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排课中彰显学校课程自主权

2008-12-24 05:48王海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校本

王海燕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载体。随着2007年高中新课程在首都各高中学校的全面实施,基于学校、学生、教师、资源的学校课程自主建设,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动态的、创新的、整体的实践聚焦,也是学校理解教育和践行教育的鲜活、丰富、系统的行动表达。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等学校在高中课程自主排课方面的率先尝试,是高中学校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将课程改革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融通的积极探索。

第一,学校自主规划课程是基于高中独特的教育传统和课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课程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离不开真实的教育情境。作为高中学校,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积淀着自己特有的教育传统和课程特色,显示出学校干部、教师长期以来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和努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目标、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等层面系统的变革,必然引发学校对培养目标、办学理念、课程教学的全新理解和主动调整,在新课程的设计、实施中增强依托课程实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一些学校看,如北京市第四中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设计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展分层次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发展自主能力。到2005年,他们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来定位学校培养优秀人文、科技后备人才的目标。再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办学实践中,始终追求“最适于少年生活”的“全人格”教育,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德育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从而为新课程的校本特色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诸多立足学生发展的已有的课程变革都成为学校走进新课程的坚实基础和动力,使得学校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整体构建课程方案。

只有充分立足学校已有的课程基础,发掘自身的课程建设优势,才能让学校在贯彻新课程理念中显示出特有的信心、实力和能力。因此,每一所高中学校在课程建设发展中都要经历自觉审视学校课程基础的理性研究过程,也只有自觉依托学校在课程设计、实施、开发中的现实基础,才能使学校在继承与创新中构建符合学校独特办学目标、适合学生发展实际的学校课程。

第二,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设置显现出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课程方案作为实践学校办学理念的显性载体,从内容的规划、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过程的监控等,都集中表现为学校在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凸显学校培养目标、实施课程规划等方面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作为具有领导力的课程,各校制定的课程方案着力体现出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追求,都力求在教师、学生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得以落实和物化,成为师生互动、体验成长的鲜活过程。如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的“分年级逐步分层,分学科科学配餐”的课程安排,既表现出学校对学生发展具有的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等特点的理解,也表现出学校对知识的关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尊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立起的由学生指导中心、导师组、导师三部分组成的学生指导体系成为学生适应高中课程的基本保障。北京市第四中学全校教师共同开展的“我的教育教学观”征文活动,以教师的自觉反思加强课程理念的学习与贯彻,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践行能力。只有当学校的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师的课程行动有机联系起来时,课程才能从文本转化为行动,成为师生的生活体验。可见,学校自主排课所显示出的学校课程领导力,决不是简单的基于学校行政权力的课程权威,而是学校干部、教师以每个人的主动参与促进学校课程体系趋向合理、有序、适切,显示出学校课程实施的灵活、创新、深化。

作为具有执行力的课程,学校都依据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理念和思路承担起自主设计、实施课程的责任,在目标、内容、结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大学校课程落实的力度。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的“6+1+1”课程体系架构出国家课程(学科领域)、学校拓展类校本课程、综合活动类校本课程三大课程板块,在全面完成必修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水平,调整了模块的内容顺序,并在课程开设中适当增强与科学、社会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为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北京市第四中学教师对物理、化学学科进行模块整合教学实验,以一学段为单位,将全体学生分为2组,分别开展物理、化学的教学,课时相对集中,并且一学段完成2个模块的学习。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尝试实行课时的“36+1+3”模式,每天8节课,每课时40分钟。其中36课时安排必修课程,1课时安排学生社团活动或开展研究性学习;3课时安排校本课程,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则以德育课程化建设贯穿高中生活始终。这些具体做法都显示出学校正是立足于对国家和北京的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才使得不同学校的课程生动、丰富而有个性,进而使学校课程成为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的教育途径。

第三,学校落实课程方案的过程直接促进着高中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作为课程具体规划和落实的基本场所,最关键的实施动力来自教师。围绕课程方案的校本设计、规划,其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全校教师成为课程主体的一个契机,也是一个团队专业建设、合作发展的过程。教师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的关照,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分析及其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师围绕模块教学参与的各种学习进修、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些都源自学校课程自主设计、实施的新挑战,源自教师在新课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成为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举办“人才工作会议”,成立“北师大附中教育教学专家顾问组”,规划与课程实施相对应的教师队伍建设;亦如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在教学管理上提出“五抓五突出”要求,通过“抓计划,突出条例;抓备课,突出规范;抓课堂,突出效率;抓训练,突出落实;抓分析,突出改进”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自身的课程实践反思能力也伴随课程实施越发成为一种自觉。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一年的新课程实验中就围绕课程组织开展了4次调研活动,及时掌握课程实际状况并动态调节,这本身就是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的真实体现,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体现。

第四,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让学校自主课程充满活力

高中新课程强调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让学校在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上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学校只有抓住这一难得契机才能让课程自主权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大能力。

在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的100门微型课程让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涌现出“大文化选修课”、“STS系列选修课”和“荣誉课程”等校本选修课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以研发的“新课程网络管理平台试用版”让课程管理规范、便捷,显示着课程管理能力的提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发的德育校本课程,包括成长教育、科普创新教育、人文传统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时事政治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系列内容,让学校德育在课程中有机融合;北京市第四中学对体育课实行“教学课、选修课、活动课三课一体”,各年级实施一节教学小课、三节选修课、一节活动课的体育教学模式。 这些都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整体看来,基于学校的课程研制和实施,是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具体实现过程,也是学校教育特色的建构与表达。以源于学校自主排课的实践探索,展现着首都高中学校主动、务实的课程建设历程。尽管才仅仅一年的时间,但是已经显示出学校课程在传统与创新中、在继承与重建中、在规划与实操中、在理解和行动中所经历的真实教育体验,让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参与、对话中领略到课程对人的激励和唤醒,也品味到学习的艰辛与复杂。毕竟,高中新课程有待于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的全面参与和建设支持,诸如课程目标的“人生规划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时代性”;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有层次”;课程实施中的“选课指导制度”、“发展性评价”、个人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等,这些都体现出高中新课程的具体变化和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挑战,也显示出高中新课程的任重道远。

当前,高中新课程实验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也不断遇到探索中的问题。如何让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追求转化为学校具体的课程行动,如何协调学生在学科必修课程与学科选修课、校本课程的修习过程,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生涯规划,如何处理好课程修习过程评价与会考、高考改革的关系……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学校课程自主权的赋权增能的现实课题。以对课程本质的求根务本的严谨态度,以对学校课程自主建设能力的不懈打造,以对区域间、校际间课程实验探索成果的共同分享,高中学校所蕴涵的课程研制、开发与实施的教育功能将日益彰显,成为促进高中学生成长的核心力量。□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栏目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校本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你还好吗?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