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莞香”传奇

2008-12-29 00:00:00
中国报道 2008年11期


  莞城繁似锦,吾心寂如果凉;幽幽青山处,方是梦中家。
  
  溯源
  
  广东省东莞市位于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据记载,早在400年前,广东一带就形成了香市、药市、花市、珠市四大圩市,其中以贩卖土沉香的香市最为兴旺。土沉香唐朝就已传入广东,宋朝时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故名“莞香”。
  关于莞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莞香的洗晒由年轻的姑娘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藏在胸前,换取脂粉,香中极品“女儿香”由此得名。莞香经过加工、包装等程序后,由人力挑到香港,然后外运至东南亚,据说“香港”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个因盛产“莞草”而得名的城市,在之前的1000多年历史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东莞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了一席之地。但最近的短短30年时间,东莞让中国人了解了“奇迹”的意义。从无足轻重的农业小县到蜚声国际的“世界工厂”,东莞的经济奇迹是中国近30年经济奇迹中最显著和最典型的代表。
  
  轨迹
  
  东莞经济的强劲发展主要源于改革开放早期的“双优势效应”。作为沿海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在全国最早承接了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引进了加工制造业;同时,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市场开阔。
  1978年以前,东莞还是—个生产总值仅为6.11亿元的农业小县。1978年至1984年,东莞抓住对外经济活动中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着手发展外向型经济。
  1985年,国家把东莞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东莞利用这个机遇,迅速引进一批外资企业,同时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外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1994年,东莞宣告基本实现农村工业化,实施以产业集群升级为目的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东莞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经济总量连上几个台阶,地区生产总值10年翻了3倍多,被东莞人称为“腾飞阶段”。
  1994年至2000年,东莞在保持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从倚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国际大企业、大公司的投资明显增多,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2000年以来,东莞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内资经济和外资经济并举,提升发展能力。目前,已有7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东莞,14000多家外资企业投资办厂,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市场网络和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全球重要的电脑及周边产品生产基地。鞋类、服装、玩具、家具等产品也远销国际市场,世界上每十双动鞋就有一双产自东莞。“无论在哪里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的说法,让东莞人颇为自豪。
  30年来,东莞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外资型经济发展道路,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有人称“东莞奇迹”乃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地方在承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东莞前面,东莞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也出现瓶颈,成本不断上升,先进制造业的基础薄弱,后发优势今非昔比,东莞陷入了“双边缘化困境”:一方面,所引进的产业仍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产业成长空间受到挤压,尤其在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关键词
  
  外源性经济
  1978年明,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市虎门镇正式成立,尽管规模极小、设备落后,却拉开了东莞利用外资的序幕。最初来东莞投资的多是香港小商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莞籍香港同胞,利用旧祠堂、会堂、饭堂、仓库作为厂房,加工生产服装、手袋、玩具、小五金、日用塑料制品等低档产品。
  80年代末,东莞引进香港上市公司、国际性大企业,建成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纺织、服装、电子、机械、食品为支柱的外资型企业群体。
  经过30年的发展,外源型经济成为东莞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核心,以国际性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外源型经济模式和相应的经济体系已具有较大规模。
  
  “腾笼换鸟”
  从1994年提出的“三个转变”到如今的“双转变”,“东莞模式”到了不得不转的地步。有媒体将“东莞模式”归纳为:东莞提供土地或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对于东莞这样之前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地方而言,在一定的时间里采取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得已的选择。2004年以后,东莞模式开始面临巨大的危机:先是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其后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东莞开始出现了企业迁厂或倒闭现象,长期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最底端的局面亟待改变。在东莞,产业升级被形象地比喻为“腾笼换鸟”,尽管存在着各种利益的干扰,东莞产业转移的积极性依然高涨。正如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言,今天你不主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明天你就可能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新莞人”
  东莞是国内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最多的地级市,非东莞户籍工作员近千万。过去,这个群体被称为“捞仔捞妹”,“捞”就是捞钱的意思。2007年4月,一个新的称谓在东莞大街小巷传开——“新莞人”,它包括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外来劳动者和建设者。此后,东莞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发布的正式公文中都用“新莞人”指称广大外来人口,不再出现“外来工”等称谓。东莞各界人士普遍认为,“新莞人”的称谓亲切、雅致,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有利于消除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隔阂,增强来莞务工人员对东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举也得到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认同,体现了东莞对他们的肯定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