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解析及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2008-10-22 07:41袁富强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8期
关键词:选择题试题考查

何 凡 袁富强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相当的难度。概括地说,难在对解题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几乎每道题目都脱离课本内容,都得靠运用相关能力(特别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才能解题。尤其是选择题,几乎都是材料应用型的,都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今年选择题命题的变化,说明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原则在进一步得到贯彻和体现。以能力立意,是高考改革一开始就确立的命题原则和改革方向。若干年前,问答题形式改为材料解析题,就是贯彻能力立意原则的大变化。选择题难度的增加,说明选择题命题思想也在进一步贯彻能力立意的原则。可以预见的是,今后高考命题进一步走向能力立意和能力考查是必然趋势。

一、对试题的具体解析

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解析:该题究竟属于历史题还是地理题,两门学科之间有争议,就是说用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都无法解答此题,倒是语文课讲到了山、水与“阴”、“阳”关系的问题。这就是考素质,与去年的考“谥号”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正确答案为D。

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畬 C.郑观应 D.严复

解析:解答该题,考生必须根据所给讲话材料分析,首先判断出作者是鸦片战争之后而非维新运动时期的人物;其次判断出作者是介绍世界知识的徐继畬而不是记载西康之行的姚莹。该题的解答过程中既有对所给材料的应用,又有对所学知识的发挥,设计得较好。正确答案为B。

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解析:首先要根据材料判断题中所涉企业是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再根据所学知识排除军事工业和民族企业。正确答案为B。

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解析:材料中梁启超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的寓意不太好理解。不过,由“欧游”可排除A;由“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可排除B;由“万能”是说科学产生的作用可排除D;再加上“1920年”的提示,也能做出判断。正确答案为C。

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解析:该题是今年选择题中比较容易的一道,因为选项B、C、D都有明显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

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被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解析:所给选项都符合题目“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的意思,判断的关键在时间,“1943年1月”是解题依据。正确答案为D。

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应该会选择C项: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不过,这道题存在一定的歧义,参考答案是C固然不错,但是题干问的是“含义之一”,其实A也是含义之一。所以,如果把“含义之一”改成“最准确的含义”,选C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到:“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解析:材料虽然是一种假设,且表述有点儿拗口,但意思是能够体会的,所描述的情形应该是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正确答案为A。

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置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解析:从材料罗列的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看,有经济的、有生活的、有文化的,学生可能会感到为难。但从材料总体上看,应该是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的影响,正确答案为D。不过,题干中的“马车”令人费解。前面的限定语是“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马车怎么成了新事物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以笔者大胆揣测,恐怕是“火车”之误。

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解析:该题解题难度应该不是很大。题目提供了“1932年”的历史信息,考生应该知道反映的相关历史背景是经济危机。正确答案为A。

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析:考生只要能够看出图4中的长墙是柏林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为选项A、C、D与柏林墙的含义不符还是比较明显的。正确答案为B。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解析: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国际关系常识的掌握。选项A中“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而据常识判断应该是没有;B选项中“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教材中没有提及中国与韩国建交,要靠常识来判断;C选项中“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而我们知道,当时的苏联没有在朝鲜驻军,也要靠常识来判断。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3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解析:解答第(1)问,考生必须对材料一中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进行仔细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解答第(2)问,考生须将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进行对照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第(3)问较难回答,因为教材中根本没有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内容,材料二也只是提出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结论,而没有回答问题的依据。考生必须根据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与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去思考和回答问题。

解答第(4)问,考生应该从隋唐科举制度的意义出发,结合材料二对英国文官制度论述的内容,找出其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前者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后者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39.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解析:题目所给的材料就是一大张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表格内容具体、繁琐而庞杂,考生一看就晕。但是问题的回答,却就是要求学生在材料中寻找、提炼有效信息,而且表格中的文字不一定就是问题的答案,考生还必须从材料中概括和组织答案。这是考生很难做到的,他们大多充其量只能根据教材内容回答,能够根据材料信息再多回答一点的就是表现很好的学生了。

参考答案:(2)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

(4)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试题呈现的特点

1.今年试题的设计,最明显的特点是不再采用专题型选择题

专题型选择题是2002年高考文综试卷开始采用的,这种题型的优点是能与社会热点和重大问题结合,组成专题,综合考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但它的缺点是一个专题下的知识都是同一类型的,限制了整张试卷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去年全国卷就开始部分取消了专题型选择题,今年则全部取消。所考查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泛,12道选择题就涵盖了12个不同类型的知识点。

2.选择题完全采用材料型选择形式

试题所给材料十分丰富,有各种杂志和人物的评论、管理条例、游记、著作、报道、图片等。材料都是课外的,考生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获取相关有效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3.试题知识覆盖面广

