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信息是股票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影响股票价格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对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不同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作用及其程度,证明了会计信息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作用,从而为投资者在投资时使用财务数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股票价格;会计信息;实证研究
一、引言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研究是指对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的价格之间是否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相关性研究,也就是说该会计数据向证券市场是否传递了新的有用信息。西方学者Ball和Brown 1968年的“会计收益的经验研究”标志着会计与资本市场关系经验研究时代的到来。该文研究了非预期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或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非预期的会计盈余为正,则股票异常报酬率将为正;如果非预期的会计盈余为负,则股票异常报酬率将为负。这表明了会计数据向证券市场传递了新的有用信息。关于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两大基本理论:信息观和计价模型观。
20世纪60 年代后期,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会计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信息观主要研究会计盈余信息与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在信息观产生之后的数十年中,该理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发现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非常弱,会计收益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像想象的那样有用。同时信息观下的股票价格不仅反映了信息,还反映了噪音交易者的噪音,出现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等异常现象,从而认为股票市场可能并没有人们所假设的那样有效。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怀疑,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股票的内在价值研究(利用模型说明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于是计价模型观应运而生。奥尔森和费尔萨姆两位西方会计学者开创了计价模型观的先河,即从净剩余关系(the clean surplus relation,简称CSR)出发,来推导财务报表的重要属性。根据权益的期末账面价值一定等于期初的账面价值加上会计盈余减股利的关系,费尔萨姆与奥尔森据此推导了把权益的市场价值与会计盈余的账面价值联系起来的表达式。
在信息观和计价模型观两大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西方众多学者对于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较晚,关于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关系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进行了信息观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的会计信息向证券市场传递了新信息,亦即我国的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上是有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有:赵宇龙博士(1998)采用事项研究法对上海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未预期会计盈余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的显著相关[1]。学者陈晓、陈小悦、刘钊(1999)在交易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中国深、沪两地的A股公司为对象,对会计盈余信息的有用性进行了大样本检验,结果显示股市对盈余公告有显著的反应[2],并因而发现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2003年,会计学博士郭菁对1999~2001年的中期报告的信息含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中期盈余披露具有信息含量的结论[3]。
整体而言,无论是信息观下的研究,还是基于计价模型观的研究,以前学者考察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关系时,运用的会计数据较少,忽略了大量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我们有必要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会计资料,揭示财务报表中更多的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1.基本假设。规范的会计理论认为会计信息是要满足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而投资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决策必然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因此,我们假定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是相关的。根据奥森推断,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本文假设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为线性相关关系。
2.基本模型。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出股票价格和会计信息之间的一般关系式为:
Y=β0+β1ⅹ1+β2ⅹ2+…+βnⅹn+ε
其中,ⅹ1、ⅹ2、…ⅹn表示会计信息数量指标,β0表示非会计信息,ε表示误差。
3.变量的选择。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有若干个指标,本文选取得了5个财务指标:反映股东权益指标的每股收益ⅹ1、每股净资产ⅹ2;反映公司经营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ⅹ3、总资产周转率ⅹ4;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销售毛利率ⅹ5。
4.样本的选择。本研究以上证50指数的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可获得06年年报数据的相关财务指标的有44家。本文所涉及的样本股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7年7月2日发布的成份股列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站、钱龙证券投资分析系统,以4月30日到6月30日之间的收盘价的平均值为分析股价,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借此来观察优质上市公司年报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符合条件的4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结果为:β0=-15.74,β1=18.50,β2=3.68,β3=-0.0008,β4=4.76,β5=0.33;x1、x2、x3、x4、x5 的T统计检验量分别为:2.83、2.11、-0.37、1.13、2.78;F-statistic=12.38,R2是0.619547,Adj-R2是0.569488,说明所选取的财务指标对股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显著性水平a=5%下,F(5,38)=2.45,我们可以看出F =12.38>2.35,所以在这个水平上模型整体拟合性较好;在显著性水平a=5%,临界值t0.025,38 =2.02,x1、x2、x5的T统计检验量均大于2.02,对模型的影响显著,相比之下,x3、x4对模型的影响不显著。
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我们认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向证券市场传递了新的有用信息。本文所选取的5个财务指标对股价Y的解释能力为R-squared=62%,即5个财务指标解释了沪市50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62%。由此可见,优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联合解释能力很强,会计信息对股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从相关性来看,股价对每股收益反映最为敏感,每股收益每提高0.1元,股票价格平均提高1.85元;每股净资产与股票价格也呈现了较好的相关性,销售毛利率次之。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规范,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同时处于牛市的中国股民由于缺乏足够的投资知识,盲目地追涨杀跌,这一切都使得股票价格的变动和会计信息有一些偏差。因此作为证券监管机构来讲,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广大投资者也应将投资的眼光放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着重考虑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销售毛利率等影响效果显著的会计信息。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7:41-49.
[2]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6:35-40.
[3]郭菁.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