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张 静
“在9个九宫格里填上1~9这9个数字,使得每一横行、每一纵列、每个小九宫格里都有1~9,但每个数字在每个行列及每个小九宫格里只能出现一次。这个游戏叫“数独”,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学问。它并不是数学,而是一种训练逻辑思考能力的游戏。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有人玩数独,英国还有教师主张用它来训练学生脑力。我开设的《数独》课就是专门讲这种游戏……不想让脑子生‘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数独》吧!”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的大礼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课程推介发布会”吸引了2007届高一学生的眼球。马树宏老师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数独》课。
新课程发布会上的“风景”还远不止如此。
本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定知识技能基础”的原则,一五六中学鼓励教师在选修课课程建设中大胆创新。老师们集思广益,向学校提交了50多门新课的开课方案,在此基础上,经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认真审核后,22门选修课被分成自然科学专栏、技术应用专栏、语言和文学专栏、社会与人文专栏、艺术赏析专栏向学生进行展示。
会上,每位开课老师都竭尽所能地向大家“推销”自己将要开设的课程。
“读诗、赏诗、挖掘诗人创作背后的奇闻轶事,从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上感受唐诗之美。”
“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我们如何建立一个自己的原创站点?”
“传感器在航空航天、海洋导航、气象观测、自动控制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你是否想在朗威物理实验室中,亲身体会传感器在科技领域中应用的迅捷与方便?”
“在美国有50%以上的中学生学习经济学,在英国11岁的孩子便开始学习如何理财,《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要通过对生活中有趣的经济学现象的挖掘、探索来培养你们的经济头脑以及对经济学的兴趣。”
……
每一位老师都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他们结合课程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疑问,一次次地将学生带入了想像与憧憬的空间,而推介过程中那些极富感召力的语言,更是让台下的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番激烈的角逐之后,唐诗名篇赏析、物理小实验的研究及操作、书法欣赏、英汉初级笔译、趣味程序设计、数独、戏剧赏析及表演、生活中的经济学、国学精粹等18门课程正式进入学生的课表。
新颖的活动形式不仅让师生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选择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让学校办有特色,让教师教有特点,让学生学有特长”——吴伟东校长如是说。
在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一套探索学生、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的有效体系正在形成。
为学生搭设和谐而个性的教育平台
唐代马总所著《意林·成败志》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寓意颇为深刻:“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生虽能智达,不教则不达。”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性格、品格尚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
正因为这样,一五六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面向学生的全方位指导,以此强调让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而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按同一模式发展;让学生可持续地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
导师制、成长记录袋、“勤、孝、礼、善、诚”五字学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举措正是学校这一育人理念下的产物。
“在一五六中学,每一位高一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每位导师大概负责10名左右的学生。”采访中,副校长张燕这样说道。
为此,学校专门出台了《一五六中学导师制试行方法》,要求每位导师既要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问题与困惑;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为学生建立档案;指导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与填写;还要定期与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一次思想交流,每学年必须与所指导的学生家长交换一次意见。
同时,每一位一五六中学的高一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手册》。其中记录的有学生自己的3年发展目标,参加学校的一些主题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参加综合社会实践的总结和评价等。每学期结束,学校都组织交流会,让学生进行成长记录的交流。
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有了好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各项教学改革自然也水到渠成。
像一五六中的很多教育措施一样,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全,而不仅仅是成绩立竿见影的提高。其中,小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要求每位教师指导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形成论文后,在课堂上进行答辩。
“以前的教学都是‘老师讲授,学生接收这种单向的传播。现在通过研究性学习,变成了一种互动的过程。因为有些课题,我们老师也是第一次接触,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一位指导老师颇有感触地说。
在学校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姚明进入NBA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人体的奥秘——神秘的经络、中国人应该怎样看待日本人的精神、电子游戏对学生的影响、聆听世界——关于世界各地流行音乐差异及联系的研究等,既涉及到人文科学领域,又兼顾自然科学领域的课题已经进入了学生的视野。
“这半年来,通过参加研究小组的学习,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也增加了和同学们交流的机会,看到了自己的弱点,也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和团队合作……”一位同学在自己的《成长手册》中这样写道。
人们常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可以说,一五六中学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具有育人的力量。正如他们始终提倡的,很多时候,教育的意图就潜藏在学校生活最常态的形式背后,而许多让孩子们终身有益的素质、习惯和信念,都在不经意间悄然养成。
为教师提供实现理想的自主空间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高者,一语中的,辞约旨丰。课堂上循循善诱于前,学生孜孜求索于后,教师教得如鱼得水,学生学得兴致勃勃——这正是今天一五六中学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
“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回答问题通常都不举手,因为来不及举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年过半百的安盛智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安老师是一五六中学的一名音乐教师。2007年,伴随着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他开设了两门非常受学生欢迎与好评的选修课程:《K线技术分析》和《国学精粹与校训解读》。
不过,刚开始对于开设选修课,安老师多少有些排斥:“开发校本选修课对我无疑是一种挑战。当时想着自己都快要退休了,怎么还赶上‘课改这事儿啊?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又觉得我这个50多岁的老头也在成长,切身体验了一把‘教学相长的乐趣。现在,就是让我再干30年我也乐意!”
