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资本垄断和微观管理方面的管理垄断,应是新阶段改革冲开瓶颈的两个突破口
我国政治、经济的宏观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关阶段,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明确阶段性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结合这个重点和突破口选择使用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通过对我国近代政治经济历史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难看出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下一个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在于下决心破除经济运行中的两个垄断——资本垄断和管理垄断。
改革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建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整体地并随机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一是绝大部分经济决策是以利润为中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的市场行为也有所发展,进而放大了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一些重要社会、经济、政治现象表明,新阶段的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例如,曾经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力的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主的心态已经发生一些变化,怨气有所增加;权钱交易的范围有所扩大,层次有所提高;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劳资关系局部上升为对抗性矛盾,例如“黑砖窑”事件;投资扩大没有增加相对消费反而出现相对抑制消费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减弱,某些职能部门成为危机处理机构,部分监管能力被严重削弱甚至丧失。以矿业和环境管理为例,尽管提高了惩罚力度和曝光率,违法开发活动仍屡禁不止。虽然大规模的清理整顿运动产生一些效果,但是经济运营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的直接监管和介入,市场和社会的监管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矿业和环境“官股”现象越来越隐蔽,越来越普遍,成为对国家政治体制健康的一种重大威胁。这些现象都表明,利润第一的经济模式开始产生逐步增大的副作用,其负面效应正在削弱国家政治经济的基础。
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与经济运行中的垄断现状密切相关。只有打破资本垄断才会有真正的经济民主,只有打破管理垄断才会有守法企业。所以,新阶段的核心内容,应着力于破除经济运行中的两个垄断——资本垄断和管理垄断,以奠定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的经济基础——决策在民、存富于民。
关注“新”垄断
我国的改革是从上向下推动,通过国企行业改造,大型的专业性或综合性企业集团和金融集团在几年中拔地而起。从上往下的改革程序给了大型企业集团独特的优势,形成行业利润的高度集中。
从大型企业集团与政府和社会的交换关系角度进行观察,由于交易规模巨大,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交换出现集团化交易倾向,整体违规甚至犯法的现象开始抬头或频率增加,交易层次也有所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利益对国有资金和部分政权权力分配的参与程度、层次和渗透能力正在迅速提高,规模经济利益开始在较高层次侵入政治肌体,可能导致政策出现偏向。现在,全国不到1000家特大型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和企业集团掌握着全国多数的投资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可以说,从1988年以来的二十年时间,我国出现的资本集中过程相当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100年左右时间内发生的工业、商业、金融资本的集中过程。因此有理由对这种资本垄断趋势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警觉,尽快从更高的层次考虑如何引导这一发展趋势。
而管理垄断则并不是指企业管理中简单的“一言堂”,而是与资本垄断紧密相连的管理权垄断。形象地比喻,就是“一手遮天”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具有特殊特点的行业和领域——资产具有未知性的行业(如矿业)、交易具有未知性的行业(现金交易,如餐饮业)和生产具有破坏性的行业(对环境、食品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经营活动)。这些行业的特点是经营透明度低,经济利益和管理权力紧密结合导致这种企业的透明度最低,灰色交易成分最大,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侵蚀、破坏也最严重。在这些领域,“官股”现象较为普遍,且越来越隐蔽。
抑制“新”垄断的“恶”
而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流动性过剩,资本垄断和管理垄断也是使之恶化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储蓄近期出现一些重要变化,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已经基本持平,居民占40%左右,政府占10%左右,企业从过去的占20%提高到40%。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增幅远远高于GDP,而居民收入增幅则低于GDP增幅,从财富分配来看,很显然,无论是GDP的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出现了问题。这个现象实际上也是垄断问题出现的一个量化证明——利润高度集中,再投资的比例就会最大化,通过金融的放大作用投资规模也会呈倍数增长,这是我国投资饥渴症的一个新的病因,也是流动性过剩的一种新的动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主要动力。
面对目前资本垄断和管理垄断的现状,一方面要看到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和质量和世界同类集团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继续推动集团化进程;另一方面则必须借鉴国际发展的经验,抑制两个垄断的弊端。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和管理垄断必然导致政治腐败或过度集权,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就会导致社会动荡乃至战争。美国汲取了二战前德国和日本的教训,不断通过强行执行《反垄断法》拆散美国具有行业垄断和管理垄断的巨型工业集团,实行股份分散化,提高了企业集团的竞争性。美国铝业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一些被少数集团垄断持有、拥有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企业集团纷纷依法分拆,股份分散化,对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美国战后接管日本时强迫解散日本家族性垄断企业财团,也为日本经济此后通过竞争崛起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资本垄断是经济宏观管理的长期性问题,管理垄断是经济微观管理的长期性问题,我国新阶段的改革应该着重在解决这两种垄断形态方面寻找正确的战略和手段。
(摘自:《经济观察报》 编辑:蔡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