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成元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和我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地理教学应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关键词】 地理 教学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新时期提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它与前两者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地理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继出现,且愈演愈烈;近几年日渐增多的沙尘暴、洪灾、滑坡等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有的地方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中央适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为: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当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既是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理学问题
1.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现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而且与后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地关系中的“人”也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指多层面的“人”。因此人地关系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与人工产物、人与土地综合体、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关系系统。
2.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
吴传钧院士在庆祝中国地理学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向全国地理界建议: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应是我国地理学今后一个相当长阶段的主攻方向;协调人地关系,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作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境况不同,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也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的统筹上,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认真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间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差异与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领域,地理学都大有用武之地。
3.统筹兼顾,城乡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年扩大,2002年达到1.0:3.1,比1978年1.0:2.4还要大,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水分,而城市居民还享有农民无法享受到的多种福利,差距将会更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之大实为世界所罕见,“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问题,分别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任务,并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该命题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4.实践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
尊重生态自然,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危害其他物种的生态环境作为道德准则;承认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并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彻底改变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和挥霍。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对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作无害化处理,使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人们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参与宣传、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因此,只有通过强化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引导人们选择善待环境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才能真正形成阻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强大力量。
5.遵循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共享,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