就像采访中吴伟东校长所说的那样:“老师们多才多艺,可谓‘藏龙卧虎,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恰好给了教师们创造和开拓的空间,让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张扬,也让他们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同时,由于学校课程的教育功能是综合的,对于开发和编制这些课程的教师来说,其要求也是综合的。这些课程在实践中需要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因此,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成为了教师发展的过程。
除了在课程建设中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外,一五六中学还注重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先后请来西城区教科所、教研室及有关教育科研、学科教学、心理学等专家到校为教师开设讲座,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与北师大化学教育研究所签定协议,成为其实验基地校,充分发挥了研究所的专家优势;挂牌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基础教育》学刊实验基地校,方便教师参加有关培训、研讨等。此外,学校从2006年起还专门建立了“一五六中学教育教学年会制度”,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这是对学校一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检阅。吴校长说:“每年我们都会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坚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教学年会,引导干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改信息,并且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入手,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机会。”
2006年1月开始~2008年1月,历时两年,一五六中学进行了《分层施教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如今,学校的分层教学研究已经细化到课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预习、复习分层,课后辅导分层等方方面面。赵岳、李莉等一大批青年教师也得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
就拿赵岳老师来说吧。教高中生物的赵老师坦言自己过去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一节课而去上一节课,觉得自己只要教好课、带好班就可以了。自从参与课题以来,她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方式来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原来没有课题的时候,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现在参与课题研究,其实是给自己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几年来,赵岳老师已有多篇论文获得市区级奖励。
李莉老师也是得益于课题迅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代表。教龄不长的她,如今已在强校如林的西城区做了好几次区级公开示范课了。在教育教学上,因为有了科研的引领,她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激情。
赵岳、李莉两位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一五六中学众多优秀教师成长的缩影。快乐溢于言表,欣喜源于校研,我们分明聆听到学校个体生命成长拔节的欢唱。校本教研的“活水”在一五六中学的校园流淌,给学校带来了“生机”。
在不久前召开的2008年年会在对分层施教课题进行总结研讨的基础上,该校启动了《新课程下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并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学习优势教育课题组组长刘儒德教授,以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优势课题组副秘书长张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大家进行了新课题的通识培训。
“在游泳中学游泳”。教师们在体验和感悟中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推进,获得了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发展,教研的环境营造换来了教研生命的萌发和蓬勃生长。
如今的一五六中学充满研究的氛围,校长在研究自己的学校,教师在研究自己的教学,学生在研究自己的学习,每一个人都在研究中获得成长。
以师生的共同成长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不是学生发展的工具,学生不是学校发展的砝码。” “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发展了,所有的教师都发展了,学校也就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吴伟东校长的这番话,不是标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态度,有了这种标准,不论是校长还是中层领导,都能更多地从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出发,更好地了解教师、了解学生,让学校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亲和力。由此,也形成了一五六中学一个优良的传统——“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每个年级都有一位干部深入联系,对教育教学全面负责。主管年级的干部每人除分管一个方面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外,还要负责承包一个年级。从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到这个年级的学生毕业,主管干部要对这个年级的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管理和中高考质量负总责,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个年级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校长首先要问责年级主管干部。此外,主管干部要确立明确的工作思路,真正深入一线,不仅要做好年级决策,还要在年级教师会、学生会和家长会上主讲分析年级成绩,关注整体变化,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年级“土政策”。
这既是一种奉献,也是能力的提升。这一制度把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分解到6个不同的年级,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历和经验的干部。
与此同时,一五六中学还注重在办学过程中倡导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俗话说“治学尚为严,为人亦需谨”,严谨不仅是一种严格谨慎的治学态度,更是一种认真负责的人生修养。一五六中学崇尚“教无定法,教有定规”,并针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制定了详尽而严格的规章制度,一百多项制度涉及教育、教学、总务、人事、劳资等各方面,细化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没有明晰可行的激励制度,仅凭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以往的习惯管理学校,会使学校缺乏生命的活力,但是如果只有刚性的竞争机制,没有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学校同样不会有很强的凝聚力。
如今,在一五六中学,制度支撑起一切向上的渠道,人心勃发出所有奋进的力量,“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尚虚浮,竭智尽力”——“一五六人”正用他们朴实的办学理念执着地追求着教育的本真,关爱着教育的生命品质,并以此实现他们的教育理想:让学生、让教师、让学校的成长更精彩!□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