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思想政治课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的内在统一性

2008-11-04 08:59陈锦文
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8期

【摘 要】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层面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统一性。其在工具理性层面统一于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在价值理性层面统一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两者并重,是高校思想政治动态教育与实践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统一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灌输原则;启发原则;内在统一性オ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则不外乎两种理论的交锋,即灌输原则或启发原则。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政治性、思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因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灌输原则”,以理论灌输、正面引导和榜样激励为教学模式。又有学者坚持以“启发原则”贯穿教学过程,因为其凸现受教育者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我教育和自觉内化的重要性。而教学实践证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两者并重,并努力形成“灌”中有“启”,“启”中有“灌”的有机融合与相得益彰。因为,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的内涵

灌输原则指教育者坚持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与理论等意识形态的系统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政治信仰、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一个教育主体将特定思想移植至教育客体的动态的教育过程与实践过程,具有方向性与目的性的特征。其本质含义是“教育和宣传”——用外在的知识和思想输入,充实受教育者的大脑,并为受教育者所接受。

启发原则旨在调动受教育者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让其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学习主体地位确立与实践的过程,体现了主动性与渗透性的特征,即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从而体现教育的贯穿能力与知识的渗透能力。其本质含义是“引导与思考”——用可提供的素材引导受教育者思考,激发其学习动力而主动学习,使其认识产生量与质的飞跃。

二、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的内在统一性

传统的教学理论研究中,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通常被理解为是基于教学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指导思想而形成。这事实上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同时坚持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因为,两者在工具理性层面与价值理性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

1、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工具理性的统一

工具理性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求人的行为必须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以实现既定目的的行为,或者说以手段的最优化做为理性的最高要求。[2]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系统中教学功能的发挥是多种教学方法依据人的认知规律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终极目标都指向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为教学原则的“灌输”与“启发”正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与现实效应都明显体现着一种工具理性。所以,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首先在工具理性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识的初次转化通过受教育者掌握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成个人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信仰等隐性知识。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灌输原则。因为只有通过“灌输”方式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显性知识全面系统的进行宣传与教育,其目的是希望受教育者接受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其是人类实践的结晶与理论思维的产物,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简单提炼与概括。放弃灌输原则,实质上就等于放弃马克思主义教育。但是如果把灌输当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唯一原则,其结果必然是灌输异化成“强迫式”、“填鸭式”、“满堂灌”、“板着脸孔”等说教,这显然是对灌输原则的狭隘化和简单化理解,也违背了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即人的认知过程止于对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即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组合化。其他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过程如内化、社会化、外化严重缺失。因此,在践行灌输原则时,如何遵循认知规律,实现知识的再次转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坚持灌输原则,就必须坚持启发原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必然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必须将理论“内化”、“社会化”与“外化”。知识“内化”、“社会化”与“外化”阶段,就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诸如社会实践等启发他们,让他们亲身感受与体悟,主动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知”、“行”合一,实现从知识组合化到内化、社会化与外化的转化。正如列宁在批判工联主义思潮中所说我们应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自觉”二字事实上是这一过程最精辟而深刻的阐述。由此可见,启发原则也是灌输原则的内在要求。

2、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性的统一

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理性要求人们“关注政治制度、政策与政治思想、文化、价值观基础的相应性,即政治制度的假设与改革必须与相应的政治思想、价值观的培育相结合”。[4]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的内在统一性也体现在其价值理性层面。两者融合和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与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与发展,以及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必须坚持启发原则。因为“启发”的出发点与归属点都在于受教育者能主动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这一动态的教育与实践过程体现了人对现实社会认识、利用和改造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同时也蕴涵了人对社会责任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只有人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那么人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心理与生理才能全面协调的发展。因此,“启发原则”的实质是人在精神动力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个人的主体能力和自由个性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人从事自觉能动活动的内在根据,也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

灌输原则是启发原则的内在要求。因为其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保证受教育者立足现实环境,坚定政治立场与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马克思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而且要将共产主义思想“灌输到群众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种方面的素养。”[7]1996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强调德育不能放弃灌输原则,要“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8]在当代,坚持灌输原则即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与实践。这是提升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3、提升教学实效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传统的学术研究认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存在矛盾性,即一种理性的张扬,必然意味着另一种理性的衰落。事实上,两者之间的理性冲突并不是必然的或与生俱来的,关键在于两者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都被绝对化了。例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被视为可以单独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理性路径。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融合与统一之上。换言之,工具发挥的作用只有在相应的价值内涵和目标追求中才是积极的,而价值内涵与目标也只有通过工具的途径与运用才有可能真切实现。进一步而言,教育者不仅担当引领社会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的重任,而且肩负有效实现既定目标的责任。因此,教育者不仅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而且要考虑在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利益的实现,即教育者不仅要按照工具理性理念增加技术含量,而且一切技术性操作都要体现价值判断与追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教育主体、客体、内容、目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活动的系统。在教学中坚持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并重正是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与统一。一方面“灌输”与“启发”被认为是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管理的最具操作性的环节。这两种具体化手段的结合在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实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被认为是教育者“教学工具箱”中最强有力的武器。另一方面,坚持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并重超越了单纯的工具理性,内涵了单一原则所不具备的价值理性。其对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现实性等问题的关注,都体现了现代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基于这层意义,作为对十七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时代背景的回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灌输原则与启发原则必然内涵了工具和价值的双重理性,且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参考文献】

[1] 吕慧萍.高校思政课“灌-启”式教学模式探讨[J].理论导刊,2005(9):82.

[2] 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7):3-8.

[3]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6.

[4] 郭小聪,文明超.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工具理性思维[J].政治学研究,2003(3):41-4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6]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7.

[7] 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4.

[8]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国高等教育[J].1996(2):5.

ァ咀髡呒蚪椤开

陈锦文(1979-)女,汉,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