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插图画创作的研究

2008-11-27 08:56谢智敏
大舞台 2008年4期
关键词:儿童

谢智敏

【摘要】儿童插图画是供零到十二三岁的孩子阅读的配合文字内容设计的图画,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较少。文章通过儿童插图画的欣赏对象、艺术特点、表现技法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揭示儿童插图画创作的规律方法。

【关键词】儿童 插图画 创作研究

插图一词译自英文illustration,指画家配合文字内容设计的补助图解或传达文章精神的创意图画。儿童插图画是供零到十二三岁的孩子阅读的书籍、期刊、报纸等,用来补充说明文字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艺术氛围的图画,是艺术家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儿童插图画从功能上来讲,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从小吸引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取得教育和美育的效果。

中国儿童插图画的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之后,并且是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而发展成熟起来的。21世纪,随着儿童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儿童读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大量国外优秀图画书的引进,促进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儿童插图画的发展,也为我国插图画家提供了学习、吸收和消化的机会,推进中国儿童插图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我国由于儿童插图画起步较晚,理论的研究更是相对滞后。本人出于对儿童美术的兴趣,收藏了部分优秀的儿童插图画和故事绘本,探索和实践儿童插图画的表现技法,借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儿童插图画创作欣赏对象的研究

儿童插图画创作的阅读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智力、思维都和成人有着质的差别,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儿童插图画也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儿童插图画创作必须研究和考虑儿童的视觉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和儿童对图画的接受特点,以动态的、具体的、造型特征明显的、有趣的形象来吸引儿童,使它真正成为儿童喜欢的作品。

首先,就颜色感知特点谈,儿童的色彩感知有阶段性的发展特点。3岁左右的儿童只能正确地辨别色彩鲜艳的红、黄、蓝三原色和绿色,4岁起逐步学会了区分各种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而6、7岁的儿童已能区分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和橙黄等。由于儿童对色彩感知顺序的限制,要求我们多使用他们较为敏感的色彩,这就是儿童插图画要求色彩明艳的原因。儿童对固有色的确认晚于对形状的确认,对固有色不敏感,在创作儿童插图画时,色彩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就非常大。

其次,就方位空间感知觉特点谈,他们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在低幼儿童视知觉中,空间是水平和垂直的二维空间。所以儿童插图画表现的空间范围不能太大,空间关系不宜太杂,大都应采用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代替三维空间。以平面化的形式展开画面,这也是儿童极容易理解的构图形式。

再者,就观察注意力发展特点谈,特别是低幼的儿童感知注意属于无意注意为主,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常常容易离开观察目标,使注意力溜到次要的、与观察要求不相干的方面。同时由于儿童的视觉和思维处于低级阶段,他们一般只注意事物形象的主要部分。因此,要求儿童插图画创作时,简化造型的形象,夸张其特征;简化背景层次和内容,突出主情节。

最后,就思维的发展特点谈,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性特点明显。低幼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由此而展开的联想,而抽象思维发展较迟。在阅读插图的过程中,低幼儿童他们能够指认图画中的物体,但理解图画间的人物、事物的内在关系较难,所提的问题多局限在“这是什么”,随着其思维的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逐渐想到“怎么了”,最后才会提出“为什么”。因此在儿童插图画形象创作时,更要注意突出人物的外部特征的表达,表情更夸张,动作幅度更大,使形象具直感性。

儿童插图画是为儿童设计的,它的形式、形象、色彩等都要从儿童的阅读需要来考虑。在零到十二三岁这一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是有差异的,插图画作者在构思创作时,应明确阅读对象,根据对象的感知和认识等的特点展开创作。

二、儿童插图画创作艺术特点的研究

插图画是文字的补充,能够呈现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因此插图画具传达性特点。对尚不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低幼儿童来说,这种传达性就更为明显。儿童插图画创作的艺术特点除插图画共具的传达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外,因为它服务于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另具鲜明的艺术特点。

1、童真童趣

童真童趣是儿童插图画突出的特点。优秀的儿童插图画,总是善于以儿童的目光及心理去发现及发掘事物本身的美,并根据儿童思维规律作艺术的渲染,以实现这种美的内涵。

“拟人化”是儿童文学和儿童插图画的童趣所在。儿童情趣,就是要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创造世界。儿童的思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对象里去,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使纸上本无生命和情趣的物体,具有人的生命活动,显得有人性,会说话的动物、随风舞蹈的柳枝、就连玩具皮球也会有爸爸妈妈……在儿童插图画创作中就必须进入角色,塑造几个形象,就要扮演几个角色,创造性地塑造出各种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画家要通过自己对故事情节的充分理解展开想象与联想,让画中的每一个形象的动作、形体,背景上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能说话,都能围绕主题活动。

儿童插图画的童趣性还可以从形象动作细节来反映。细节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形象的性格特征,也能增强趣味性和生活氛围,如农村老大娘习惯用围裙擦手、小孩子站立时习惯用脚碰脚……这些细微的小动作,都能传神地反映出人物的个性。例如,在何艳荣的《小朋友的书》中,小男孩和小熊排排坐,小熊在添男孩手中的棒冰,小猫张着嘴接小熊手中的融化的棒冰水,小瓢虫则在添小猫手中的棒冰。这些小动作和细节使画面充满了趣味性。这就要求画家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用心去体验生活,掌握各种各样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表情变化。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地表达故事的情节。

2、大胆夸张

艺术的夸张是儿童插图画创作的最基本的手法,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形象造型和动作特征的夸张增强趣味性,以幽默的手法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并有着加强叙事和传情的效果。

