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远
黑市武器交易,也称“非法武器交易”或“地下武器秘密交易”,是指不向新闻媒介透露的、可能会有损国际某一方面法律协议和道义的、一般以武器秘密购销合同为形式在国际间进行的武器买卖。
黑市武器交易可分为走私性黑市武器交易和政府间为避开国际舆论而秘密进行的黑市武器交易。随着国家安全的综合化、复杂化、多样化,一些国家尤其是小国为了获得武器装备,打造军事实力,不惜违反相关武器禁运的国际法规定,通过黑市大肆向其他国家购买军火,使得近年来世界军火黑市交易异常火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火爆的黑市交易
军火黑市交易历来是令国际社会头痛的一种活动,屡禁不止。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冷战结束后,地区和种族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军火黑市交易活动也随之日益猖獗。目前全球军火黑市交易额急剧膨胀,已由1992年的185亿美元升至近年的1000亿美元左右。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军火黑市交易使每年大约10亿美元的军火从克罗地亚的斯普利特港流到波斯尼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地。那一段时间,克罗地亚几乎成了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的中转站,“在当时的克罗地亚国防部长伊科·舒沙克办公室门前,几乎总有一支‘50人的队伍拿着从国外私运武器的计划在等着与他会面”。
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的种类则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所有武器装备的种类,小到手榴弹、地雷、枪支及其零部件,大到坦克、导弹、飞机、军舰等,一应俱全。更令人惊叹的是,一些技术先进、对外绝对保密、通过正常渠道不能获得的高新武器却能通过黑市交易渠道获得。俄罗斯开发的苏30歼击机,是一种隐身性能极强的先进战机,其隐身装置能使美军的雷达失去作用。西方国家曾对此战机的技术资料极为垂涎,千方百计进行刺探而未能得到,但后来却有一架苏30通过走私渠道落入了西方国家手中。
供货源头相对集中
世界军火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俄罗斯和某些西欧国家,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的主要供货方也是这些国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已成为世界武器走私的中心,为拉美及世界各地的各种势力提供武器装备成了当地的一种行业,每年都有包括“毒刺”导弹在内的成千上万件武器从这里走私到国外。美国海关稽查人员基恩曾说:“全世界的武器商人都拥到迈阿密来了,当地的武器交易简直是世界晴雨表,不论哪里爆发冲突,我们这里肯定都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非法武器交易案”。就连美国海关总署也承认,迈阿密已是世界最大的非法武器交易市场。
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的另一个重要货源地是俄罗斯。前苏联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国,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各种武器装备在混乱中不断流失,俄罗斯军队在撤离东欧时就出售了大量军火。据有关新闻媒体披露,在2004年,俄罗斯向伊朗秘密出售了一艘柴油驱动的潜水艇,伊朗后来又向乌克兰秘密购买了超音速巡航导弹。
以色列也是世界军火出口大国之一,它在世界军火黑市交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据有关媒体报道,以色列军火企业所制造的武器装备有50%以上销往国外,遍及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对外出口占国防销售总额的75%以上。在庞大的军火出口生意中,以色列的私人军火公司以其独特的优势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以色列目前有600多家小型私人军火公司。这些小型私人军火公司的老板通常都是有一定的来头的,要么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高级军官,要么就是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前高官。他们充分利用以前在工作中同国外建立的关系,将大批的军火和技术走私到国外。当前,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的“瞪眼”式激光制导导弹,以及IAI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合作升级的“鱼叉”反舰导弹都成了世界军火黑市交易中的抢手货。
