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功路上写出精美文章

2008-10-24 11:03黄金山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 2008年10期
关键词:刊物作文学生

黄金山

结识《作文成功之路》的时候,我还是刚过而立之年的汉子,而今我已是年近花甲的白头弱夫。20多年来,我一直和《作文成功之路》(以下简称“路刊”)相依相伴。无论是在条件稍好的集镇初中,还是在简陋不堪的高山学校,“路刊”总是我的博学良师;无论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还是在那寒气逼人的季节,“路刊”总是我的忠诚朋友。可以说,我的教书历程是和路刊一起走过来的。“路刊”是春天的一缕春风,是冬季里的一束阳光;“路刊”是循循善诱的良师,是热情诚挚的朋友……是她引领着我和我的学生走进了生机盎然的作文世界。“路刊”既为广大中学生奉献了一份可读可赏的精神食粮,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演练场地。“路刊”是我们自己的舞台。

20多年来,我和大多数学生每期不断、每年不断地订阅“路刊”,现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是如何使它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的。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倡摘录优美语句或段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爱读“路刊”是用好“路刊”的关键一步。我们贫困山区信息闭塞,学生视野狭窄,除了课本几乎看不到什么优秀的读物。极少数学生即使有一点作文资料,也是“作文选”一类单纯刊登范文的书刊,不能从启迪思维这个根本上来开启学作文智慧的大门。1987年我率先在学校里订阅“路刊”,并把“路刊”借给学生传看,还有意识地找来几种刊物让学生作比较阅读。有比较就有鉴别,学生发现“路刊”既有思维拓展又有范文引导,与学生的作文实际靠得很紧,指导性和实用性明显超过同类刊物。于是当年我班就有20个学生订阅了“路刊”。高三学生黄长江、黄艳兄妹俩还各自订了一份。为了凑齐订刊物的60多元钱,兄妹俩利用三个星期天,从30里外背木柴到街上去卖,渴了,也舍不得花几毛钱去买水喝。

面对学生对“路刊”的日益喜爱,我立即抓住机会加强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我及时要求学生摘录“路刊”中的优美文段和语句,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全班50来个学生,人人都备有“优秀语段摘抄本”,学生边读刊物边摘录自己喜欢的文字,从而积累起构思、选材、立意、用词、造句的作文基本功。学生黄艳每期摘抄最少1000字,在半年的时间里作文能力剧增,她联系自己过中秋节的情景,写出了一篇题为《中秋月儿圆》的优美散文,很快在《中学语文》杂志发表。

二、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并大胆借鉴。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我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读“路刊”小组,把自读与交流结合起来,这样调动了集体的力量,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对“路刊”的欣赏品评能力。1990年,我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读欣赏课”,集中阅读“路刊”中的优秀文章,还有意识地把其它报刊的相近文章拿来作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欣赏,感受“路刊”作文指导的精髓。

我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大胆借鉴“路刊”的新颖立意或独到的写作形式,写出别开生面的作文。为了给学生练写作文提供演练场地,我又克服困难,创办起“无名草”文学社,因陋就简地办起了自己的“刊物”。

三、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理论知识,全面提高作文素养。

“路刊”不仅为我和学生奉献了一篇篇精美的作文范例,还为我提供了高质量的作文理论作品。学生们对王浴海、王根造、车夫、周树山、王尊政、傅望华、刘金生等作文专家的名字都熟记于心,最爱看他们写的指导文章。学生反映说,这些专家们写的东西很有针对性,切合我们的学习实际,说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几十年来,我总是组织学生学习这些专家的作文理论,从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符号等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使学生的作文实现质的飞跃,有近300名学生成为名行各业的写作高手,这不能不说是“路刊”的功劳。

我和学生们一直与“路刊”为友,忍受住了寒窗的寂寞,经受住了意外的打击,战胜了难以预料的灾难,顶住了美丽的诱惑,始终把作文摆在语文学习的首位,走在作文成功的路上。在非常困难的日子里,只要一听到我们有作文发表的消息,我和学生们就欢呼,就振奋,就信心百倍,力量无穷。据文学社资料统计,从1985年起到2007年秋,我们在全国大小报刊发表习作3800多篇,有208名学生在全国的各种作文竞赛中获得等级奖和金奖。第一届文学社员鄢社英(1992年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现为恩施州建筑总设计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颇为感慨地说:“我们是和《作文成功之路》一起走过来,一起成长起来的。”在我们“无名草”的草地上,走出了写出《中国神兵》《惊天巨骗》《铁流九千里》的知名青年作家胡飞扬(现为恩施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我的教学业绩也被载入《利川市教育志》,名字和代表作《小院美人》一起被《华夏文艺家大辞典》收录。真的,是《作文成功之路》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成长起来,并走向成功的!

而今我虽然年近花甲,身体多病,家遇不测之灾,但是我还是怀抱着一摞《作文成功之路》杂志,挺立在讲台上。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依旧豪情激荡,决心在关门的弟子里再培养几个写作能手。我坚信,有《作文成功之路》的指引,我晚年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

猜你喜欢
刊物作文学生
刊物贺词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