儿童插图画的夸张应该从儿童的审美心理特点出发,了解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尊重儿童的审美要求,并以此为前提正确把握夸张这一艺术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夸张和变形是在所描绘的对象的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特征、特点经过抽象概括并加以强化,使其更具直感性,这也有利于儿童对周围事物基本特征的认识。如美国插图画家霍利.霍比的《嘟嘟和巴豆》中,大量行李的重复堆砌,夸张地表现出小猪旅行的劳累,对行李数量、种类、体积的夸张更丰富了画面细节。

儿童插图画的夸张手法主要表现在动作、表情、背景几个方面。首先动作的夸张,主要体现在动作幅度的夸大,包括对形象身体躯干和四肢移动距离的夸大以及对姿势与姿势之间转换速度快慢的夸大;其次表情的夸张,主要体现在脸部眼睛和嘴形的变化,往往用几根简单的线条,夸张、简单地表现形象内在、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或笑得眼睛挤成一条缝,大嘴张开满脸是牙,或两眼瞪得圆圆,眉毛竖起,嘴唇紧锁……;还有背景的夸张,背景景物也要像主要形象一样进行夸张变形,通过视角的变换、景物的取舍、透视的幅度、繁简的对比等,适当地简化、归纳和重组,甚至做拟人化的处理,以创造出与文字吻合的背景。

3、浪漫想象

想象,是儿童插图画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没有了想象,就没有了童话和图画书。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阅读插图时,其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他们首先理解画家的想象,然后再在画家的想象的引领下,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以完成进一步的想象。由于其知识、经验、语言等水平发展有限,想象也会偏离主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能分辨出幻想和现实的分界线。他们被儿童插图画所吸引,一方面是因为儿童插图画中的想象与他们喜好想象的天性相契合,另一方面是阅读过程中诱导想象而造成的愉悦使然。他们尤其喜欢那些想象奇特、新鲜的插图。因此,在创作儿童插图画时,想象的成分无论浓淡,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便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儿童插图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所以成功的儿童插图画家本身就必须拥有高度的想象力,让孩子透过图画,可以完全地感受到作者生动的想象,惊喜地进入绮丽的想象世界。

4、平面装饰

儿童插图画的平面装饰性是由儿童的视知觉发展特点决定的。在低幼儿童视知觉中,空间是由最简单的方式——水平和垂直的二维空间表现出来的。因为儿童早期基本上缺乏空间概念、透视概念、重迭概念,在他们的画中,画面都是统一在一条基线上的。

因此为儿童设计插图画时,画面的空间范围不能太大,构图往往应采用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代替三维空间,要打破原来的焦点透视,而要采用散点透视和平置的表现方法。这种平面性的、简洁的构图形式也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形成儿童插图画特有的形式美感。平面展开的画面空间,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太深远的空间、太多的形象重叠反而会阻碍低幼儿童对事物的辩认和理解。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处理方式在很多方面与儿童画有相似的地方,大都是作者真诚地按照自己天真的想象和理解来创作的。它们忽视一切细节,不管透视比例,特别夸张印象深刻的东西,不受空间时空的限制,画面上的视点随心所欲地移动。像民间美术中的屋小人大、屋子敞开、散点透视等构图方法,也正是早期视觉经验的概括。我们可以从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汲取精华,创作出为儿童所喜欢的、具民族艺术特点的插画作品。

三、儿童插图画创作表现技法的研究

绘画的表现技法和工具是分不开的,随着工具材料的丰富,儿童插图画的技法也呈现多样活泼的特点。插图画的创作技法主要可以概括出手绘、工艺制作、电脑制图、综合制作这几类。手绘由于工具材料的不同又有铅笔、炭笔和木炭画、钢笔和墨水画、彩色铅笔画、色粉笔和油画棒画、水彩画水粉和液体水彩画、丙烯和油画、中国画、版画;工艺制作有剪纸、撕纸和拼纸画、缝纫画、布贴和刺绣画。在研究各种技法时,首先要了解和把握工具的材料特点,掌握工具的技法技能,现在以彩色铅笔、色粉笔和油画棒为例,谈谈儿童插图画的技法表现。

彩色铅笔和色粉笔都很适合表现柔和的色彩过渡,且画风细腻,色彩柔和纤美,具有朦胧感。在质地比较粗糙的纸面上使用时,笔触松动;而在光滑的纸面上,则过渡更为细腻,细节也就更加精致、丰富。彩色铅笔和色粉笔也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与水彩结合使用,以表现细节和光影变化。

而油画棒的风格则更为轻松自由,其笔触相对而言更加粗犷、随意,很容易表现出儿童插图画所需的稚气和童趣。而且,油画棒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绘画工具之一,它能带给儿童好像是自己画的亲切感觉。油画棒色彩浓烈,覆盖力强,表现技法多,除了用线条表现以外,还可以用刮刀进行颜色的糅合,使之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电脑技术的发展为插图创作提供了无数种新的可能。许多插图画家的创作工具由传统的画笔变成了鼠标、数位板等数码工具。电脑能够模拟许多绘画工具所表现的画面效果,且容易修改。除此之外,利用绘图软件还可以绘制出手绘工具所无法达到的一些特殊效果,如将真实照片与绘制的虚拟形象或场景结合,这使数码绘画有了与众不同的效果。常用的数码绘图软件有Illustrator、Photoshop、Painter、3D Studio Max等。

儿童插图画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艺术门类,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它涉及广泛,要求插画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绘画基本技能外,还应对儿童心理学、美学、儿童文学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儿童插图画。

参考文献:

[1] 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2] 陈敏.儿童书籍插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