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担当重任——2008,青春在大事件中重新定义

2008-10-21 10:13凌军辉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20期
关键词:陈浩青年人灾区

凌军辉 谭 浩

在国人翘首企盼的2008年,共和国经历着一波又一波突如其来的考验:南方数省的罕见雨雪,圣城拉萨上空的狼烟,以四川为中心波及大半个中国的震颤……

这些曾被称为“小皇帝”、“啃老族”,性格中比父辈多了几许“叛逆”、“自我”的80后、90后,在2008年一场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面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了世人的疑虑,刷新了人们对当代青年的定义,郑重宣告:我们是可以担当重任的一代!

磨难是一种财富。这群“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青春少年,在磨难中不仅重新定义了自己,更为“爱国”、“坚强”、“大爱”、“奉献”这些字眼赋予新的内涵。

我们的血液不缺乏爱国因子

4月中旬,当奥运圣火在国外传递遭受“藏独”分子干扰的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了。80后的青年人反应最为强烈,他们通过自发的抗议游行、在互联网上发布爱国倡议、发表集会演讲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揭露了“藏独”分子的可耻行径,庄严宣告“我们的血液不缺乏爱国因子”。

回首那一幕幕情景,青年人爱国的赤子之心带给人们的震撼至今萦绕在心头──

互联网上,数百万青年人不约而同地自发在MSN、QQ名字前挂上“LOVE CHINA”、“中国红心”等标志,电脑屏幕上红心连成了一串;

寒风凛冽的伦敦街头,“感动伦敦的中国女孩”周岫,面对疯狂的“藏独”分子,拼命挥舞北京奥运旗帜,为火炬手加油,为圣火加油!那一刻,她为祖国落泪;

法国巴黎,当“藏独”分子扑向“轮椅上的微笑天使”金晶,企图从她手中夺走奥运火炬时,这位27岁的残疾姑娘,用身体奋力护住火炬;

南京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在《现代快报》上自费打广告,一颗红心镶嵌在中国地图青藏高原位置上,盼奥运、护圣火、反“藏独”的声音感染每一个中国人……

作为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青年人爱国的力量,在发展壮大的网络社会中正获得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网民们带有80后典型的镇定和自信:“在特殊的时刻,必须有人出来担当。我不做,也会有别人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邓希泉博士认为,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社会,迅速有效的传播媒体,使得青年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各种新闻、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对各种社会现象作出自己的回应。“青年人中网民的比例很高,这使得这个群体能够迅速动员,形成强大的网络爱国舆论声势,最终引领整个社会舆论。”

用青春重新定义坚强

当震灾降临,那些曾经书声朗朗的所在是全体国人心头的痛、眼中的泪,而那些用稚嫩的双肩勇敢地担当起挽救生命重责的青少年,也让国人看到,灾难突然降临时,年轻的生命焕发出异常夺目的光彩……“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中,通过多达5000多万张投票、10万余条网上感言评论,整个民族从灾区少年儿童身上品味着坚强、汲取着力量。

陈浩,“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之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向楼下跑,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安全地带。他转头一看,身后的一个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而那堵高墙眼看就要坍塌。陈浩奋力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三四米高的砖墙倒塌了,女同学安然无事,而他自己的背部和双腿被埋在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无完好、出现肺挫伤和肺出血。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没能及时用上麻药,可他都坚强地挺了下来,愣是没有哭出一声。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杨琳,14岁,“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教学楼坍塌后,杨琳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杨琳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动弹不得。当她醒来时,看见废墟中透出一丝亮光。借着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砖石挪开,勇敢而又艰难地爬了出来,随即又昏倒在废墟上。杨琳的骨盆、下巴、颅骨、双脚等多处被挤压砸中,经常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可当人们走进她的病房时,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

大灾大悲恸中,有多少被救少年的一个敬礼、一曲国歌、一束读书的手电光亮、一声相互鼓励时道出的“坚持”,汇成坚强的热流,激励、鼓舞着投身抗震救灾的人们。

“大爱”铺成青春最亮眼的底色

余震频发时,心忧灾区的全国各地青年坐不住了,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捐款、捐物、义卖、义演、献血,或者用其他形式为支援灾区而忙碌……

重庆大学1000多名学生在2个小时内填写了志愿献血表,根据灾区急需血型采集了102袋鲜血,许多学生表示,根据灾区需要,随时准备献血。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生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灾后4天时间里,完成救灾飞行任务239架次,投放救援物资13.31吨,抢运伤员30余名。

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读书的四川女孩高婷听说父母在地震中受伤,一度想立即回家去照顾他们。但是,当她得知学校所属的西京医院要接治100多位来自灾区的伤员后,很快决定留下来当志愿者照顾伤员。

抗震救灾的队伍里,随处可见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奥运会前夕,又有近百万青年志愿者,从全国各地积极奔向北京,为了一个百年的期盼──这群充满青春活力和知识的一代,将为了祖国的梦想,一如既往地奉献汗水和智慧……

“以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听到‘坚强自立、帮助他人这样的话,都有一种莫名的反感,觉得就是一句空口号。”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大二学生张力力说,“汶川大地震让我第一次心悦诚服地感受和接受了这些原来不屑一顾的话,并且发自肺腑地想要这样做。地震中涌现出的无数同龄人让人心灵为之震撼:我们也可以是英雄!”

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救援中心主任张纯对此深有感触:“志愿者群体的中坚力量是80后,他们都是完全自发的、自我组织的,非常了不起。他们不仅有这种内在的志愿,他们也拥有把他们的志愿变为现实的能力;他们不仅个人有实现他们志愿的能力,而且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也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一种力量,这样一种责任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中国青年的表现让外国人也为之瞩目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称,四川地震固然是一场悲剧,但有助于消除一个偏见:中国新一代学生都是自私的物质主义者。

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指出,灾难使中国年轻一代变得成熟,改变了不少成人原本认为的都市独生子女具有很多缺点的成见。他们知道伸出援手,知道承担责任,知道做出奉献,知道扶助弱者。

多难兴邦!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的这句话正在成为当代青年激扬青春的动力。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代表座谈时,称“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今天,中国改革发展再一次挺立在了新的航程起点上。新时期的青年,欣逢盛世,生当其时,大有作为!

(摘自《半月谈》,有删节)

猜你喜欢
陈浩青年人灾区
生死时速:陌生女孩的语音暗藏求救信号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老大
虎口脱险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