选择题包括了12个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加上主观题,共涉及地理常识、中国近代新思想人物、洋务运动企业性质、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制度、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与英美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政策、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柏林墙、朝鲜半岛的对峙、唐代科举制、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土尔扈特回归等15个知识点。

4.试题采用的材料与问题结合的相关性强

也就是说解题必须用材料,材料不是一种摆设,装装样子而已。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必须根据材料,用材料给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才能解题。这说明试题的设计技术渐趋成熟。

5.突出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客观题12道中有11道属于材料式选择题。其中第12题属于对文化史常识的考查,也是这套历史试卷中最容易的一道题。而第13题至第22题所提供的材料则需要考生反复琢磨,仔细推敲,不仅要理解材料的含义,还要找准材料中的限定语。如第14题,考生必须从“有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中总结出这种经营方式的特点是“官督商办”,才能判断出这种企业的性质属于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第20题要求考生从材料所提供的“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些信息中概括出和明治维新内容相对应的条款,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第21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材料的含义,还要注意到材料中“各国”两个字,否则就会错选C项。

主观题第39题第(2)问要求“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试题给的材料相当丰富,但是考生平均得分不到该问分值的一半。失分原因主要在于考生不能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归纳出回归的原因是“土尔扈特与蒙古各部之间的关系”、“土尔扈特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甚至于从材料中摘抄相关的原话都有困难,至于说“对祖国有认同感”这样的高度概括就更难得出了。

6.着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关注时政热点

本套试卷考查内容都属于教材主干知识,比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新中国的成立”、“工业革命”、“明治维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苏冷战”、“科举制度”“清朝的民族关系”等。不过都是通过设置相当数量的材料来营造新的情境,而且涉及的是主干知识中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比如第13题实际是考查新思想萌发的核心内容,但是却绕过了最核心的《海国图志》的相关表述而直奔容易被忽略的《瀛环志略》的内容,这给我们以后的学习提了个醒。

高考关注热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体现。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很多同学都对“生态环境”、“民生问题”、“西藏问题”反复训练,结果试题却是从土尔扈特回归来考查民族凝聚力这个问题,依然是时政热点,只是换了一个角度。

7.多方设置障碍,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如主观题第37题第一问,从学科角度讲,这一问的难度要低于该题第三问,但从评卷情况看,这一问得分率却最低。考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设问“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这一问题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应把明经和进士两科进行比较,分析为什么进士科比明经科“得人”多;二是“考试中”指的是在考试内容中。很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题意,当然不能正确作答。

三、试题设计存在的不足

1.试题材料阅读量太大

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总体而言,这两年的试卷试图摆脱传统试题的模式,以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为基点全面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但是从去年到今年,主观题一再增加阅读量,今年的客观题又都变成了材料式选择题,而且所给的材料需要考生阅读数遍才能理解。在考试时间固定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负担。其中,笔者认为第39题那张繁琐而庞杂的、令考生头脑犯晕的表格设计是一大败笔。这张表格,光文字粗略计算就有600多字,又是年表形式,相同和不同内容的文字、有用和无用的材料,繁琐而庞杂地夹杂在一起。不要说用这种材料回答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看看这种材料就令人犯晕。所以,也无怪乎考生此题的个别小问的得分率偏低了。

2.一味向纵深挖掘,脱离中学教学实际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试题应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体现其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试题一味向纵深挖掘,答案设置的高度根本不是中学生所能达到的(中学设置的还都是基础学科,不能过分拔高),那高考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比如第37题第三问: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这一问的答案是:“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客观地讲,除专门研究者外,恐怕无人能答出这样的答案。用这样的难度来考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教学的实际是不相符合的。绝大部分考生都不会回答,这样的试题也就无法体现其选拔功能了。

四、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1.对今后命题趋势的展望

今年试卷几乎所有的选择题都是材料题,这应该是一个信号,是一个方向。选择题如果都是记忆性的,那就是纯粹在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了,这没有意义,高考选拔的人才不是知识记忆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解决新问题能力的人。因此,高考必须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高考试卷必须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

2009年是许多省份第一次开始新课程高考的一年。由于各省市采用的教材版本不同,高考试卷将不可能全国统一命题,而是采用各省自行命题或委托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两种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命题原则是一样的,即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再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掌握课本知识,肯定不符合今后高考的要求。当然,在命题时不同的人对命题原则的理解和执行是不一样的,每年的试卷肯定在能力立意的要求上也会有所不同。但不论谁命题,能力立意是命题原则,是高考方向,这一点是不会错的,是不会变的,是需要我们中学师生牢牢记住的。

2.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年年高考年年叫,课堂教学怎么教?教了半天没有用,考得师生心发毛!”这是笔者戏谑高考对中学教学影响的打油诗,反映了中学师生在高考面前无奈的心态。面对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中学教学还有没有用?课堂教学究竟该怎么教?这的确是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两点。

