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侨乡宗族活动的社会功能

2008-12-29 00:00:00段家开
中国市场 2008年35期


  摘要: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是著名的侨乡,全镇总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0多人,侨居国外的华侨6000多人,为国内人口的117%。从明朝初年开始,中原汉族定居边地和顺后,各大宗族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建设乡里,推动了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了文明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和顺侨乡;宗族活动;社会功能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中原大批汉族移民云南,和顺的先祖来自南京、重庆等地,以军功封地,聚居于今天的和顺。和顺的宗族主要有八大姓,在6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顺逐渐发展为侨乡,各大宗族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发展经济,建设家园,充分发挥了宗族活动的社会功能,其表现主要有:
  
  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和顺各大宗族秉承江南地区重视教育的传统,以各种形式兴办教育。一是创办私塾(含书馆、书院等)。如,清朝乾隆年间,丙武举人寸式玉辞官回到家乡,在中天寺设书馆教授学生。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尹直臣及尹祖澜、尹祖濂父子设帐授徒,前后30余年。民末清初,同盟会会员寸辅清,先后设书馆于家中书楼和小李家巷。爱国志士尹子章,在刘氏宗祠设“芸香会馆”,收徒教授多年。二是创建各种学校,发展近代教育。缅甸著名侨领寸宝廷、寸尊寿弟兄(和顺人)回乡创建滇西最早的明德女子学校。和顺的一些知识分子在侨乡、县城等地创办中小学。清光绪辛卯举人、宣统政法高等学堂毕业生、日本留学生寸辅清,先后创办腾越高等小学校、永昌师范和腾冲中学。哲学家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民国期间在云南省政府任职,积极发展边地民族教育事业,建立了100多所少数民族学校。1940年和顺创立了云南最早的华侨学校,即益群中学。三是在缅甸发展华文教育。据《华侨宝鉴·缅甸之部》和仰光《觉民日报十七周年纪念特刊》记载,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有和顺人在仰光办学,曼德勒的昌华学校、皎脉的新民学校、八莫的华侨学校、密支那的新民学校、果领的中山小学都是和顺华侨创办的。
  从明朝到民国年间,统治阶级不可能拨出大量经费,兴办教育,发展社会事业,而个体的力量在高投入的教育事业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和顺以宗族为单元兴办教育,在筹措教育经费、协调办学关系、共享各宗族教育资源、探讨教育思想、聘请教师、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创办华文学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据《和顺两朝科甲题名录》记载,自明末到清末,共出了举人8名、拔贡3名、秀才403名。19世纪20年代至今,和顺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共400余人,其中有40余人留学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创造了云南边疆教育史的奇迹。
  
  二、坚持开放,发展经济
  
  和顺处在古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距离缅甸北部大城市曼德勒、密支那只有200多公里,这是和顺通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和顺各大宗族有屯边垦殖的传统,更有“走夷方”,开拓国外市场的决心和勇气。由于人多地少,边疆战乱频繁,和顺人赶着马帮,沿着古西南丝绸之路到异国他乡去谋生,缅甸等国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和顺人“走出去”创业的首选之地。
  明朝正统后期到嘉靖初年,中缅贸易快速发展,富商大贾以及宫廷的太监、宝石采买官云集腾冲,和顺华侨成为对外贸易的媒介。清朝乾隆初年以后,和顺华侨入缅贸易形成热潮。和顺旅缅华侨,世代都以八莫和曼德勒为侨居中心,沿伊洛瓦底江两岸扩展。清末至民国年间,和顺华侨在曼德勒和各地的著名商号有“三盛隆”、“永茂祥”、“永生源”等36家,在国外开办的商号遍及印度、缅甸等国。在国内开办的商号分布在保山、下关、昆明、重庆、广州、上海、西藏及香港等地,形成了“和顺商帮”。和顺人和华侨主要做玉石、珠宝、生丝、棉花、洋纱、石黄、木材、食品以及烟酒等贸易。
  和顺人利用天时、地利,到缅甸等国成功开创事业,与各大宗族开展的活动分不开。每年春秋两季,和顺都要在各宗族祠堂举行祭祖活动,其中有追溯先脉、光宗耀祖的内容,也有对本族青年提出要求,鼓励青年立业的内容。家族中的一些人到国内外闯荡,成功之后衣锦还乡,在族人的协助下,举行隆重的祭祖扫墓、走亲访友等活动。这些成功人士成为年轻人的楷模,使年轻人有了走出家乡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在和顺,“走夷方”闯荡天下,成为好男儿的标志,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故土到异国他乡,和顺人以宗族为根基,往往是一人闯荡成功后,回到家乡,带领家族其他成员、亲戚等到国外创业,在异国他乡,他们以宗族为核心,生意上相互合作,生活上相互照顾,事业上相互帮忙。和顺华侨在曼德勒、八莫、密支那、仰光等地建学校、会馆、寺庙、坟山、汉人街等,一方面是联络同乡情谊,互助互爱,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祖国文化,不忘汉家威仪;另一方面是传承宗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三、倡导文明,发展公益事业
  
  经商成功,积累了大量财富。和顺人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便投资建设自己的家园和乡里公共设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顺成为一个美丽和谐的古镇。美籍华人学者蔡莉莉用非常地道的政治科学方式,证明了在同样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有宗族的村庄和没有宗族的村庄,其公共设施存在很大的差别。她的观点在和顺得到了印证。
  一是兴建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图书馆始建于1924年,被誉为“文化之津”,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达7万余册,其中不乏善本和珍本书籍,清代木刻版本、大型丛书为馆藏之宝。
  二是精心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家园。和顺每条街巷,都是赭黑色石板铺就的道路,坚实平整。巷口建有闾门,门上的匾额题字有“说礼敦诗”、“古处同敦”、“俗美风淳”、“兴仁讲让”、“景物和熙”等,无言地传扬着古朴的道德思想,彰显着和顺的高度文明。和顺人在乡村修建游泳池、足球场,经常举办有村民、学生参加的各种比赛。和顺人修订乡规民约,保护树木、河流、湿地等。宗祠是和顺最独特的建筑,在这一小镇,建有八个宗祠,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这在全省各地实属罕见。沿村前小河修建八个洗衣亭,是身在异乡的男人为在故乡照顾父母子女、一生辛勤劳作的女人修建的遮风避雨的心灵之亭。村中的元龙阁、中天寺、卧牛寺等成为和顺人祈福、消灾、集会的心灵之地。各种各样的“百岁坊”、“节孝坊”,成为和顺人精神的象征。
  和顺的各大宗族,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促进了和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使今天的和顺成为开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古镇,在2005年全国魅力名镇评比中,和顺镇一举夺魁,对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者王沪宁认为:村落家族文化不论其历史和现实的表现形态如何,总包含着一定的正面因素,但村落家族文化的观念系统往往不利于社会整合、不利于社会体制的运转,不利于社会法律规范的贯彻,不利于公民文化的形成,最终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对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侨乡的宗族活动进行分析,其宗族活动在600多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应该是肯定的。
  作者单位: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