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武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呢?叶圣陶说:“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可见,只对学生言明语言多么重要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定向转述语言的能力
精彩示例:(一)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朗的一代文豪。——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二)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什么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理论阐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是成炊的关键;同样,有素材,是写作的关键。写议论文,尤其需要论据材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身在学校,数理化、史地生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没素材,写不了文章,多读多写,又不切合学生实际,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无米这一问题呢?上面两段材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同是苏轼遭贬这一内容,但由于作者的叙述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同一内容就阐释了不同的话题;巧妇虽然难为无米之炊,但真正的巧妇却可为少米之炊,掌握了定向转述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论据的运用上如鱼得水。
强化训练:
(一)从下面所给材料中提炼出两个观点,并围绕这两个观点各写出一段论据。
材料:1814年,英国史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同它赛跑,火车远远地落在后边。然而斯蒂芬逊并没有灰心,他不断地改进机车,坚信火车有宽广的前途。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轮子,而火车能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前进。
参考答案:
观点一: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问世时,蒸汽机车的各个部件尚不完善,不但面目丑陋,声音难听,而且速度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同它赛跑,马车将火车远远地抛在后面。然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火车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前进,把马车远远地抛在后面。
观点二:不要畏惧失败。
英国的斯蒂芬逊制造的蒸汽机车问世时,被漂亮的马车远远地抛在后头,斯蒂芬逊在比赛中失败了。但在失败面前,斯蒂芬逊并没有灰心丧气,坚信火车有宽广的前途。经过斯蒂芬逊和后人的多次试验,火车能以几百公里的时速前进,斯蒂芬逊的理想终于在100年之后实现了。
(二)从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至少提炼出三个观点,并围绕这三个观点各写出一段论据。
参考答案:
从赵王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1.不拘一格用人才。论据材料:赵王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并没有因为蔺相如出身卑贱而弃之不用,相反却委以重任,体现了一代君王的用人之明。
观点2.宽容才能赢得下属的忠心。论据材料:赵王是大度的,他有容人之量,即使属下讲出要叛逃这样重大的事情,他也原谅了,正因为他对属下的宽容,属下才会对他吐露真情。
从蔺相如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1.位卑未敢忘忧国。论据材料:蔺相如的地位是低下的,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有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并且不辱使命。
观点2.智、勇,成功的双翼。论据材料:完璧归赵,渑池会,蔺相如都成功了,其成功的背后,个人的能力是基础。可以说,智、勇,正是其成功的双翼。
观点3.争面子,可以见出一个人品格的高下优劣。论据材料:什么面子该争,国家的面子,国家的尊严一定要争,渑池会蔺相如针锋相对,争得好;什么面子不该争,为了大局,个人的面子可以不要,因此身为相国的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蔺相如是非分明。
二、围绕论点写概括论据的能力
精彩示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倒好处”。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优秀的歌手演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工人炼钢要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杨述《恰到好处》)
理论阐释: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例证法,是议论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论证方法。但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这就决定了以叙述为主的举例不能占有过多的篇幅,要留出充裕的空间为作者的议论、说理服务。为了充分论述一个道理,作者往往不用一个特别翔实的论据,而把几个概括性的事实材料,用相同或相近的表述方式连缀在一起,鱼贯而出,达到整齐、精悍、有力的表达效果。因此,如何围绕一个观点,概述几个事实论据就成了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训练。
强化训练:
(一)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参考答案: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二)在下面一段文字后续写三个句子。要求前两处与标横线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两例,最后一处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参考答案:①假若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倾听魏征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三、书写排比句、排比语段的能力
精彩示例:“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理论阐释:贾谊的《过秦论》不愧是千古名篇,作者写得汪洋恣肆,气势如虹,原因之一就是排比句的巧妙运用,作者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整齐而又参差,相为映照,文章就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排比用于说理,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让人感受它那种鞭辟入里、雄辩有力的阳刚之气,去领略它那大气磅礴、不可遏止的巨大力量。
强化训练:
(一)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相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读书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_________、_________隆冬里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________,是生命的落脚处。
参考答案:仲夏亭榭里的弄弦深秋山林里的独步是灵魂的依傍
(二)在横线上填写句子,组成前后相应的排比句。要求句式相同,合乎文意。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珠光宝气,浓妆艳抹不是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闲时画幅青山卖”是一种怡然的潇洒。盲目从众,追逐时髦不是潇洒;高谈阔论,不务实际不是潇洒。
(三)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句式相同,内容连贯的排比句。
牵挂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伤,是“临行密密缝”的那段爱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段离愁,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那份缠绵。
四、借助形象说理的语言能力
精彩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理论阐释:荀子的《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比如这一段文字就讲了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专心这样三方面的道理。这样的文章弄不好很容易正襟危坐地说教,流于枯燥和单调。作者深谙借助形象说理之法,把抽象的道理寓于贴切的比喻之中,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诚然,议论文是用来说理的,它离不开逻辑思维。离不开概念、判断和推理,但它绝不排斥形象思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曾说过:“我很相信说理文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高考作文尤其如此,那种板着面孔说教,枯燥乏味的文章当然不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强化训练:
(一)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句式相近。
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激越,激越得就像深山里飞腾的瀑布,任个性张扬。2、顽强,顽强就像大海上航行的水手,任潮来潮往。3、拼搏,拼搏就像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二)仿照例句,从正反两方面各写一个蕴涵“学会放弃”意思的句子,要求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
例句:(正面)悬崖上的青松懂得,只有放弃大地的平坦,才更能展示自己的独特的生命风采。(反面)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放弃漂亮的衣裙,才使自己变得花残叶败,形容枯槁。
参考答案: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品格的赞美。池中的鱼儿正因为不知道放弃那极具诱惑力的鱼饵,才使自己变成盘中佳肴。
五、运用经典论证方法的语言能力
精彩示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理论阐释:议论文是有一些经典的论证方法的,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归谬法等。像上面这段文字,作者就采用了比喻推理的方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推理严密,不容置疑,这就是论证方法的作用。章熊先生认为:模仿是人们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语言习得的过程,是模仿——类推——创造。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一些经典的论证方法提取出来供学生模仿,这样熟能生巧,自然运用自如。
强化训练:
(一)仿照下面句子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前后要构成比喻推理。
例子: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参考答案:裁衣要看体型,开药方要看病症,搞教学倒可以不看学生吗?
(二)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而且最后一句要点明寓意。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
参考答案: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一份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勤劳,你就收获成功的喜悦。
语言训练是作文练习中的一项内容,实践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只有踏踏实实地训练,才会使我们在言语的实践中学会使用语言。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