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景
在我们的平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新课设计,轻练习设计。很多时候,教案里面的练习只是一笔带过。对于练习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给予与课堂设计同样的重视。
一堂课,如果从直观上对它进行物理切割的话,我更愿意把它分成三部分:引入、学习、习得。这三者不一定是泾渭分明地按时间顺序依次呈现,它也可以渗透性地交互进行。它可能是在引入部分,学习活动已经进行,在学习部分不时地进行着习得活动。但无论如何,这三者几乎不可或缺,尤其是后两者,那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习得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要靠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来达到的。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不管分析得有多明白、多透彻,如果没有通过学生的练习应用,你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无法通过实际应用,使新的知识点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启迪智慧、增长能力的最终目的。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果只停留于学习部分,即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等大量的实际操作来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并知道实际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所指,而不进行足够的、有针对性的练习辨析,这样的教学无论你的新课进行得多有新意、多民主开放,操作得多充分、多到位,它显然还是有很大缺陷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练习就不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让学生有学以致用、加深理解和掌握的机会。
另外,除了要认识到练习的必要性外,关键的还要树立一个“优质”练习观念,即要有“精品”练习的意识。好的练习,举一反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高水平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要做到“优质”练习,需注意下面两点。
加强对教材的编排和对知识点的理解
要想设计出精彩的练习,就必须对教学内容的编排地位和编排意图有准确的把握。
第一, 要了解知识的前接后续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可能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同时又是另一个知识点的起始或铺垫,我们只有把握好它的位置,才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100以内数加减法”是“20以内加减法”的延伸,同时又是乘除法等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背景,在练习的取舍上做到前瞻性的定夺。像43+9、48+3、37+6、36+5等式题在“100以内数加减法”中是比较平常的练习,单就对“100以内数加减法”这个内容而言,它好像没有优劣之分,但是若把它和以后要学习的乘法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这里边其实有差异,48+3和36+5要比43+9和37+6有意义,因为在以后的乘法计算当中,没有哪两个数字相乘可以得43和37的,也就是说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几乎没有要用到43+9和37+6这样的加法情境。像计算85×6、64×8等要用到48+3这个运算;计算46×9、69×6等要用到36+5这个运算,显然,练习48+3和36+5这样的计算要比练习43+9和37+6这样的计算更有意义。
第二, 要理解知识的源点和辐射
了解了知识的体系位置,应该说只是了解了知识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练习虽然不至于盲目,但光满足于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追求优质的练习设计,我们还应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下面这样的题组我们不会陌生:4×6=,3×8=;7×5=,4×60=;3×80=,7×50=。
这样的题组设计目的一是为了复习,主要还是一种知识的扩展——把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扩展到一位数乘二位数计算当中。这样的题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能用“平常”来评价。此题组若稍作简单修改,效果将大不一样,如将上面题组设计成:4×6=,3×8=;7×5=,4×60=;3×80=。
第二种设计虽然只是简单地去掉一个式题,但其意义却非同一般。首先,它保留了原题的所有特征;另外,它还别具巧妙之处:少了一道式题之后,整个题组出现一个明显的空缺,明显的空缺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的需求,这种需求会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它应该填上什么式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去借助前面几个式子所内在隐含的关系或联系,自然地,这道题所要达到的意图就巧妙地蕴藏于无形的教学设计中。这样的精彩源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要精心设计让练习富有灵性
有价值的题目除了要巩固眼前即学知识外,还要综合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学习常识,开拓视野;融入情趣,激发学趣;浸润方法,启迪智慧;刷新习惯,提高能力。
第一, 渗透常识
课本上的练习内容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一方面,课本编制的时间限制了它的信息及时性,即课本肯定不能及时紧跟信息的发展刷新习题的内容;另一方面,一些政治经济社会的信息需要让学生及时知晓。因此,我们老师要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政治经济社会资讯,并充实到练习中,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捕捉最新信息的意识。
例如,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这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第六次提速后,京广线的速度比第五次提速提高了百分之几?
第二, 融入趣味
计算课向来是大家比较头痛的内容,一是因为内容枯燥无味,二是难以脱离反复操练的训练过程。因此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也无趣。即便是新课降低了要求,但其“单调”的形象还是很难剥离。其实,只要我们在练习的形式上多下点功夫,其受宠的程度还是可以有所改观的。
如“解方程破密码” (《别具特色的美国数学迷你练习(上)》、《小学教学》2008.02)。这学期转来了一位新同学,给大家卖了个关子:他名字由下列字母组成,谁能很快地破解他的名字?(把字母填入相应的得数框里)
Q+38=203L÷25=0.161.2-I=0.45G-0.59=2.01
0.36×A=3.656×N=112G÷0.9=145÷W=0.5
第三,渗透方法
如欢欢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先把一根长1.5米木杆立在地上,分别量得这棵树和木杆的影长是6.4米和1.2米,这棵树的高度是多少米?
这里不仅练习了比例知识的应用,同时也无形中让学生学到一种方法——用测影长的方法来测量一些高大建筑物的高度,且能体会到比例知识的实用性。
此外还有用量周长的方法来测量不可切割和移动的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等。
第四,培养习惯,尤其是解题的习惯
受传统机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条件必用”、“逢题必解”的错误屡见不鲜,经典的“船长的岁数”问题正好能说明这一点。为了能让学生养成灵活的解题习惯,在设计练习时要适量让条件或问题开放一些。
如这样一个题目:小刚的爸爸要出国考察,他到银行兑换外币,当天的银行欧元兑换为人民币汇率是9.68,就是一欧元可以换9.68元人民币,要换1000欧元需要多少人民币?
这样的练习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且整齐有序,不多不少,用完正好能解答问题,学生解答起来顺理成章,没有太多干扰,但现实中,问题绝不会如此“干净利落”,长期做这样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和能力。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
小刚的爸爸要出国考察,他到银行兑换外币,在营业信息栏里面他看到:人民币即期外汇牌价
想兑换1000元欧元,需要人民币多少元?
这样的题目条件开放,信息繁杂,学生要善于从多个条件中筛选需要的,而不是拿来便算,这样,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渐渐地就会养成。□
(作者单位:海南省琼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编辑 杜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