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辰
披着明媚的阳光,伴着清新爽朗的秋风,香气四溢的糍糕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出笼了。我像调皮的小孩般,将头凑近蒸笼,用力嗅着那童年的味道。沉睡的记忆就像蘸着砂糖的糯米粽,粘粘的,一丝一缕地从脑海中游离出来,香甜沁脾,在心底泛起片片涟漪。
氤氲的热气扑面而来,就像深邃的浓雾,将我笼罩在回忆的围城中。我拨开层层迷雾,翻出沉睡的记忆,掸去上面厚重的尘土,然后踩着岁月的痕迹,去找寻巷弄深处的那座古宅。
路两旁车来人往,冷落了纵横在四周的弄堂,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位老人家穿行于其中,步履蹒跚地走向深处,那足音回荡在静谧的巷弄中。我似乎有些胆怯,不敢确定这就是记忆中的弄堂,她幽深得让我心颤。我徘徊着,踟蹰着。两旁的路人似乎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我,但也不说什么,依旧随着人流奔向远方。环顾四周,熟悉的建筑已面目全非,还原着从前的一幕幕,终于记忆和现实定格在那一刹那:童年,懵懂无知,外婆总是会带我去巷口的那家粽子店,我总是盼望每天都能陪外婆一起去尝糯米粽。不期而遇,再次邂逅,还是路口,那块承载昔日光辉的赤字牌匾已斑驳不堪,但字迹还依稀可辨:昌记粽子。
拭去那层朦胧的雾气,弄堂像是变了似的,是如此熟悉又陌生。绵延的青石板横亘在老屋中间,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墙头的青苔散落在每个角落,倾诉着往事的点点滴滴。我不忍回头,想到现在的种种也会成为将来的回忆,因而更加觉得孤独,仿佛孤独终将伴我后半生。我加快了步伐,转身走进了一个小院落。曾几何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于此,打闹于此。有时家里缺水,外婆就会拎着木桶,到院中的那口水井边,挑水回家。我踱了几步,倚靠着井沿,向下探望。那张稚嫩的脸已经不再,但清水依旧,主人家的木桶也还立在井旁。
跨过拱桥的脊背,悠悠的溪流穿梭在古宅之中,耄耋老者坐在岸边,破旧的藤椅,斑白的发丝,颓壁残垣,岁月是如此无情。推开残旧的大门,风蚀的墙角,斑驳的砖瓦,似乎刻意地修饰着岁月的痕迹。我静默,满墙的藤蔓无法隐藏高兀的楼阁,我多么希望自己置身于屋顶上,近观流水人家,远眺海角天涯。只是一切都随风飘散,就像那码头边的轻舟已不知是谁家。
时间冲淡了记忆,模糊了古宅,风蚀了枯藤,我记忆中的江南真的不在了吗?我无法释怀。那些残存的美好就像外婆脸上交错的皱纹,在我生命的年轮上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我从巷中走出,再回首,老宅已融入来来往往的人群。
(指导教师傅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