汽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组建几个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会得到更多新进展和成果,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参与国际竞争实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有序发展
据统计,在改革开放30年期间,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由国家23个政府部门制订、颁发的政策法规(含管理办法、公告、各类规定、条例和实施细则等)有1200多个,平均每年40多个,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力度之大显而易见。在众多政策法规之中,对汽车工业规划布局、开发研制、生产经营、营销服务和用户消费都极具影响力、推动力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dee88618989949599c7398006ab0693c86c114bd144dad0543922553469988eb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关于禁止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的通告》及其《实施细则》、《关于运用税收优惠促进小轿车国产化的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汽车交易市场管理暂行规定》、《汽车、摩托车出口管理公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贸易政策》、《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二手车交易规范》、《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等等,这些政策法规都是针对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制订、颁布和实施的,涵盖了汽车产品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使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和监督之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汽车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强制性标准的制订、实施,以及技术法规的推行,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时效性强的系统工程,是中国汽车工业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和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改革开放30年,汽车产品在国内的研制、生产和营销,进口汽车的入境检验和市场营销,都按照标准体系实施强制性标准管理,并不断规范。对基本型乘用车(尤其是轿车)领域更为重视,在能源节约、污染排放控制和行业安全保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营资本加盟,推动多元化发展、增大投融资活力
汽车工业是资本投入和资金周转量大的一个产业集群。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都属于国有资本(中央和地方)单一的经济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外合资合作开启了引进外资的新举措,但毕竟是中外双方的一个共同选择,利用外资只能适应一部分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而此时,国内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注入汽车产业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对汽车产业关注和期待的热情,也增强了做强做大和建设中国汽车产业强国的信心。
改革开放30年,民营汽车企业的成长、发展引人注目。“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青年汽车”和“众泰汽车”等一批民营汽车企业谱写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新篇章。
同时,民营汽车企业的创建、成长和发展,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大环境,得益于汽车工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态势,可以说,遇到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在适应当前用户的市场需求,增加新的车型品种,建设新的产能规模,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应聘流动等等方面,民营汽车企业自身的努力和成效,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新的活力和助推剂。
市场需求,促产销快速增长、走向海外市场
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年,全国汽车产量共14.9万辆,其中轿车2640辆;1992、2000、2002年,全国汽车生产分别超越100万辆、200万辆和30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分别为16.3万辆、60.7万辆和109.27万辆。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来的6年(2002~2007),全国汽车生产总量几乎每年增长100万辆。2007年,全国汽车生产888.24万辆,其中轿车479.77万辆,轿车产量占到当年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54.01%,而对比1978年,这个比例只有18%。
这也引起了世界汽车工业同行业者的极大关注,世界汽车工业各国把中国视为世界汽车工业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纷纷来中国境内抢占市场份额、发展战略布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品也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并通过采取企业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出口散件海外组装和海外合资合作生产等多种渠道和营销方式,使汽车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从汽车进口和出口数量的对比上看:1978年汽车出口1004辆、进25637辆;1992年汽车出6375辆、进口210087辆;2000年汽车出口27136辆、进口42703辆。从2005年以来,出口数量大于进口,2007年汽车出口量达61.27万辆、进口31.42万辆。但在中国汽车出口产品结构中,还是以载货汽车、客车和汽车底盘等中低端产品占多数,而且出口对象多为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中能够进入外国汽车OEM配套的份额很小;同发达国家汽车产品出口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科学发展,实现自主开发和创新跨越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也快速提升。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重型载货汽车、中高档客车、MPV和SUV多功能乘用车,以及车用发动机和关键总成、零部件,特别是近几年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推出上市,相关生产都正在进入产业化阶段。例如,中国重汽集团的HOWO、一汽集团的J6H和J6M、东风汽车的天龙、上汽集团的红岩Power Tech系列重卡和江淮的格尔发H系列为自主开发的代表产品,都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中高档客车产品水平也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表现强势,与国内的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国客车公司的产品同台竞争。新能源的城市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轿车和氢燃料汽车等,都已进入开发研制、试验或试运行的阶段,产业化格局在不断加速中推进。车用发动机技术升级加快,有的已达到国Ⅲ、国Ⅳ排放限值标准,并提供装车配套。
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动机总成关键技术、自动变速器、电喷系统、轿车ABS、汽车电子元件和产品等,还有汽车零部件的产品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仍滞后于汽车整车发展的步伐。中国汽车产业在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强化自主开发和实施产业化等方面仍然要努力拼搏、采取有效举措,并不断实现创新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