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瑾
【摘 要】 “玉”在唐宋诗词中的出现频率极高,诗词中隐含着深厚的玉文化内涵。依靠这些诗词能够清晰把握唐宋时期中国玉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唐宋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关键词】 唐诗宋词;玉文化オ
唐宋的诗词含概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士大夫阶层和广大市井社会的方方面面。虽然诗词有很多艺术渲染和铺陈夸张,但从一个侧面还是足以反映出社会真实的存在。而“玉”在诗词中的出现频率极高,有专门描写玉的诗词,“瑶,珮,琼”都是玉的别名;有用“玉”对美人才俊的形容:玉容、玉颜,玉骨,玉肤、玉树临风等等;也有对玉产地的记述和采玉、卜玉的诗句。诗词中隐含着深厚的玉文化内涵。同时,依靠这些诗词能够清晰把握唐宋时期中国玉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唐宋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一、“玉”与玉产地
对于玉的界定《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宋应星《天工开物》卷18说:“凡玉入中国贵重者,尽出于闐”。除此以外,自古以来中国有不少地方亦出产美玉。“如《禹贡》载梁州玉,《韩非子》载楚山(即荆山)之玉,淮南子载钟山之玉,此外又有岷山之玉,蓝田之玉、太行碧玉、会稽之玉、余姚之玉、南阳之玉……多不胜举。”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髓,只有了解了玉文化,才能对整个中华文明进行更好的把握和理解。
李商隐《锦瑟》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谓:“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中提到的“蓝田”和“玉山”都是指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的蓝田山,因产玉而得名。
李白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诗句和李贺的“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马刍辞凤苑,赤骥最承恩”。刘禹锡“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刘驾《昆山》“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所指皆为昆仑山。《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会见居住在瑶池的西王母,登昆仑山赞许“惟天下之良山,宝石之所在”,“天子取玉版三乘,玉服,于是载玉万只也”。昆仑古之认为是最高的山,黄河发源地,群玉之山。所以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河乱注?”说明昆仑中流砥柱的作用。方干《题君山》中说“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借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李贺《李凭箜篌引》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形容声音如玉碎山崩之惊心动魄。由诗词可见一斑,和阗玉和蓝田玉在唐代应当是享誉盛名。历史文献记载也能够证明这点。玄奘《大唐西域记》曾记载瞿萨旦那(和田)产“白玉”。贞观六年(632)于阗国“遣使献玉带”。五代时期玉器贸易更加兴旺,宋代时使用和田玉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唐代。据《宋史》和《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的记载,西域经常向宋贡玉。
二、“玉”与“玉门关”
玉门关得名至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来自英籍学者斯坦因所说因和阗玉输入中原而得名。玉门关之得名始于和阗的美玉,和阗玉自古至今是塔里木盆地输入中国的一宗重要货品[1];另一种是李正宇、李树若提出的“玉门”最早的古义为“玉饰之门”,即“边关”,亦即“国门”,新的引申义曰“君门”。《周易》“乾卦”为“西北之卦”,言其卦象又有“为玉为金”之说,“金性坚刚,玉质温润”,内含仁德,外施润泽。故有玉门关之称。
唐宋诗词中,玉门关成为边疆的泛指,其中流露的多是对远征故人的思念和征战在外的思乡之情。从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到了王涣之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这条沟通西域和中原的经济要道几经战火硝烟,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唐朝盛世已渐渐没落。《子夜吴歌•秋歌》中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体现了百姓厌战的情绪。家人对将士的思念化作家书千里迢迢“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战争局势却始终是“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可见当时战争持续时间长,征战频繁,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西域作为沟通中原和东方商贸的经济纽带和守卫中原的边疆防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对玉门关的坚守,对中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条“玉石之路”的关隘见证了西域和中原政治、经贸、文化交流的全过程。
三、“玉”与美人
玉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代表了美丽洁白,珍贵难得。用玉来形容美人的诗词不胜枚举。古人情有独钟用“玉”来描写美人,“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马嵬坡下泥土里,不见玉颜空死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玉容安知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美丽洁白的女子亦或风流俊美的才郎,皆用“玉”来形容。尤其是面容的清秀俊朗用“玉”来形容实在是贴切而令人遐想。这应该是一种玉文化在审美中的具体体现。玉的美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四、“玉”与礼仪
