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榔头”郎平,在与女儿的冷战中再造神话

2008-12-24 00:00:00张小龙
今日文摘 2008年12期


  2007年11月16日,第十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落幕,由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战胜巴西、古巴等强队,以9胜2负的优异成绩获得铜牌,并拿到直通2008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这是美国女排近20年来取得的最好战绩。
  赛后,郎平接到了女儿白浪从美国洛杉矶打来的电话。15岁的浪浪兴奋地高喊:“妈妈,你太酷了!”“铁榔头”动情地说:“曾经,我与女儿沟通不够和谐,与队员存在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与祖国球迷存在误解,我记不清偷偷地哭过多少回……”
  
  两头碰壁 教练母亲哪个都不好当
  
  郎平是中国女排的标志人物:作为队长,她率领球队获得过“五连冠”殊荣;作为主帅,她将困境中的中国女排带到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随后,郎平经历离婚的痛苦,独自一人在意大利闯荡十年。2005年1月,郎平当上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2005年3月,郎平在芝加哥升帐点兵。报到那天,只来了两个年轻队员。郎平给几位主力打电话,对方回答:“国家队不发工资,我不想去。”郎平对美国排协主席比尔说:“手下无兵,你让我怎么打仗?”然后就从芝加哥飞回洛杉矶的家。郎平回家了,她向班主任询问女儿在学校的表现,没想到遭到浪浪的反对:“您这么做有两点不妥,一是不尊重老师,询问说明您不信任他;二是不尊重我,我有自己的隐私,您不能干涉!”
  情人节那天,浪浪回到家后,从书包里拿出十几支红玫瑰。郎平问:“你从哪儿弄的?”浪浪自豪地仰起头:“男同学送的呀。”郎平揪住女儿的耳朵问:“你是不是早恋了?”浪浪气得直跺脚:“是不是今天没有男人给您送花,您就嫉妒我了?”郎平气得打了浪浪一下,浪浪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里。
  此后好几天,郎平和女儿陷入“冷战”,两人不说话,实在要交代什么重要事情就写小字条。郎平意识到,自己与女儿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2006年年初,郎平第一次率美国女排出征世界锦标赛,每场比赛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输了球后,队员们在休息室里说说笑笑。郎平训斥道:“你们怎么还有心情笑呢?”一名队员拍拍郎平的肩膀说:“珍妮(郎平英文名字),请你轻松点好吗?”
  郎平正在气头上,她指着那位队员说:“你们都给我出去,绕着场地跑20圈!”一名队员白了郎平一眼,然后径直离去。其他队员也纷纷起身,吹着口哨不辞而别。
  世锦赛美国女排一场未胜,小组赛即遭淘汰。听到妈妈抱怨美国女排队员,浪浪没好气地说:“您这个主教练恐怕是当不长喽,您好自为之吧。”
  
  女儿为师 人到中年痛苦“转型”
  
  世锦赛结束后两个月,郎平接到浪浪学校心理课老师的电话。见到郎平,老师拿出浪浪一篇心理课作业,里面写道:“我的妈妈是女强人,全世界有很多人崇拜她。但是,我不喜欢女强人妈妈……”老师严肃地对郎平说:“你要改变自己的方式,否则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从学校出来,郎平陷入深深的思索。她决心改变自己,完成从“女强人”到“好妈妈”的转型。
  浪浪酷爱打篮球,每天放学后都泡在篮球场上。郎平想缓和一下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特意去看了一场女儿参加的篮球比赛。浪浪对妈妈说:“我崇拜的偶像是湖人队当家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我做梦都想得他的签名照片。”
  2006年5月,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客场挑战洛杉矶湖人队。郎平给姚明打了个电话,试探能否帮忙搞到科比的签名照片。姚明爽快地说:“我送你两张票,赛后我安排你们见面。”
  比赛那天,郎平为姚明加油,浪浪为科比鼓劲。赛后,郎平让女儿闭上双眼,等浪浪睁开眼睛,看见科比和姚明两位巨人微笑着站在她们面前,不禁惊喜得连声尖叫。科比不仅与浪浪合影留念,还送给她一件自已的紫金战袍。
  只要有空,郎平就去学校看女儿打篮球。让她意外的是,这些尚未成年的业余选手训练起来非常投入,跟教练的关系也很融洽。
  郎平问浪浪:“你们打篮球也没人发工资,怎么那么起劲儿呢?”浪浪说:“平等、自由、快乐,这是全部秘密。”郎平内心警醒了:美国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与中国人不同啊。
  郎平做的第一件事是邀请大家到她家里做客,她亲自下厨为姑娘们包三鲜馅儿的饺子。“饺子宴”让郎平在队员心目中的形象变得亲切了。在泛美杯和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上,美国女排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
  
  穿越风雨 2008年带姑娘们“回家”
  
  2007年春天,浪浪代表自己的学校参加加州中学生篮球联赛。郎平受组委会邀请担任开幕式嘉宾。比赛中,浪浪好几次被对手撞出场地。她对妈妈说:“篮球太野蛮了,我不想再打了。”
  郎平心里一阵激动。女儿只有15岁,身高已达1.86米。如果不打排球真是糟蹋了。但郎平一直不敢跟女儿表露自己的想法,一是打职业排球太苦太累,她舍不得让女儿遭那份罪,二是担心女儿反感,不愿接受妈妈给她安排的人生道路。
  在浪浪的多次请求下,郎平将女儿带到美国女排的训练馆,让国手们当浪浪的“陪练”。郎平鼓励她说:“你跟美国国家队队员的水平差不了多少。”从此,浪浪真的爱上排球了。
  在郎平的悉心调教下,美国女排的水平突飞猛进。世锦赛小组赛,美国队居然以3:0完胜从未战胜过的中国队。尽管郎平赛后表示,中国姑娘们太疲劳了,但中国球迷还是在各大网站发表言论,称郎平是“中国女排的敌人”。
  在漫天的口水中,郎平邀请中国女排两位主将冯坤和赵蕊蕊到美国疗伤。美国记者问郎平:“既然中国队是美国队的对手,为什么你还要帮助她们?”郎平正色道:“我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美国队主教练。”
  2007年11月中旬,第十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战幕拉开,美国队连克古巴、巴西、俄罗斯等强队,取得了七连胜,最终以9胜2负的优异成绩获得铜牌,顺利拿到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现场督战的美国排协主席比尔激动地说:“珍妮,是你改变了美国队!”郎平意味深长地回答:“不,改变的是我自己。”■
  (渔夫荐自《文摘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