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总理—温家宝

2008-10-24 11:03吕东涛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 2008年10期
关键词:温总理温家宝灾区

吕东涛

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特大雪灾。在长沙火车站,温总理对滞留的旅客说:“春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没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几个月后,中国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温总理透过倒塌楼房的缝隙向困在里面的人喊话;他心情沉重地扒出埋在废墟下的学生的鞋子和书包;他要求援救人员尽最大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用一百倍的努力来抢救生命……在天灾面前,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温总理的身影,再一次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群众心声——他的心里有人民

【评论采撷】

●总理,别哭!您的一滴泪,砸痛了整个民族的心。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

●温总理的温,是温暖的温。

●总理,您太累了。请您保重身体,带领我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 5·12大地震降在我们身上,你在我们最最需要的时刻来关心我们,谢谢!

●温总理,为何你的眼神如此凝重?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总理不再年轻,他这3天都在灾区,3个晚上没有睡觉。他的心里只有人民。

【精彩时文一】

体味一位大国总理的

爱心与良心

倪洋军

不期而至的四川强震,震撼了国人的心,也牵动着人民的好总理温家宝的心。余震还在继续,温总理便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5月13日上午,温总理乘车来到都江堰市区街道,看望正在雨中避震的群众。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他流下了热泪。

由于道路严重坍塌而且天气条件恶劣,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救援的人员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5月13日早上总理指示军队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必须进城。有记者报道说,人们第一次看到他对向自己报告救援困难的干部发火了:“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他把电话摔了。”后来,总理对登机部队领导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雪灾刚过,震灾又来。当一座座建筑瞬间被夷为平地时,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无情夺走时,面对这惨不忍睹的一幕幕,总理禁不住潸然落泪。总理的落泪,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极度痛心和惋惜,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博爱之情和体恤之意。人们十分清楚,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总理的身影,哪里有灾难总理都站在第一线!总理情不自禁的落泪,展现了他情牵百姓的公仆情怀。人民为有这样充满爱心的好总理而感到幸福、欣慰。总理别哭,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您的指挥和运筹帷幄下,战胜这场强震灾害。

总理对人民的大爱源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在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直言:“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社会公平正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公平正义,所以总理在指挥抗震救灾时,始终强调:核心任务就是救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进城,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生命。

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首先是要对它的人民负责。人民政府的总理,首先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这话是对部队说的,同时也是对政府说的,更是对每一位应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的党员干部说的。当百姓面临灾难时,抢救人民的生命就是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即便身份贵为总理,也不容许自己退缩不前。总理的一句“是人民在养你们”响彻华夏大地,打动了救援的军人们,也打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人间最贵是真情,危难之际情最真。因为人民是总理的最爱,所以当人民遇到灾难的时候,总理会情不自禁地落泪;因为总理明白人民是天,所以当有人拿困难来说事的时候,总理会毫不客气地发火。

(选自《红辣椒论坛》

2008年5月14日,有删节)

【感悟】

“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发火,落泪…… 无一不体现了温总理的赤子情怀和爱民之心,而正是这份深情感动了人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试问,有什么样的困难,不会在人民的感动中让步?

【评论采撷】

●人民网:在汶川地震灾区,温总理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总理的形象。总理消瘦但又坚毅的背影;他沙哑、哽咽而又充满深情的喊话;他一步一步丈量灾区大地的足迹;他心系受灾百姓安危的热泪;他在废墟中因抢救学生而“跌倒的一跤”;因操劳焦虑而“半白的头发”……无数个感人瞬间汇聚成的“魅力”,已经跨越了国界,征服了无数国外媒体,感动和感染了世界人民。

●东方网:人们常常将他与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的高风亮节相联系。大国有总理若此,实在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东方早报》:总理脸上布满悲情,更写着勇气、信心和希望。

●中国吉林网:非典、矿难、雪灾、地震……温总理,哪里有灾难,哪里第一时间就有你的影子。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白了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我知道,现在不该是我表达感情的时候,但我还是忍不住啊,敬爱的,不,亲爱的温总理,我们的温爷爷,我们爱你!

【精彩时文二】

感悟总理的民生情怀

高福生

12日晚上8时许,温家宝赶到都江堰。由于地震造成前往震中汶川的道路已经中断,温家宝率领指挥部在都江堰就地搭建的帐篷里开展工作。

在初步了解情况后,温家宝当即提出5点要求:一是部队要立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向震中地区前进;二是要争分夺秒抢修公路;三是要进一步摸清受灾情况;四是各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救灾物资运进灾区;五是对地震趋势作出科学研判。温家宝强调,早进灾区一秒就可能多救活一条生命。他要求援救人员尽最大的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用一百倍的努力来抢救生命。

5月12日晚上10时许,微微细雨中,温家宝前往都江堰市灾情严重的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在聚源中学门前的广场上,温家宝十分沉重地说:“我给遗体三鞠躬。”晚11时45分,温家宝回到指挥部,提出四项要求:第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救人。第二,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第三,从各地调医疗人员赶赴灾区。第四,要全力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

