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在古代就有许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创造了辉煌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1.雏形:十年内战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总结斗争经验,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形成: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成熟: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发展:①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提供了基本的政治设计;③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当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雏形:针对“文革”提出全面整顿,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初步形成:①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成熟: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精髓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2.形成: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创造性地回答了“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成熟。党的十六大通过党章修正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
四、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雏形:1999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九届全国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这个概念。
2.提出: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成熟:2004年,胡锦涛在全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