交易主体形形色色
进行国际间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的集团和个人,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如本·拉登的“基地组织”)、黑社会帮派、意大利“黑手党”、前爱尔兰“共和军”、美国的“三K党”及其他不法组织外,一些国家的政府人员和银行也参与其中。
经过5年的潜伏侦察,英国反间谍军情五处发现某国际商业银行有几十个账户与恐怖组织和武器商有来往,从而发现了该国际商业银行参与武器走私的活动。这类国际银行常常为某些国家购买武器装备牵线搭桥、提供货款和转账资金。在几个武器输入国购买潜艇、导弹等尖端武器的黑市交易中,这些银行都充当了重要角色。
另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国际商业银行向某些第三世界国家或恐怖组织销售武器早已不是秘密。一些大军火公司一直通过国际商业银行向国际恐怖集团出售武器。这些交易的大部分,均由设在一些国家首都的国际商业银行的分行作担保开具信用证,再由军火商秘密地把武器分销到世界各地区。对上述情况,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和金融管理机构是了解的,但是,因为牵涉国家利益和政府及各界重要人物,一直秘而不宣。这也是一些国际商业银行长期参与走私武器而未被揭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交易方式诡秘多样
尽管很多世界军火的出口受到国际法严格的限制,但受强大的经济利益刺激,军火商们为了扩大黑市交易量,常常想方设法,“各显神通”。交易方式手段多样。一是借人道救援之名,行武器走私之实。有许多走私的世界军火都是通过官商勾结,打着运送医疗设备、救灾物资等联合国人道救援物资的旗号,被大摇大摆地送往冲突地区:如克罗地亚政府曾在法国情报部门的协助下,搜查了一架来自伊朗的波音747飞机。该机每周都从德黑兰运送医务人员和医药物资到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机场。搜查结果令人震惊不已,因为他们发现那些“护士”全都是乔装的士兵,机舱里则放满了美制舰载导弹。
二是大打“擦边球”。比如一些军火商会以一些过时的武器如M48主战坦克等名义申请军火交易许可证,然后会顺带捎上几百枝“乌兹”冲锋枪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销售。另外,对于以色列的军火商来说,他们还有一个护身符,那就是以色列2002年修订的引渡法。此法规定,以色列政府不能把任何公民引渡给一个外国政府。这样做实际上为武器的非法出口开了绿灯,大大刺激了通过非正常渠道的武器出口。对这种情况,以情报部门并非不清楚,但他们更多的是默许。因为这些非法交易能够带给他们一些非常有用的情报,能够告诉以情报部门的特工们是谁在购买武器,他们为何购买武器。
三是偷梁换柱。按照国际惯例,武器出口必须有出口许可证,进口一方要出具直接用户证明,说明武器的最终目的地。但是这种证明可以在填写目的地时做手脚,以蒙混过关,而且一批武器经过几个国家后,海关就很难查出其来龙去脉,武器走私者就利用这一特点,故意使一批武器经过几个转口港,增加其复杂性。例如,巴拿马驻西班牙的一个领事馆的人员试图安排船运输一批价值2000万美元的军火到克罗地亚,这批货的来源是美国,在填发货单时,发货地点写成了捷克和奥地利,运货路线途经巴拿马到欧洲。
四是暗渡陈仓,瞒天过海。为了走私军舰,一些军火商将军舰上的武器装备进行拆除,并对军舰进行改装翻修,乔装成民船进行走私。他们还把舰载武器装备拆散,当作各种民用机械零部件公开装运,有人甚至把小型武器拆零,放入家电中进行贩运。到了目的地后,再对军舰进行复原,加装武器装备,恢复原有功能。
五是“原木挖洞”、“鱼腹窝藏”。就是把巨大原木挖个洞,填入一些军火,如导弹、鱼雷等,再予以伪装偷运。另外,远洋渔船靠岸前将一些武器的零部件放入鱼腹,船入港时,鱼已全部冰冻,要想检查,已非易事。
目前,猖獗的武器黑市交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已日益彰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及一些国家已开始在打击武器走私方面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军工生产过剩的现象日趋严重,世界又还不太平,地区冲突不断,军火有着很大的市场,暴利的诱惑使得一些不法武器商铤而走险,再加上国际各大利益集团不时以走私武器为手段,进行政治渗透,军火黑市日益昌盛。看来,在强力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支撑下,只要世界上存在战争威胁,军火黑市交易就会存在,禁止世界军火黑市交易短期内也将很难有所建树。
[责任编辑]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