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喜
中考作文,不管怎样“文体不限”,记叙文依然是很多考生的首选。假如我们在追求立意高远、选材新颖的基础上,在具体构思上能“多一点”,则会产生“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效果。如此,则一定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下列方法,你不妨一试。
一、多一些情节的突变。
经常使用记叙文的常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作文构思往往会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使读者产生“看到开头,就不需要看结尾”的消极阅读心理。如果在构思的过程中,能跳出程序化的框框,别出心裁地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突变情节,就可使文章情节展现出腾挪跌宕、一波三折的魅力,在短短600字中,就能给人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感。所以,面对作文题,不妨问问自己,是采用倒叙、插叙,还是运用误会法,推迟亮底线?多思考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选择出更好的产生波澜美的办法。不妨欣赏满分作文《山路历“险”记》的精彩片断:
路越来越难走了,我和小玉越走越慢。“快点弹!晚了,大蛇、豺狼就要出来了,到那时……”“走”也好,“弹”也罢,不管什么出没,我和小玉真的难以理会,始终如蚂蚁般在山路上蠕动着。最后,我们索性将“向导”的提醒加警告置之度外,原地休息了。
就这样一耽搁,等我们慢腾腾地“爬”到山顶时,“向导”早已不见了影儿。看看天空,太阳快没有了踪影,茫茫山道,多多“歧”路,该走哪条?茫然不知所措的我们将“向导”诅咒了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还觉不解恨。
你看,一番“原地休息”后,“向导”不见踪影。偏偏是无巧不成书,夕阳西落,“歧”路多多,该怎么办?情节突变,文章悬念顿生,情节就生出了波澜之美。
二、多一点视角的变换。
常人的头发大概不会引起人太大的兴趣,但倘若乔丹的头上留下了几缕青丝,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果构思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则一定能吸引读者。请看:
一晃一天过去了,天色逐渐暗下来,我开始往回走。总得带点夜宵回去吧!于是,我向玉米地进军,准备捎点玉米回家作为夜宵和早点。不料,“啪”的一声枪响,吓得我直冒冷汗。伸出头一看,啊,一摊血!再一看,一个猎人正笑眯眯地提着一只还在喘气的猫头鹰!它还用它那锐利的眼睛瞪着我。嘿嘿!还想用锋利的爪子抓我吗?可惜你以后再也飞不起来了!猎人提着猫头鹰走了,大概又去换钱了吧!
我拖着玉米回到洞穴,累了一天的我很快进入了梦乡。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长得膘肥体壮,人见人怕,我竟然成了世界的主人。这也不能怪我,只怪人类太愚蠢,谁叫他们为我们铺好了“光明”的道路呢?哈哈……
你看,老鼠腆着肚皮,从容地到处溜达,还做起地球主人的美梦,真是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视角的变换给文章平添了许多魅力。
三、多一点抑扬的变化。
记叙文情节追求的是“文似看山不似平”。欲扬先抑能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生澜,它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激荡起阅读心理的落差,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母亲的“吝啬”》就演绎出了欲扬先抑构思方法的独特效果。
由于母亲的“吝啬”,夏季我无时新的衬衫,如同彩凤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由于母亲的“吝啬”,我家的餐桌也是以素菜为主,偶有荤菜上桌,那一定是它降价了。于是我发狠要打工挣钱,改变自己寒酸的穿着。但当我拿着一个暑假打工挣来的一百元钱时,我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买那一百多元的套裙。
这一刻,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吝啬”,她并不是不想给我买新衬衫,只是不愿让我从小就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更主要的是,要我在自食其力中懂得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母亲虽然没有给我太多的物质享受,却给了我一次感悟生活的机会。
从“不理解”到“终于理解”到“感谢”,生活的体验愈合了母女感情的代沟,欲扬先抑方法的成功运用,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心理嬗变的历程,更凸现出母亲的良苦用心。
四、多一些细节的凸现。
细节描写的成功,关键在于细节要“细”,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把它们巧妙地镶嵌到文章的构思之中,凸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米粒·谷粒·血汗》中有这样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无助的他无助地用筷子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中透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炎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碗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来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垄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垄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作者用特写镜头将“插”、“拈”、“锁”、“咽”这些细节清晰地再现了出来。父亲对土地和庄稼的一片深爱以及“我”的深切感受,都在这细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五、多一些悬念的设计。
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它是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在记叙文中巧妙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请看《精彩足球赛》的开头:
突然闯入的一群不速之客,让我们的足球比赛告一段落。
每个人都站起来,抬着头,望着这群不请自来的家伙。两个矮子,却像是两个头领。还有一个家伙嘟着嘴,肥脸蛋——像一只戴着假发的猪。一群喽啰和一个破足球跟着他们。 “这是哪里来的一群人渣?”声音很冷,好像来自另一个国度。没有人回答他们,也没有人离开。
难以忍受的沉默……
余下的部分绝对是悬念叠出,精彩纷呈。如此充满悬念的情节肯定能吸引读者读下去。
可以说,中考作文在构思上“多一点”,也就多一份增加分数的筹码,所以,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啊!