5月13日上午7时,温家宝再次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务必在当天晚上12时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会后,温家宝立即乘车来到都江堰市区街道,看望正在雨中避震的群众。当得知有的婴儿缺少奶粉,很多群众缺水缺帐篷时,他马上表示,今天就要力争解决这些问题。总理对群众说,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

13日中午,温家宝在德阳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会议。他要求迅速调集食品尤其是饼干、奶粉、面包、牛奶和矿泉水,供应给受灾的群众和孩子们;会后,温家宝立即驱车赶往重灾区绵竹查看灾情,慰问群众,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晚8时30分,温家宝在列车上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强调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救人。

5月14日上午,温总理前往受灾最重的北川县。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总理面对参加救援的全体人员高声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援救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用不着再一一列举了,从这些紧张有序的工作行程上可以看出,温家宝总理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可以说是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把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高。一幅幅画面,一声声问候,一个个瞬间,总理一次又一次用率先垂范的亲民之举,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把“爱人民”作为重中之重的大国总理形象,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领悟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最高境界。

总理一路风尘亲临一线指挥救灾的行程,不仅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更是一面催人奋发的镜子,每时每刻都在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留给我们的除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之外,还有抗震救灾的信心,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2008年5月15日《中国网》,有删节)

【感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多年来,温总理一直以他亲民、爱民、近民、为民的“平民总理”形象深得国民的拥戴。在这次地震发生后的五天里,温总理再次凸显了他的民生情怀。他几乎走遍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细心询问灾民的生活情况。可以说温总理真的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把整个心都扑在了人民身上。

国外媒体——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评论采撷】

●韩国联合通讯社:今年65岁的温家宝总理,在每一次灾难发生时,都马上奔赴灾难现场,慰问灾民,安抚民心,指挥在第一线,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因而一直被称为是“平民总理”。

●美国《侨报》:紧锁的眉头、微颤的唇角、花白的鬓角、沙哑的声音、弓形的身子……像今年初冲锋在抗击雪灾前线一样,还是那个瘦削而睿智的身影,还是那个熟悉且坚定的声音,让受灾民众处变不惊,让救援人员舍身忘我,也让海内外华人动情落泪。

●路透社:温家宝的执政方式让人回忆起另一位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也曾多次下基层考察,并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到灾区安抚当地群众。

●美联社:温家宝为中国赢得时间。

●《朝鲜日报》:总理的眼泪感动中华大地。

【精彩时文三】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

周兆呈

在中国地震救灾的前四天里,温家宝几乎把大半个国务院搬到了四川。他在震后仅仅几个小时就已经坐镇灾区,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公安部长孟建柱一直紧随。副总理回良玉后来也赶到灾区。5月15日晚间在四川列车上召开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会议上,也看到了教育部长周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等多位部长。

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奔波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形象内涵,“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衡量继任者的道德标尺。

1966年3月8日,中国河北邢台地区发生6.8级强烈地震。周恩来于3月9日、3月10日、4月1日先后三次冒着余震危险亲临地震灾区,顶着寒风、踏着瓦砾,进窝棚、下地窖慰问伤病员,站在木箱子上给父老乡亲喊话,还带领群众高呼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这是60年代中共高层与民众在危机时刻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双方没有距离,充满信任。2008年的地震与邢台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相比,拯救能力变得更强、处理方式变得更公开透明、舆论更为自由开放、举国救灾的机制更为有效,而总理与受灾民众沟通的语言、慰问的姿态、鼓励的方式,自三四十年前至今,仍是一以贯之,没有太大的差别。

当温家宝对着灾民喊“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当温家宝对着救援部队说“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当温家宝对着电视镜头向全国表示,“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正在灾区受苦受难的民众以及对痛苦感同身受的全国人民,从这沙哑颤抖而坚定的声音中,听出了其中的温情、决心和斗志,这绝不是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口号。

一旦灾难来袭,政治领袖的喊话就有了强大的动员力量,这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言,在灾难中能够发挥巨大的鼓舞作用,缓解灾民焦虑、恐惧的心情,同时也激起了救灾人员的战斗意志。当温家宝哽咽着说“孩子,别哭,孩子”,“以人为本”的理念岂止是会议公报和党报党刊上的文字?中国总理作为执政党最高领袖,除管理日常事务外,也是政党理想和原则的执行者和展示者,这些政治话语不是形式。

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2008年5月18日新加坡

《联合早报》,有删节)

【感悟】

温总理总是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总是处处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试问,有多少国家的总理能比温总理对人民的爱更深?有多少国家的总理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有多少国家的总理能让人民把他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中国式总理真的无法复制!

猜你喜欢
温总理温家宝灾区
《温家宝地质笔记》出版发行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温家宝总理会见记
灾区笑脸
英首相亲笔致信温总理
温总理答记者问精彩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