(1)能力立意的基础仍然是对知识的掌握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试题信息呈现了许多课外内容,但我们只要仔细分析高考试题,就会发现能力立意的基础仍然是对知识的掌握。换言之,试题内容虽然是课外的,但解题仍然必须依靠历史知识——如果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知识,如何具备能力解题呢?如试卷中的第13题,如果不掌握姚莹、徐继畲、郑观应、严复著作中的相关知识,再有能力也是无法解题的。

(2)能力立意的根本是相关素养的形成

能力立意的基础是知识,那是不是掌握了知识就具备了能力呢?当然不是。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它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知识不能自动转换成能力,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与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转化成学生内在的素养。这种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社会文化与自然科学常识、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等等。现在高考试题的解题,已经不是单纯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是相关素养的综合和体现。

如试卷中的第15题,这是一道完全脱离课本知识的试题,解题必须依靠考生对“科学万能说”和材料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科学能解决人类社会所有的问题,即它是万能的吗?显然不是。非但如此,科学还是一柄双刃剑:科学的发达,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种认识就是一种素养。梁启超为什么说科学“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根据题目中“1920年”这一时间,学生应该想到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梁启超的意思是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利用科学制造了新式武器,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这就是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素养。因此笔者呼吁,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而应以课本为载体或依托,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加深和拓展,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养。

五、2009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让很多考生感到无所适从,为备考平时所做的大量练习好像都派不上用场。新一年的历史高考该如何应对,笔者有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1.注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考越来越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这就更要求我们练好基本功,牢记基本史实,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影响,熟知常见的解题类型和基本的解题思路。

在复习中,建议大家要尽快在脑海中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把课本中的图片、地图、材料所蕴含的重要信息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平时做题时切记不可只做选择题,把主观题放在一边,或抄一遍答案了事。要用心体会解答主观题的思路,注意训练审题的全面性。每年的高考都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审题不清而失分,如今年文综卷Ⅰ第37题第二问: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很多考生没有看清设问中的“中世纪”,自然所答非所问。

分析近年来试题的导向,建议大家复习时树立全球史观,也就是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比如今年的第37题,就是把中国的科举取士与英国的文官制度放在一起进行了考查。

2.转变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挖掘得越来越深,这是新课标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理念渗透的表现。几年前研究性学习曾经被炒过一阵子,不过很快就平息了下来。随着新课改的推动,高考试题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这一特点和要求。并且从全局来看,课程改革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把研究性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像今年试卷中对英国文官制度的考查,这是课本上所没有的,但平时善于钻研的同学在组织答案时还是颇有章法的。对于学习繁忙的高中生来说,这一要求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但如果有老师的组织指导,效果会好一些,也更容易坚持。

3.科学处理教材中的宋体字和楷体字内容

同学们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淡化教材中的楷体字内容,这是不科学的。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每年都会涉及楷体字内容,有的同学误认为是试题超纲,其实不然。像今年的选择题第13题对《康猷纪行》和《瀛环志略》内容的考查,这两本书的书名在教材中都是宋体字表述,而两本书的具体内容却都是楷体字,但这并不是超纲。这里的楷体字内容是对宋体字内容的解释和补充,是要求掌握的。教材上很多楷体字内容都属于这种性质,考生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注意。

4.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满足于讲,讲课文、讲试卷。但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老师讲得再好仍然是老师的东西,它不会自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想要掌握知识、具备能力、学会解题,就必须在训练中磨练,在大海中学会游泳。

训练要讲究针对性。首先要选择好的训练题,所谓好的训练题,就是符合高考能力立意原则的试题。如果还是用那些依赖死记硬背去解答的试题,训练就失去了意义。其次是训练讲评要有针对性,知识性的部分用不着下大工夫去整理。通过老师的讲评考生要学会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理解题目的命题意图和设计思想,悟到解题的门道。

再有,要适应能力立意的高考试题,我们在平时复习时还必须贯彻“三多”政策:“多看,多问(想),多做”。多看,就是了解。要把教材中的宋体字知识、楷体字知识、注解、图表等全部内容都看熟,不是背书,而是了解,即都知道、有印象。多问(想),就是理解。不懂就问,不但问题目,而且还要问课文内容。很多学生一般只会问题目,不会问课文内容,毛病就出在不动脑思考,只有一个本事那就是死记硬背:背课文、背答案,这种学习方法是完全不适应以能力立意的高考要求的。换言之,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是记出来的,而是看出来、问出来的。多做,就是训练。训练,不是为解题而解题,更不是记相关答案,而是要训练自己的思维和能力。笔者相信,中学课堂教学只要根据高考命题趋势不断进行改革,就一定能够适应高考的要求,实现高考选报人才的功能,也实现我国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标,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选择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