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迎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心理活动为基础。”进入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情感十分脆弱,有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的种种原因而暴露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和勇气,个人主义严重,不愿意和他人合作等问题,实际上这多数与心理问题有关。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思品教学的内容,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因素。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注意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将有利于思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和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假如教师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形式、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片、多媒体、丰富的资料和学生自己的表演,则被动的“苦学”,就变成主动的“乐学”,教学也就容易实现成功。初中思品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与青少年思想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要挖掘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运用预先设计的语言、幻灯、影像、音乐、图表等媒体与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对某一特定的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一旦达到了预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后,又往往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知识结构按部就班地来组织教学。这种创设的导入情境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完整、有机地结合,仅仅是起到引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的作用,因而不可能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持续的影响,也难以迅速对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转换产生反映。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所创设的情境来营造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氛围,并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巨大诱惑力的学习场景中,带领学生或以问题为引子,引导学生就问题进行争辩、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走出误区,澄清认识;或以竞赛为手段,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获得问题解决的快乐。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才会兴趣盎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从而使认知情感有序地进行。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进行主动探究
学生能发现问题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动力源泉,也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开端。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大力创造提问的环境,只有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敢于主动、大胆地进行探究活动。
初中思品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积极发展的阶段,面对成长中的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必然有所思,有所疑。教师不应回避学生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究,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随意下结论,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解决。
三、提供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我都注意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就感,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境,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看得懂,学得会,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对学生及时评价,适时引导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老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大人如此,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初中生天生喜欢称赞,他们的自尊心极强,表现出强烈的要脸面、敏感等特点。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的矫正,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其实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及时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锐利的眼睛,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哪怕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因而教师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让他们尽意而言,善于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本质,对学生表述的内容、思维的状态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将教育的要求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全面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