《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六器亦称“六瑞”,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既而又对用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分了尊卑、定了等级秩序。如《礼记•玉藻》说“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自古中国人重视“礼”。礼是法度,是法律,是尊严,是用礼乐的形式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严格固定下来。统治阶级内部尊卑高下也用礼乐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即便是小到服饰器用,一旦僭越,便构成非法。能够佩玉,必是上流社会的象征和标志,玉器形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导向。玉冠、玉杖、玉玺是具有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玉琮和玉璧,既是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礼器又代表了统治阶级的特权。《游宦纪闻》卷五记载宋代“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是于阗玉。”
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玉玺,用玉而非金,作为传国之宝,自秦朝以来作为王权的象征,一直沿袭到清代。
古代男子佩玉多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又融入了儒家的道德观。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佩玉成为一种最为容易识别的身份标志。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王维《酬郭给事》“晨摇玉珮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中可见官员执玉佩上朝。高适《别韦参军》“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除了《哀王孙》中指出人物皇族身份,其他诗中未直接指明身份的人物其实都从礼法上体现出来了。这里的玦、珮、白璧代表着权贵,代表着上层社会,诗词中用玉来修饰和渲染的器物人品必定是清高而持重。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的诗句中“杯珓”是指用玉雕制,用以占卜吉凶之物。关于用玉占卜吉凶由来以久。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中关于“取玉”、“征玉”之卜辞所表现出的玉在国家政治中的重大作用;此之谓“以玉事神”,盖因玉是事神之物中之神圣者,最能代表神灵之形象。玉在人们的心目中衍变为无所不能的通天圣物。玉能够向鬼神世界表达人间的意愿。唐宋之际,人们仍然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占卜,可见这一传统得到沿用和继承。
五、“玉”与“金”
最为有特色的是金玉的关系在唐诗宋词中的完美体现。金玉同时出现的诗句近三十首,与中国古代文化密不可分。《周易•说卦》云:“《乾》为天…为父,为玉,为金”,“乾”,为天,是太阳,所以佩玉是阳气旺盛元气充沛的象征。《管子》言:“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即“黄金有价,玉无价”。而无论是玉还是金都代表了珍贵而持重的价值,因此也可以演化为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而金玉配合以诗词的押韵,处处体现了金玉的贵气和奢华,成为唐宋诗词一大特色。
金玉在唐宋诗词中同时出现的主要原因:
1、金玉都有其经济价值,玉贵金轻,确是一种中国文化特色。玉最开始为祭天的礼器和通神的陪葬品,随后成为进贡的宝物和商业买卖的货品,最原始归因于它的稀有和耐用适合作为财富的象征。
2、金玉同样有它的政治价值,《新唐书•舆服志》中记载了“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玉带挎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挎十……”说明金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这样靠礼制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分明的分裂开来,并作为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
3、金玉还有其道德赋予、宗教礼仪功能,这些都对中国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儒家的道德观念认为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学说。《礼记•聘仪》中记载了孔子的玉十一德之说;玉成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社会道德的象征。在宗教方面,用玉制造礼仪祭祀之器,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金玉结缘,令诗词文学生辉添彩。在研究上,还有待深入。
总之,玉的美对中华民族来说已成为一种共识,玉文化不仅影响着文学领域而且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伦理到经济,从政治到军事,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在政治方面,玉作为权力的象征,是身份的标记、财富的体现。国家之宝,皇室之珍,连城之璧,皇帝之玺,都离不开玉。同时玉又是友谊、和平的象征物。几千年来,玉联结了各地区、民族的友谊。在中国语言文字中,玉成为美的同义语。玉还被蒙上了各种迷信色彩,佩玉以求辟邪除凶,食玉以求长生不死,服玉衣以求尸体不朽。总之,人们以玉为美、以玉为荣、以玉为贵,玉成为人们习俗生活的一部分,诗词中体现了玉器的地位和玉文化在唐宋盛世的发展脉络,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中华书局,1982.
[2]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3] 宋词三百首释注.编著郭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4] 宋詞选.胡云翼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和田春秋.李吟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6] 玉门关名义新探——金关、玉门二名互匹说.李正宇、李树若.敦煌学辑刊,2005.1(总第47期).
ァ咀髡呒蚪椤开
杨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